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本事】玉山下一尾魚 游出布農山村綠廊道

花蓮縣卓溪鄉南安部落推動有機田邁入第7年,重要推手是一尾田裡的稻花魚。

文/李佳芳     攝影/王士豪

當玉山腳下的布農族人,彎腰栽下有機米與豆,揮汗張起田間生態綠網,撲鼻的稻香回來了,珍貴的菊池氏細鯽回來了,嚮往的里山生活也從未來走近了。

用老鷹的眼睛飛看山與平原的交界,奔流的樂樂溪像一條藍繩帶,繫起一枚又一枚的小片沖積平原,如同一串綠琉璃項鍊,圈掛在臺灣山脈的玉頸上。

這條自然之鍊,理當是森林與動物的護身符。可是在多年來慣行農業的滲入之下,平原田區的陷阱或農藥,卻讓不慎迷路的野生動物飽受驚懼,或回不了家,使得美麗的護身符成了勒頸的荊棘。

因此,為了延伸國家公園保育理念,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從高山走到平原,積極輔導臨山部落的農業轉型,加以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接棒努力,串連清水、卓樂、南安部落,以家庭菜園拉起一張生態綠網,逐步推動部落文化與生態保育。如今有機工作進入第七個年頭,人們津津樂道「玉山腳下第一畝有機田」的故事,然而在把農藥替代為稻香的路上,扮演著重要推手的並不是人,卻是一尾田裡的稻花魚。

南安部落的有機夢

南安部落,這個位在玉山腳下的第一個布農族部落,座落在花蓮縣西南的卓溪鄉,為中央山脈東側山地的少數平原地,是布農語「拉庫拉庫溪」(Laklak)的樂樂溪於牛軛彎旋流所沉積而成。這片平原在古代族語稱之為「拿海呼」(Na-ai-vul),意思就是「漩渦之地」。

林泳浤是第一位返鄉種植有機農作的青農。

位於山之漩渦的南安,被森林包圍的環境獨立純淨,不只水源直接來自中央山脈,任何一條田埂也筆直地朝向山行,簡直是最理想的有機農業區。然而想像總是美好,現實狀況是環山包圍的30多公頃田區,翠綠秧苗下全是貧瘠的沙質土,為了增產追量走上慣行農業,成了布農族人的夢靨。

「借錢買藥,種田還債,布農族人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越種越窮!」青年農夫林泳浤有感而發,布農族人不懂成本算計,傻傻以為要增產就要勤勞施肥噴藥,沒想到卻落入惡性經濟循環,擺脫不了慣行農法。「我種有機是不得已,是為了拯救家庭不要破產。」

瀕危小白魚穿越現身

適逢2014年玉管處獲得玉山銀行的企業贊助,邀請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進行推廣輔導,進入南安部落陪伴農友轉作有機水稻,而獨自努力扭轉山村農業型態的林泳浤等人,才終於盼到了外部奧援。當時第一批來的輔導員詹于諄印象十分深刻,「你絕對無法想像我第一次來這裡的震撼,山谷裡一聞全都是農藥味,有人為了驅趕野生水鴨,怕水鴨來吃秧苗,會架設鳥網,或者放置具有惡臭的農藥福瑞松粒劑防鳥與蟋蟀。(註)」

過去臺灣東部田間常見的臺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現已被列為瀕危魚類。照片提供/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南安初期輔導階段,慈心人員發現在一期稻作操作時,常有「小魚」順著水圳流到田區,每當田區乾旱時,就會看到白鷺鷥在小水坑旁「圍爐」吃魚的景象,這種奇特的田間生態現象激起了大家的好奇。

秉著對生態的敏感度,輔導員立刻請長期合作的野生動物觀察家林青峰老師來探查,「沒想到不看還好,一看發現竟然是菊池氏細鯽!」那是2017年《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的物種。

菊池氏細鯽本是生活在稻田間的尋常魚類,但因為生態競爭關係主要生長在花東地區,牠曾是花東常見的稻花魚,更曾出現在臺東第一代池上便當菜中。然而花蓮在實施慣行農法後,菊池氏細鯽已逐漸消失。

菊池氏細鯽重新現跡南安部落,讓布農族人感受到土地的呼喚,給了族人更多投入有機的動力。長年習於慣行農業的頭目夫婦賴金德與高春妹,率先把一部分耕地轉型有機農法,以身作則號召全村動員投入搶救菊池氏細鯽,把田地挖深做庇護池,或是在進水口埋水桶,保護菊池氏細鯽度過田間乾旱期。

眼睛追著在稻秧間飛梭的調皮魚影,頭目夫人高春妹講起以前在溝渠看見的這種魚,「布農族人叫牠iskaan,意思是長不大的小魚。」牠就像很多消失在田區的傳統植物,令人想起部落以前的生活。

種草魚納涼 種菜鳥棲息

南安部落發現菊池氏細鯽的第一年自主發起保育,第二年開始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生態專家進駐在地系統性調查,了解菊池氏細鯽的分布、繁殖與棲息地的關係。在保育生態行動中,為了擴大物種棲地,幫助小魚躲避天敵與環境變遷,村民自願犧牲部分耕地,增加生態土溝連通田間水路系統,並在田埂種植強勢耐曬的穗花木藍,為小魚提供遮陰避暑的藏身處。

布農族人更意外發現,「種草」行動看起來很傻很笨,卻益於農耕。原來穗花木藍強勢耐曬,競爭力優於雜草,覆蓋田埂可減少砍草次數,且吸引福壽螺往土溝棲息,減少吃掉水稻幼苗的機率,使得補苗數量大大減少。原以為保育生態是麻煩事,沒想到自然回饋予農人更多,撐過有機收量不穩的艱苦時期後,林泳浤笑說:「以前人都叫我二哥,一分地只能收兩成,現在大家要改叫我八哥了!」

另外,南安部落的農業地景全都是稻作,種作單一會影響在地生態,使物種偏向單一性,為了降低人為耕作單一作物與慣行農法所產生的生態衝擊,花蓮林管處也發起利用田埂幫助發展生態多樣性的行動,協助族人從最基本的田埂不噴除草劑,一步步推動田區棲地營造,並鼓勵布農迪娜(Tina,媽媽之意)運用家庭菜園所保留的傳統作物,來營造水田的田埂,增加田區的多樣性。

當撲鼻而來的是稻香不是農藥味,田埂散步與水圳抓魚、漯水的舊時農家樂趣,也回到卓溪來了。

對於周邊的林班地森林而言,布農山村的家庭菜園成了生態綠網的重要一環,讓糧食生產也能守護生物多樣性,而菜園內種植野苦瓜、小米、旱稻、雞心辣椒、小米、油芒、紅藜、佛手瓜、刺蔥等,也保存了部落傳統的民族植物。慈心團隊表示,田埂可以吸引許多生物棲息,當田間經濟作物收割之後,生物也不會頓時失去棲地;例如常會在樹豆周遭發現小灰蝶,而以往水田比較少見到,比較常棲息在山邊及草叢裡的白腰文鳥、黑頭文鳥、班文鳥等,受到迪娜們所種植的小米、高粱等吸引,現在也能在田區發現牠的蹤影。

六年多來穩定推展友善農作大計,南安部落以菊池氏細鯽作為指標生物,如今共有六位農友申請獲得綠色保育標章,已遍及了三分之一以上耕地面積,而家庭菜園作為山村的生態緩衝帶(ecozone),在田與田間拉起一張緊密的綠色陣線。當族人們驕傲捧起「瓦拉米」(Malavi),粒粒來自玉山腳下第一畝有機田,正是我們與自然和好的第一口良食。

布農迪娜用豆豆寫日常

家庭菜園結合花蓮林管處支持的「里山地景生態營造計畫」保種調查中,鼓勵迪娜在自有田區種植家庭菜園,族人也在田間工寮旁合力開墾了一片保種田,在「一人種植全村幫忙」的情況下,逐漸牽起全部落人的向心力,促成了Malavi 布農豆豆創生基地的誕生,連帶使得耕作衍生的祭儀、板曆,以及「借豆還豆」的種子交換習俗也一併被保存下來。

同時,豆種調查更發現迪娜田裡藏著布農族的寶物,有許多臺灣罕見或散佚的豆科植物,例如布農族語裡形容粉色紅彩花紋的鵪鶉豆(Bainu Mumu),紋路如黑面神煞的八家將豆(Bainu Kaws),以及如牛蝨黑褐色圓滾肚腹的牛壁蝨豆(Bainu Pingut),各種奇想詼諧的命名還有白豆(Bainu Duglas)、站著的豆(Bainu Duldul)、鵲豆(Pulavaz)等,目前總計超過20種,有的品種古老到可以追溯到航海時代。

來到宋炳虹迪娜家,玻璃瓶中貯藏著去年收成的豆子,想要的人得拿其他種子來交換,而隔年收成也要還種子。對部落人來說,種子如同資產,借豆不還是個令人鄙視的行為。「如果每年不去種,豆子就會變成死豆。」因為種子放越久,發芽率會因新鮮度急劇減少,至終無法發芽。唯有越多人交換,就有越多人種植,有越多人種植,就越常出現在餐桌上,如此部落植物才不會失傳,飲食文化才不會消失。

2020年加入里山地景生態營造計畫的部落廚師周文軍,接手部落見學遊程的「小熊便當」研發與製作,而他在小熊便當創作之初也投入「布農豆豆」的田調,與計畫團隊走入迪娜家記下她們口述的四季作物故事以及各家料理手法,打開一個小小的便當,裡頭每一道菜都述說著布農家庭的故事。

卓樂部落頭目番竹菊迪娜的家庭菜園種滿餐桌所需的當令好食材,飽滿的茄子、佐菜的刺蔥、豆藤上摘採的豆子,不消半天就能新鮮上桌。
迪娜種的八家將豆、赤豆、鵪鶉豆,無論是燉煮甜湯、蒸煮配飯都美味。

在餐桌上用食物與自然和解

在部落人的共同努力下,清水、卓樂、南安部落拉起一張生態綠網,並且發揮里山精神,在經濟產出與生態保育之間求得平衡,推動山村走向綠色永續生活。

參與里山地景生態營造計畫的劉吉川老師,為部落帶來了許多食品加工與釀造的培力課程,指導迪娜們學會傳統食材的多元料理方法,希望大家能多把傳統作物放到餐桌上,把布農族的飲食習慣找回來。

來到竹子與茅草搭建的Malavi 布農豆豆創生基地,為見學遊程提早來生火滾水的迪娜們,在三石爐上煮起了一大鍋小米,示範老人家交代傳統小米煮法。「小米要打才會好吃喔。」握著長長的木鏟,像是獨木舟船員划槳,在一大鍋小米粥裡又打又攪,順著瀰漫的煙霧與熱氣,把傳統文化推進到我們的碗裡。

傳統布農餐桌沒有分公私碗,大夥拿著湯匙聚在鍋前,共吃一大鍋小米飯、肥豬肉以及大鍋湯,所以布農族裡有句話「吃一鍋飯的人就是一家人」,如今不論血緣關係濃淡,食物使我們與自然重新在一起,握手言和成為地球的一家人。

在周文軍的精心設計下,訪客打開小熊便當總能驚艷又滿足。

註:福瑞松是目前台灣尚開放使用的九種劇毒型農藥之一,主要用於種植作物前防治地下害蟲(生長期不可使用)。


《山林本事:打開通往森之國度的大門》
作者:微笑台灣編輯團隊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天下雜誌合作出版
出版日期:2021/03/01


【延伸閱讀】

【山林本事】種出全球第一包 FSC 驗證太空包香菇的斜槓林業

【山林本事】兼顧狩獵與生態 重返森林的排灣族獵人


● 本文摘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山林本事:打開通往森之國度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