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水資源不足 農友旱田直播擺脫焦渴夢魘

今年遇上56年來罕見旱情,桃竹苗地區二期作停灌,田中水稻枯黃一片。(圖片/攝影王志元)

今年是56年來首度汛期沒有颱風,桃竹苗地區二期稻作更史無前例在抽穗期停灌,政府提出從優的停灌補償,但放棄已結穗的稻穀仍讓許多農民感到心痛。氣候變遷下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並非今年才有,新竹縣新豐鄉青農劉政祐兩年前就開始「超前部署」,嘗試水稻旱田直播,不再靠水利會(現農水署)供水,他栽培出的水稻產量變化不大,品質卻還比水田種的更好。

今年10月中政府宣布桃竹苗地區二期作停灌1.9萬公頃,並針對種植水稻、大豆、柑橘、地瓜、牧草等不同作物分別給予補償;但其實2015年國內遇上十年大旱,桃竹苗地區及臺中、嘉義4.3萬公頃一期稻作也曾一度被迫停灌。

家中務農,但嘉義大學農藝系畢業的劉政祐,當兵退伍後選擇先與弟弟前往墨西哥闖蕩,因家中配合農委會「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承租近百甲土地,2012年他返臺回家幫忙,未料才過2年竟遇上強制停灌,那次慘痛經驗讓他決心要擺脫對水的焦渴,因此找上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合作,試驗旱田直播的栽培方式。

水稻慣行栽培,是將稻穀育成秧苗,再插秧到水田種植,水稻插秧期、生長期及結穗成熟期都需要湛水;旱田直播則是用深耕機械在旱田上播種,直接將稻穀埋進土裡約1.5公分深度,讓稻穀自行生長的栽培方式。劉政祐2016年開始試驗,參與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兩年前正式以旱田直播生產,沒想到種出來的米品質比水田更好。

桃竹苗慣行水稻每公頃產量約1.2萬台斤,旱田直播產量稍少、大約1.1萬台斤,劉政祐說,旱田直播無須育苗龐大的人工成本,正好可彌補收穫減少的收益;並且,因直播秧苗根扎得深,稻株比較健壯,12月底播種,稻穀自行生長,直到翌年6月底才能採收,生長期也比慣行稻作約4個月來得長,長出來的米品質更好,食味值更佳。

面對氣候變遷,水資源匱乏可能成為常態,水稻栽培除了採取旱田直播,劉政祐認為,減少水稻面積,轉作多元的旱作雜糧、分攤風險是勢必要走的路,他開始逐步嘗試種植耐旱的薏苡、高粱、青割玉米、小麥等,也計畫著將春作改旱作,水稻改種耐旱的陸稻品種,就是不想向水低頭。

劉政祐說,水稻是吃水最重的作物,今年也確實面臨56年來最嚴重的旱情,國家要發展,從兼顧民生、工業用水總體考量決定停灌,他可以理解;但面對未來缺水可能成為常態,務實的他更想面對沒水的事實,為農業尋找出路。

劉政祐今年嘗試種植耐旱的高粱。(圖片/攝影王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