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養豬讓臺灣豬變萊豬?農委會3理由說不會

農委會解釋,既使廚餘中有萊豬,因劑量已極微,豬吃了含萊劑的廚餘也會快速代謝降解,不致於會殘留在吃廚餘的豬體內。(圖片來源/Pixabay)

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倒數中,但國內養豬仍禁止使用萊克多巴胺,有人擔心國內以廚餘飼養的豬隻,是否可能經由餵食殘羹剩飯而間接吃進萊克多巴胺?農委會釋疑指出,即便含量極微萊劑的豬肉及豬內臟成為廚餘,讓國內的肉豬吃下肚,也會被迅速代謝降解,以廚餘飼養的豬隻,不會有萊劑殘留的問題。

農委會指出,網路流傳明年開放萊豬進口後,養豬廚餘恐會收集含有萊劑的豬肉,國內廚餘養豬場再把這些廚餘餵給場裡的豬吃,吃了這些廚餘的豬體內就會有萊劑殘留,廚餘養豬將造成全臺灣豬變成萊豬,但事實不致於如此,農委會因此提出澄清。

根據衛福部公告的安全容許量,含萊劑的豬肉及豬可食部位萊劑的安全容許分別為: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其他可食部位則為0.01ppm。農委會表示,未來僅允許進口符合萊劑安全殘留容許量(0.01~0.04 ppm)的豬肉及豬內臟,萊劑可能在豬肉及可食部位中的殘留已相當微量,若淪為廚餘,並與其他殘羹混合後稀釋,再經國內豬隻食入後,會迅速被代謝降解,故以廚餘飼養豬隻不會有萊劑殘留問題。

農委會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物第53篇之萊克多巴胺 (附錄)」科學資料指出:「豬口服萊劑後,萊劑排泄半衰期約6至7小時」,表示萊劑會在豬體內迅速被代謝;廚餘混雜了其他殘羹成分,原已極微量的萊劑會再度被稀釋後,才會被豬隻吃下肚,並可在幾小時內快速代謝掉,因此待國內豬隻上市供屠宰時,應無萊劑殘留問題。

農委會並以進口多年的美牛佐證,含萊劑的美牛於101年開放進口,至今已有8年,廚餘中也有可能摻雜含萊劑的牛肉,但農委會近3年於國內豬隻藥物監測均未檢出萊劑殘留,顯示廚餘養豬不會有萊劑殘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