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雅茹 圖片提供/部落e購:原住民部落共同產銷平台粉絲專頁
1999年發生了天搖地動的921大地震,雖然重創了許多臺灣原住民部落,但卻也讓部落工作者們匯集一起。他們珍惜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凝聚部落力量,實踐有機農業,發揚原住民共有共享的精神,建立屬於部落的銷售平臺與產銷模式,未來更要成立原住民文化與有機農業的文創空間,創造出屬於原鄉產業的全新原農經濟。
成立銷售平臺 協助部落自立產業
「我們的成立契機,跟農業一點關係都沒有。」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的祕書長金惠雯笑說,原本為了傳承與推廣教育文化事業,但因緣際會之下,部落農民主動提出行銷南投縣信義鄉當地產銷班所種植的葡萄,因此成立了「部落e購」平臺。透過集合行銷資源,教導部落農民推動季節限定的農產行銷,支持銷售平臺運作,提高生產技術、改善農業環境,更進一步協助部落重建、自立產業。
踏入有機農業 和部落一同成長茁壯
從事有機農業對原住民來說並不困難,他們耕作方式本來就秉持著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精神,「做有機,是協助部落重建、自立產業的一個方式。」金惠雯進一步表示,有機農業又能與一般市場產品做出差異,是相當適合部落的產業。
2007年底,推廣部落有機農業的吳美貌老師找上了原促會,希望他們能常態性販售部落的有機蔬果,但季節與常態兩者經營銷售的方式完全不同,加上當時臺灣有機市場並不大,考慮了將近一年,協會才正式接手。這段時間,適逢「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通過,本來就在有機這條道路上努力的原促會與部落躍躍欲試。協會更是跟著驗證單位到各地部落跑了將近半年,了解有機驗證的細節,甚至先替農民墊付驗證費用。從記錄作物的生產過程,到可以使用的有機肥料與資材,提醒農民留下購買資材的單據……耐心與農民溝通,一路陪伴著部落,和農友們共同學習成長。
金惠雯表示,農糧署自2017年開始審認「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原促會成為全臺第三個友善耕作推廣團體,農糧署更協助舉辦多場行銷活動,讓沒有通過有機驗證的部落農民多了一張友善耕作的身分證,與一般慣行耕作做出區隔,使協會接觸到更多想要改變耕作方式的農民,並鼓勵他們往有機農業前進。
凝聚部落力量 實踐PGS共同產銷理念
相較於一般有機農業透過第三方驗證,消費者與生產者互不認識的情況下,認明並購買有機農產品,參與式保障體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s,簡稱PGS)強調透過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參與,讓生產者和消費者互動、擬定耕作標準,建立信任關係。起初金惠雯認為PGS策略相當不可思議,怎麼可能讓農民自主訂立標準,還符合有機農業耕作?但當時協會人手有限,難以和合作的四、五十位農民保持密切聯繫,且農民們反應驗證費用高昂,不願踏入有機農業等問題,金惠雯才開始深入了解PGS。2014年與有機農業同時並行,耗費6至7年的時間,逐漸摸索出屬於協會的一套PGS模式。
協會在新竹、南投、嘉義、花蓮和屏東共五個區域,各自成立區域性的原農協同組合,以PGS莊園型的概念,發展各區農產品特色。每個月各區集合起來進行一次PGS共識會議,平時也透過線上群組討論生產技術、病蟲害、行銷通路,以及未來組織的發展方向。
「老實說,剛開始農民們並不積極。」金惠雯不氣餒,持續運行幾年後,藉由線上群組交流農業資訊,逐漸形成訊息匯聚與傳遞的基地,也拉近了各區農民彼此間的距離,甚至每個月的會議中主動發言,有新想法、不同作法也會提出共同討論。在協會與農民共同努力下,2016年部落e購更成為臺灣第一個取得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參與式保障體系PGS的認可地區,登錄在IFOAM-PGS全球地圖上。
化整為零 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隨著有機產業在臺灣能見度提高,家樂福、全聯等大型賣場與超市也加入銷售有機農產品的行列,使大環境競爭更加激烈,許多小型有機商店業績相對受到影響。金惠雯表示,部落e購的農民沒辦法做到量產、品質規格化,主要通路就是這些小型有機店,當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如何在大型通路中找到生存之道?
金惠雯率先提出化整為零策略,改變原本集中送菜至北部總分裝場的配送機制,打散至新北、南投、新竹、花蓮四個地點,降低運送成本與損耗率,且根據各區域消費特性,賦予不同的任務。新北臨近大臺北消費市場,以行銷推廣為主,簡單集貨不分裝;主要分裝場移回南投本部,中型分裝場則設在新竹、花蓮近郊。2020年初改變配送機制至今,不僅有效降低耗損率,運送成本與過去相比,更節省約三分之一,成效相當顯著。「未來也希望可以在屏東設立據點,服務中南部農民。」
融合傳統文化 原農分享空間誕生
為了突破過去的經營模式,部落e購轉型的第二個重點-線上結合線下。除了既有的網路平臺,部落e購在新竹及花蓮設立據點,並不只是單純的分裝場功能,而是結合農業與原住民文化,以複合式經營的模式規劃原農分享空間,展現原住民產業、文化、飲食等豐富面貌。
消費者不僅可以在店內看到原住民文化與相關議題的書籍,吃到在地原住民特色農作物所製成的餐點、飲品,偶爾還會遇到部落農民進來送菜、包菜,「農業是文化的根本,賣菜和賣書為什麼不能結合在一起?」金惠雯說,她打算在據點周遭種植特色作物,例如紅藜、苧麻、樹豆,讓這裡不僅是文創空間,更像是走進部落的日常生活,將原住民的產業、歷史、文化等價值傳遞給消費者。
多元永續共同經營 扣緊產地與農民
「我們想讓農民知道,部落e購就在旁邊,大家也是經營的一份子。」金惠雯強調,刻意將各區原農分享空間設置在離產地較近的地方,如新竹的原農分享空間在尖石鄉入口處,農民能夠直接送菜到尖石鄉,不需要郵寄宅配,可以就近分裝。也期待藉由這樣的方式,增加與部落農民的互動,活絡感情。金惠雯認為,農民可以在現場看見這些流程,也就此了解整個成本結構、市場需求,直接從實作中學習,同時培養自主營運的能力。
不需要華麗鋪張的裝潢,更不需要市中心的精華地段,金惠雯心中的原農分享空間離不開產地與農友,「只要理念相同,再偏僻都能找到我們。」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部落青年回鄉創業,向部落永續發展的美好願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