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農的機會與挑戰5】農產銷售通路怎麼配置?聽聽看農民朋友怎麼說!

農產銷售方式越來越多元,農友種出來的作物要去哪裡賣、用什麼方式賣,也成了農友們關切的主題。(攝影/陳志華)

文/李柏寬 整理/段雅馨

農產銷售管道不只日趨多元,電子商務更加劇了產業競爭。如何因應不同農產品特性,開拓合適的通路及客源,也成為農民關切的主題。

牧蜂農莊|簡武諺

「不論時代怎麼變,面對面接觸才能與消費者建立互信基礎」

我們牧蜂農莊是北臺灣的觀光休閒農場,除了生產常見的龍眼蜜、荔枝蜜、百花蜜,最具在地特色的產品就是「水筆仔蜜」。前幾年開始,我們與關渡自然公園合作,在6月至8月紅樹林開花季時,帶著蜂群到淡水河口採集水筆仔蜜,這種蜂蜜最大的特色,就是帶有淡淡的海風鹹味。目前,我們生產的蜂蜜取得國產蜂產品證明標章,生產過程最大的重點,就是要符合生態友善的理念。

基於生態友善的品牌定位,我們主要合作的通路是「里仁有機連鎖商店」、「主婦聯盟合作社」等。產品除了在他們的實體通路上販售,也同時上架到他們的電商平臺,希望藉此吸引重視有機理念的消費者。我們也有自己架設官方網站,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我們的產品,也方便消費者下單。

不過,對於我們來說,網路電商現在仍無法取代實體通路,特別是和消費者直接面對面講解產品的過程。這是蜂蜜產業的特性,因為多數消費者會擔心買到「假蜜」,所以沒有眼見、親嘗為憑,不太會直接在網路上購買蜂蜜。我們現在還是會固定到新北市各個地方的小農市集展售,讓消費者親自確認蜂蜜品質,也接觸更多的消費客群。就像前面提到的水筆仔蜜,光是依靠網路上的文字描述,其實就很難說明它的特殊風味,必須靠著實體通路、口碑行銷與信譽,才能購讓消費者願意青睞、支持我們的產品。

目前,藉由網路下單的消費者,大多是曾在實體通路認識到農場蜂蜜的風味、相當信任牧蜂的熟客;網路銷售對農莊來說,比較偏向提供消費者方便且穩定的購買管道,但消費者並不會在對我們不太認識的情況下就直接下單。這也說明著,我們養蜂產業仍然不能放棄品質,才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豐園畜牧場|黃建迪

掌握消費族群特性,國產羊肉也能闖出一片天

我們畜牧場是友善飼養的理念,羊隻從小到大所用的飼料牧草,都堅持不使用化學肥料。主要的產品有優質國產羊肉片、羊排等多種生鮮肉品,以及蔬菜羊肉鍋、羊肉爐等熟食產品,我們也積極向市場推廣國產優質羊肉。目前,豐園畜牧場的產品有近7成是透過網路電商平臺銷售,像是「電電購」、「直接跟農夫買」、「HUG網路超市」等電商平臺;實體通路的話則是在南門市場、幸安市場、板橋區農會超市等地販售。

會大量透過電商平臺銷售,主要是我們認為電子商務比較貼近都會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由於電商平臺有行銷專業,能有效針對自家平臺的既有粉絲做廣告推播;他們也會親訪畜牧場,拍攝文案需要的素材、訪談農場主的理念,幫助產品獲得更高的曝光度。以我們生產的羊肉爐和蔬菜鍋來說,是以簡單、方便的料理方式,吸引沒有時間準備食材的都會上班族或小家庭。至於實體通路的銷售點,目前優先鎖定北部地區,這是因為北部不像中、南部地區常見到羊肉爐餐廳,所以消費者可能更有動機購買羊肉產品回家自己烹調。

行銷方面,我們透過網路購物社團和臉書粉專宣傳國產羊肉的特色。例如,我們會不厭其煩地向消費者比較國產羊和進口羊的區別,提升消費者對國產羊的接受度。主流進口的紐西蘭和澳洲羊肉,多半是「生產羊毛後淘汰掉」的羊,這會導致肉質較老;而我們牧場生產的國產羊隻,因為從小羊的時候就做有效管理,在羊仔長到約30公斤時閹割,這樣羊肉較無騷味且肉質鮮嫩,平均飼養12個月就可以上市。這些優勢也都會讓消費者更願意購買我們的產品。

政府單位曾經協助畜牧場設計logo和建立「豐園羊」的品牌,所以產品變得更有識別度。養羊協會也積極協助廠商的媒合,像是南門市場的銷售點,就是最近順利談成的。我認為,當產品品質穩定,未來會有更多電商、通路業務前來洽談,取得更多拓展商機的機會。

 

荔山農場|曾威超

因應作物類型與平臺需求,妥善分配通路並掌握定價優勢

荔山農場的作物相當多元,水果、雜糧和農產加工品,我們都有生產。目前,荔山農場主要的銷售通路有「自產自銷」和「委託電商販售」這2種,我們自己會定期在臉書的購物社團和粉絲專頁,張貼當季農產的銷售表單,提供消費者下單購買;另一方面,和「無毒農」、「悠活農村」、「直接跟農夫買」等電商合作,拓展多元通路。實體通路的話,會定期到臺北希望廣場、花博農夫市集等地擺攤販售。

我認為,對於小農來說「如何有效掌握電商特性」在跟電商洽談時很有幫助,能取得更好的定價優勢。例如,「無毒農」強調農藥無殘留,為此,農場多項作物就取得申請有機驗證;「悠活農村」重視產品的整體視覺,所以我們製作了更美觀的包裝設計,希望提升在平臺上面的銷量;「直接跟農夫買」則會定期派員到農場了解種植情形及農夫理念,維持農場良好的生產環境最為重要。

進一步來說,不同作物也應該依照「產品特性與季節性」使用不同的銷售通路。例如,季節性強、不能久存的玉荷包,我們就以網路自產自銷為主;但較能存放的雜糧及其加工品,可以拉長銷貨期,選擇電商平臺就比較便利。農場目前僅有3成是自銷,其餘以電商販售為主。

整體而言,電商平臺給農民帶來的優勢不少,相較於傳統雜糧作物的價格不穩定,電商平臺售價穩定;另外,電商平臺在行銷宣傳上也有更專業的意見,甚至提供雜糧真空包裝的協助,降低我們設備支出的成本。

農夫市集的話,雖然它並非主要收入來源,但對提升農場曝光度、開拓新客源來說,卻是相當重要。在農夫市集常會有各方電商平臺主動認識農民、洽談通路事宜,我們有一些通路就是這樣接洽到的;長期擺攤也能和消費者建立互信基礎,累積更多忠實顧客,老顧客會持續以電話聯繫購買農產品,雙方關係穩定、細水長流。

 

傑農合作農場|詹光榮

品管是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關鍵

傑農合作農場過去是合作社,之後轉型成公司企業,我們目前主要協助苗栗地區的農民發展精緻農業,專攻國內的電商禮品市場,同時也積極拓展外銷。合作社的品項相當多元,生鮮水果是最主要,包含了芒果、荔枝、水梨和葡萄等。

在通路銷售上,我們主要和國內的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像是momo購物網和PChome線上購物。我們農產品設定的客群不一,大部分定位在高單價,並以精品禮盒的方式銷售;部分品質更嚴謹的產品,我們也會透過外貿協會媒合,轉介水果出口商,成為其他國家超市裡的精選商品。

傑農作為農民連結市場的橋梁,除了協助廠商媒合之外,我們在各類水果的品質控管上也很重視。我們會定期到合作的農友田間了解他們的經營狀況,並且依照產品的特性,協助尋找合適的對應廠商,還有做好產品分級和包裝。透過良好的品管,將能為合作的農民爭取更好的價格。

傑農由合作社轉型成公司企業,協助農友發展精緻農業,以高單價、精品禮盒的方式銷售水果。(圖片提供/傑農合作農場)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