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野味】蝸牛食堂

《芭樂人類學》(圖片提供/左岸文化)、《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圖片提供/遠足文化)、《蝸牛食堂》(攝影/陳建豪)

文字/包子逸

回一趟美濃,往往能拿回福袋般巨量的蔬果,放在冷藏櫃裡可以分批吃上兩週。挑菜時,偶爾會撞見一些來自南方的偷渡客,比如自冰箱的冬眠中安然甦醒過來的迷你蝸牛——大概是誤以為春天來了,小生物忽而從菜葉的皺褶深處爬了出來,溼潤地施施而行,緩慢伸出觸角,像一邊伸著懶腰一邊說:「天啊,這幾天寒流還真強。」

此時,不事農作的小孩往往對意外的訪客感到異常友好,蝸牛看起來真可愛,想要私藏為寵物。不過,如果負責種菜的阿嬤恰好聽到,便會露出「你有事嗎?這可是菜園敵軍」的表情以及試圖捏爆敵軍的手勢。

同樣的生物在人類的眼中,可能有南轅北轍的形象,食物也是。如果讀過《芭樂人類學》中人類學家的閒聊,或能簡單領會人類建構日常生活的社會與文化意義的方式,類似拍賣會賦予畫作價值的過程,有脈絡可循,可是「整件事情並不單純」。〈人類學家的餐桌〉一文便提過有趣的問題:「為什麼蝸牛肉被放進人造的、六個圓洞的陶瓷製蝸牛盤,和上西洋香菜、蒜泥、奶油,放進烤箱烤個六分鐘,擺在桌上叫作『法國美食』,一盤可以賣三、五百元;但是我在田野裡吃的龍葵野菜蝸牛湯卻很難被一般人接受?」

文化學者已經絞盡腦汁試圖解釋,人類的自相矛盾牽涉到千絲萬縷的歷史與社會文化背景,有時候還關係到道德難題——《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正是一本讓人坐立難安的暢銷書,或多或少可以解釋我長久以來的疑問:何以有些人聲稱熱愛動物,腳上卻踏著皮革製的鞋子?有些人好論公平正義之事,卻待人涼薄?這本書提出了解釋,但拋出了更多問題,而它的解釋聽起來更像是在說明,人類才是最奇怪的動物,不要忘記人類的獸性。

此書的結語是:「新的人類與動物科學所揭露的是,我們對待動物的態度、行為,以及生活中與動物——那些我們愛的、恨的,以及被我們吃掉的——的互動關係,也同樣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複雜。」假使這段話讀起來太頭痛,有人希望以輕鬆的方式來理解同樣的議題,我覺得閱讀輕快的漫畫《銀之匙》及小說《蝸牛食堂》也有類似的功效。

講述北海道農場生活的《銀之匙》雖然讀起來讓人捧腹,但確實討論到了農場作為現代文明產物的各種掙扎,包括把人類最好的朋友送上屠宰場。帶有魔幻元素的《蝸牛食堂》幾乎勵志,一無所有的孩子回到家鄉,打造了一間療癒人心的私廚食堂,後來改編的電影同樣充滿了童真般無邪的調調,但是,把萬般寵愛的寵物豬煮成了大餐吃掉?這個橋段讓人不知所措,甚至怵目驚心,話雖如此,似乎也沒有人為了這件事而靜坐抗議,議論其政治不正確。

PROFILE

包子逸 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1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