帶動健全減藥農業!嘉大青年植醫上線

嘉大植醫系教授兼植物教學醫院院長郭章信帶領植醫團隊,走入田間累積實戰經驗。由左至右分別為劉偉誠、簡秀蓉、郭章信、邱奕家、龔昱齊。

文/李佳芳 攝影/黃毛

2017年10月農委會提出最新《植物醫師法》版本,並訂下化學農藥十年減半的目標,植物醫師在十多年來的倡議之下,在臺灣終於有了明確的實行方向。身為臺灣農業教育先驅的國立嘉義大學(簡稱嘉大),於2012年成立四年制的植物醫學系(簡稱植醫系)、2018年成立植物醫學系碩士班,並設立植物教學醫院,以「教、考、用」的教學目標,率先帶領學生下鄉看診,且看他們如何培育出一身實戰經驗的植醫人才。

國立嘉義大學投入植醫教育將近十年時間,致力於媒合產業與教學領域,從學校、實驗室到田間,嘉大植醫系教授兼植物教學醫院院長郭章信表示,嘉大創校歷史超過百年,從日治時代的臺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發展至今,一直在臺灣農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而早在1987年即有相關領域的植物保護科(當時改制為嘉義農業專科學校),但自整合成為嘉義大學之後,植物保護系被併入其他系所,終至停止招生。

「經過12年的努力,我們終於把系所設回來了。」在嘉大任職30載的郭章信教授,見著植醫一路走來經歷的跌宕,滿是感慨。四大院校聯合推動植醫教育,可見農業界對植醫的觀念已有轉變,而植物醫師如今已是備受注目的農業新興職業。

郭章信教授至今已在嘉義大學任職30年。

前進高雄美濃駐診 首戰連續性採收作物

2016年嘉大植醫系與美濃區農會合作,派駐首位實習植物醫師,並且在當地設立診所。首屆實習即切入美濃最主要的農產品敏豆,與農友合作解決田間生產問題,測試植物醫師在連續性採收作物上的施展力道。

連續性採收作物為臺灣重要的農業名詞,指同一植株上有成熟部位和開花並存的現象,例如:草莓、番茄、小黃瓜、長豇豆、敏豆等,連續性採收作物的病害管理不易,意味著必須連續性噴藥,而在採收時機、病害防治、用藥安全的三方限制下,造成田間管理的諸多困難。

郭章信教授說:「在美濃敏豆案例,我們發現農民常有誤判情形,無法對蟲下藥,導致用藥過量,而植醫進入農業區,首先會盤點地方重要作物,針對現有作物主要的病蟲害相,使用顯微鏡或DNA檢測設備抓出病灶,建議有效的防治方法。」

至於成果如何?「初期實行127人次回診不到2次,但在1年之後,委託案件從2017年的217件到今年已超過600件,需求還持續增加中,到了2020年我們更協助輔導7戶農場,提升農藥合格率至72%,並且降低83%的用藥。」如今,高雄市農業局大力支持發展植醫,配合拍賣市場及大型通路的檢核標準,祭出使用處方箋者可享保證最低收購價的方案,鼓勵農友多多利用植物醫師,從源頭提升農產品質。

口說不如眼見為憑 用化驗讓病害現出原形

今年4月分,嘉大植物教學醫院負責11位新任實習植物醫師培訓,他們有來自外語系、植物系、昆蟲系等不同領域,但卻不約而同投入植醫領域,如今被派遣至雲嘉南各地農會或是在植物教學醫院駐診。

其中,在中埔鄉農會駐診的實習植物醫師劉偉誠,近來接到番石榴農的委任,要解決植株不明原因黃葉的問題。劉偉誠說:「這名農友是第一次種植芭樂,過去他所請益的對象多半也是農友,但這現象卻是連資深農友也不曾遇過,大家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才找上農會求助。」

植醫常使用顯微鏡或DNA檢測設備抓出作物的病灶。
除了聆聽農友的描述,植醫還得從土壤、植株、環境等逐一檢視田區,推敲病徵的可能原因,必要時甚至要挖開土壤。

初步調查之後,郭章信教授陪同實習植物醫師再次前往田間,他發現枝葉枯黃現象不只出現在單一或零星植株,而是均勻分布在田間的每一棵植株上,「這種情況不像蟲害,很可能是田間管理的問題,這必須回溯到現象發生之前的一個月,當時做了什麼不正確的動作。」在了解農友的管理與用藥習慣之後,他們也從土壤、植株、環境等逐一檢視,推敲可能原因。必要時,還得刨開土壤,審視根系的生長狀況,或是連根挖回植株,在實驗室進行組織切片,才能確實揪出病因。

如同人醫看病,必先經過檢查,植醫也講求科學根據,「許多老農會覺得植物醫師口說無憑,但我們在診間用放大鏡讓他們實際看到病蟲,更有說服力。」

植醫如同偵探 多次溝通挖掘問題核心

植物醫師的診治時間可長可短,有的10分鐘可找出病因,有的則要花費好幾週。目前在嘉大植物教學醫院駐點的實習植物醫師邱奕家與龔昱齊,兩人主要負責處理雲嘉南地區農業單位送來的案件,也協助病蟲害監測與樹木保護的工作。

他們形容植物醫師的工作如同偵探,是一場抽絲剝繭的腦力激盪。邱奕家說:「因為農友通常比較保守,不見得會第一時間交代清楚栽培方法或所有用藥,造成植物醫師在診療上的困難,所以植物醫師必須先設法突破人的心防,才有辦法深入問題核心。」

不只如此,在給了專業意見後,農民不見得會採納,或是不遵守處方,這種「把自己當醫生」的情況更是令龔昱齊哭笑不得。「甚至很多農友會說,你說的我用過沒效,但是使用的時機與方法錯誤,也會大大影響效果。」他表示,植物醫師在青年農夫族群之間的接受度高,但面對長年走慣行的老農,仍然需要持續的溝通。

郭章信教授常言「植物醫師要有IQ,更要有EQ」,如何實際說服農民,才是實習植物醫師上線後的真正考驗。

郭章信(右)認為,如何實際說服農民才是實習植物醫師上線後的真正考驗。

植醫是友善農法的後盾

除了協助慣行農法用藥與減藥,植物醫師對友善農法也能提供許多專業建議。來到太保市,由退休校長李榮善經營的夫子自然農園,長年以無毒農法栽培紅龍果,並積極發展食農教育,成為當地推動友善農法的示範基地。

在今年5月實習植物醫師簡秀蓉報到之後,向來關注植醫議題的李榮善,立刻透過農友介紹,加入她所組成的LINE群組。李榮善表示,自己多年來種植都是仰賴前人的經驗,很難察覺土地與環境條件不同時,如何調整適地適種的田間管理模式。

「植物醫師訪視之後,指出紅龍果園有長期缺水的問題,老實說我很訝異。我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澆水不足,可能是因為種植的前幾年運氣很好,都靠老天爺下雨不知不覺化解問題,而今年因為植物醫師的建議,他們計算土地面積與種植密度推算出需要的澆水量,使我在極早期就改善問題,才能安然度過這一波乾旱。」在互動良好的合作之下,李榮善與嘉大植醫系進一步合作,未來將改造田間資材室為植物醫師的微生物培養站,讓實習植物醫師可有田間實驗場域,培育適用當地農業的菌種。

植醫從紅龍果的徵狀發現,李榮善的果園有長期缺水的問題。

陪伴農友照顧作物 迎接農業轉型的那天

郭章信教授表示,過去農民習慣固定用藥,意思是時間到了,不管病蟲有沒有出現,先噴藥當預防,而所用的藥品、劑量與用法多憑個人或他人經驗,有時請農友列出用藥清單,洋洋灑灑十多種藥劑,常有一半以上是無效、不需要、或效果重複的藥,農民只是噴個心安而已。

經由嘉大師生組成的技術團隊多次實地考察,發現慣行農法的陋習,也透過有根有據的分析,建議農民刪減不必要的用藥,或是把舊藥汰換成更好的新藥,在田間實驗組的對照下,確實提出有效證據。「植物醫師的服務特色在於給予『即時』與『客製化』的處方箋,如同陪伴農友照顧植物的家庭醫師,會替農民建立植物病歷表、追蹤用藥效果、檢測殘留等,是傳統農藥店所無法提供的。」

時代進步了,農業也要進步,許多農藥店第二代嗅聞風向,搶先報考就讀植醫系,期盼未來掀起傳統農藥店的轉型潮,臺灣的農業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植物醫師對友善農法也能提供許多專業建議,為農民調整出適地適種的田間管理模式。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