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阻與海流讓海廢無差別分布 中研院示警:魚吃到海洋垃圾機會大增

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臺大漁科所合作,首次以風阻與海流分析全球海洋垃圾分布情形。(攝影/記者陳儷方)

過去認為海洋垃圾是受海流帶動,隨水漂流,但最新研究指出,海流只是帶動垃圾漂向何處的動力之一,而風阻效應則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臺大漁科所合作,首次以風阻與海流分析全球海洋垃圾分布情形,綜合25年來的大數據顯示,海洋垃圾有向熱帶海域及極區海域移動情形,也從太平洋東岸累積至太平洋西岸。中研院提出警訊,海洋垃圾危害從海洋生物回到人類身上的機會,已經增加。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研究團隊利用大數運算分析自1993年至2017年這25年間全球七大洋的垃圾分布,發現風阻與海流都會影響海洋垃圾的分布,這是首次將風阻因素,納入海洋垃圾分布的研究。

鄭明修指出,過去以為是洋流帶著海洋垃圾跑,赤道及極區能躲過海洋垃圾危害,但25年來的大數據分析顯示,實情並非如此,考慮垃圾本身的風阻效應後,發現海洋垃圾可以漂到全球各海岸,尤以太平洋是更嚴重。海漂垃圾是全球的大問題,影響到漁業、海洋遊憩,也衝擊海洋生物,造成海洋生態危機,他呼籲國人,減少使用塑膠、保麗龍,漁具也不能隨意丟棄海上,每年都有新產生的海漂垃圾,舊的海漂垃圾又清不掉,垃圾已經危害全球海洋。

風阻效應是將海洋垃圾推送至岸上或沿岸的重要因素,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辛宜佳表示,在海洋中,比重小且中高風阻的海漂物例如保麗龍、寶特瓶,容易被風吹著走,主要累積在北緯10度至南緯10度的熱帶海域,以及南緯60度的極區海域;比重較大、風阻較小的垃圾,主要集中在北緯20至30度,以及南緯20至50度的副熱帶海域。

寶特瓶保麗龍易被移上岸,圖為澎湖姑婆嶼海邊。(圖片提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辛宜佳指出,垃圾留滯在缺乏營養鹽的副熱帶環流區,問題還比較小,因為營養鹽貧乏意謂著海洋生物沒有東西吃,自然少往該處去,海洋生物吃到垃圾的機會少,但垃圾若出現在營養鹽較豐富地區,例如沿岸,或葉綠素濃度較高的地方,大小生物都聚集於此,海洋生物吃下垃圾後,人類再吃下海鮮,危害就會回到人類自己身上。辛宜佳說,這次以風阻與海流分析海洋垃圾分布,將風的因素考慮進來後,就會發現海漂垃圾的危害真的很大,必須多加重視。

海洋垃圾漂流不分國界,經常出海潛水做調查的鄭明修指出,人煙稀少的離島岸邊也有多到難以想像的垃圾,當然都是海上漂來的,且清除澎湖各離島的垃圾比起清除臺灣海邊沙灘上的垃圾更難;他呼籲海洋垃圾應從源頭減量,透過淨灘、減塑等活動,減少海洋垃圾對生態的危害。

海保署署長黃向文表示,在政府的向海致敬計畫中,也有從源頭減少海廢的規劃,包括推動漁具實名制、補助使用保麗龍的替代性浮具,在比較常見海廢的熱點利用科技方式做回收,在無人離島做海廢的清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