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乾燥耗損多 桃園場調製技術降10%損耗 省時又省成本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大豆乾燥調製技術可將大豆耗損率降到6%。(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大豆採收後須適度乾燥再貯藏,中南部產區多以日曬方式進行乾燥,但北部地區大豆因收穫期間在冬季,常見陰雨天氣,須透過機器乾燥,但因豆粒含水率高,機器烘乾耗損率也高,平均會有16%損耗。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大豆乾燥的採收處理技術,可將耗損降到6%,且乾燥時間較短,乾燥所需耗能較少,更省成本。

國產大豆北部產地包括桃園、新竹、苗栗及宜蘭等縣市,根據農糧署109年統計,種植面積總計約600公頃。北部地區大豆多栽培二期作,一般會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採收,但此時均溫約攝氏15至20度,且氣候潮濕,收穫大豆含水率也高、大約介於18%至24%,需要以機器乾燥將含水率降至13%以下,才利於貯藏。

大豆豆粒水分含量高,在乾燥調製階段常因溫度失衡,造成豆粒破損失去商品價值。(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但大豆含水率高,機器烘乾時水分散失太快,豆粒內部水分擴散與表面蒸發速度失衡,常造成豆粒種皮與種仁分開破損,以及表皮皺縮,喪失商品價值;桃園農改場乾燥調製技術是透過「預乾燥」處理,先將豆粒含水率降至16%以下,再去除混摻收穫中的石礫、大豆殘株等雜質,送進烘乾機以40度乾燥,可將平均16%的耗損率減少10%,僅有6%耗損。

桃園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禎祥表示,「預乾燥」處理可在24小時內完成,尚未送進烘乾機的大豆批次即可先預乾燥,且因為預乾燥已經豆粒含水率降低,機器乾燥時間比較短,耗能也比較少,大為降低農民乾燥成本,加上大豆損耗率低,等同為農民增加收益。

此乾燥調製技術現正尋求技轉授權,授權對象未限定資格或條件,有大豆乾燥需求農民可洽詢桃園農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