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農的機會與挑戰4】消費習慣大轉彎,漁產品通路急變身——電商「鱻魚購」

「饗魚樂」是鱻魚購上的商家之一。

文/段雅馨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的統計顯示,2019年漁產品消費量占整體肉品平均消費量的22%,比起2018年的25%,降低了3%。也就是說,臺灣人吃魚的比例正在下降當中。探究原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長張致盛點出了一大致命關鍵:麻煩。

食魚比例下降中 電商購物來解救

去年(2020)3月正值COVID-19疫情緊張時刻,外出群聚減少的情況下,更凸顯了電視購物、網路購物等「宅經濟」的消費趨勢。然而對於漁產品來說,冷凍、加工等設備進入門檻高,再加上,鋪貨到一般的電商平臺需要不少的上架費,末端銷售價格自然就會墊高許多。如果是規模較大的農企業,還能負擔經營電商所需的費用,但對於規模小的小農或是資源不多的青農來說,實在吃不消。

張致盛在上任漁業署長時,即發現消費者購買漁產品的習慣已漸漸改變,「如果還在教消費者看魚的腮顏色、眼睛明亮與否去判斷魚有沒有新鮮,那已經跟現在的消費習慣完全不一樣了!許多家庭看到魚的時候都已經是魚塊或魚片了。」隨著疫情帶動宅經濟持續發燒,他認為推動漁產品電商化刻不容緩,於是委託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開發「鱻魚購」,讓希望透過電商販售漁產品卻苦無資源的小農與青農,免上架費、舖貨到這個平臺,少掉了平均2到3成的上架費用,搭配漁業署的行銷活動,漸漸輔導臺灣漁產品電商化。

漁業署長張致盛希望以「鱻魚購」帶動國人買魚吃魚的比例。(攝影/王志元)

分量小、切片好 搶攻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與小家庭

為了因應消費習慣的改變,鱻魚購的商品以「產品溯源」和「小量包裝」為兩大亮點。要上架到鱻魚購的漁產品,必須符合三章一Q的溯源履歷標準,也得通過符合食品安全的檢測。若漁民朋友之前沒有做過相關檢測,但有意願上架到鱻魚購的話,漁業署會負擔檢測費用,「也有一些漁民朋友跟我們說可不可以放寬溯源的標準,但我們基本上這個大原則是不會放棄。」張致盛強調,這就是為了確保鱻魚購上面的所有漁產品都安全,也會不定期進行抽查,讓消費者購買得安心,也建立鱻魚購及商家的信譽。

漁產品_鱻魚購

切片、切塊並且包裝成小分量的漁產品,是鱻魚購主打的商品規格,瞄準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與小家庭。(攝影/梁偉樂)

不同於到傳統市場或生鮮超市購買漁產品的族群,鱻魚購把目標客群鎖定在「沒有時間上菜市場」的人,例如,上班族和小家庭。切塊或切片都做好的漁產品,以50公克到150公克的包裝販售,拆封後簡單洗滌就能烹調,小分量和方便實用的特性,都相當適合工作忙碌的族群。「第一個,有符合檢驗資格,再來,如果規格包裝都屬於這樣小分量、處理好的,那我們就會輔導漁民朋友上架。」目前鱻魚購網站有53位漁民朋友參與,產品包含了石斑、鱸魚、虱目魚、午仔魚、蝦、臺灣鯛和其他加工品。

鱻魚購鎖定年輕市場,平臺的消費年齡有45%介於30到49歲之間,其中,家庭月收入落在8到10萬元的更為大宗,多數是擁有12歲以上小孩的核心家庭或是三代同堂。張致盛補充,因為年齡太小的小孩比較不會吃魚,如果父母工作繁忙,也沒有時間替小朋友挑掉魚刺,因此家裡的小朋友達12歲以上的家庭,購買漁產品的意願也會比較高。

鱻魚購上都是品質優良的可溯源國產漁產品。左圖是供應龍膽石斑的「黑敏水產」,而右圖的「鱸好家」則是提供鱸魚。

免上架費和運費 優惠回饋給生產者

農產電商平臺百百種,那麼鱻魚購的亮點又是什麼呢?張致盛說是品質保證又方便,也就是讓沒有時間上菜市場的人,手機按一按就能買到政府把關、品質一定沒問題的國產漁產品。「因為你一定要符合產品溯源這個最基本的條件才能夠上架,等於你在上面買東西品質OK,也會知道生產者是誰。」張致盛說,對於現在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和產地資訊的消費者而言,鱻魚購能夠滿足這兩大需求。而對於生產者來說,鱻魚購則是一個門檻相對低、能夠取得電商經驗的管道。

一般的電商平臺通常會向生產者收取2到3成的上架費,而鱻魚購則是完全不收取,等於生產者賣出多少,就是實賺多少。另外,漁產品必須在低溫的條件下配送,因此運費也會比一般農產品來得高;鱻魚購也跟物流業者談特別合作,以比平常低溫配送更低的優惠價格,提供給平臺上的生產者。

在鱻魚購下訂的產品,會由產地出貨給消費者,若消費者對產品有問題想進一步詢問,也會由生產者直接溝通。「我們不涉入金流或貨物管理,平臺就是一個管道,錢會直接到生產者的帳戶裡面。」張致盛攤開營業額,從去年9月開跑到12月,數字來到1,143萬,「這個就是實際農民的營業額喔!」他認為平臺把個別漁民集合起來一起做行銷,更放眼未來,目標達到1個月1,000萬的營業額,為漁產品電商化再創突破。

未來展望:產品多樣化和加工輔導

目前平臺上的產品以養殖的生鮮為主,張致盛認為,要把鱻魚購這個電商做起來,得從「產品多樣化」和「輔導加工」兩大方面著手。

針對產品多樣化,一個是把海洋捕撈的漁獲也納入,讓消費者在生鮮品方面有更多選擇;另一個途徑則是加工產品,特別是即食性、料理包那樣的產品,加熱後打開就可以直接吃,對於現今追求快速方便的消費者來說,會更有吸引力。

而在產地端,漁業署鼓勵漁民朋友盡量在產地就先做好「三去三清」的初步處理,如果能進行切塊、切片的加工那更好。張致盛也表示,將計畫規畫漁業的冷鏈系統,漁產品冷凍溫度從養殖的零下20℃到遠洋漁船的零下50℃都有,這樣的條件需要較高成本的冷凍設備,以個別漁民來說較困難,目前是投入經費在區域或農漁會的加工廠,這樣才有足夠量能因應消費者「不想麻煩」的需求。

加工輔導是臺灣漁產品電商化重要的下一步,圖為「86水產」加工蝦產品的過程。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