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推動有成 8月正式突破1萬5千公頃

臺中市霧峰區農會契作友善耕作田區(圖片提供/霧峰區農會)

有機農業兼具生產安全農產品及保護環境生態之功能,農委會積極推動國內擴大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去年5月30日《有機農業促進法》正式施行,農委會即訂下國內1.5萬公頃的目標,截至今年8月底,有機驗證面積達10,374公頃,友善耕作登錄面積4,646公頃,合計15,020公頃,成功達標。

為擴大推廣有機農業,農委會農糧署依《有機農業促進法》將友善環境耕作者及有機驗證農民納入有機農業政策輔導,至今年8月底止,已認證有機農糧產品驗證機構13家,審認通過友善耕作團體40家。

農糧署為鼓勵農業對環境友善耕作,對友善耕作或有機驗證通過農民,給予生態保育奬勵每年每公頃補貼3萬元(友善耕作同一土地奬勵期間最長3年)、補助購置農產品生產加工設施機具等協助措施;並輔導友善耕作團體辦理農法推廣、農產品行銷活動及購置登錄其農民資料所需電腦,帶動更多農民投入友善耕作。

臺中市霧峰區農會是友善耕作團體之一,該會從遴選5公頃試辦友善耕作稻米專區,輔導契作農友栽種全程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之頂級香米出發,今年面積已擴增到58公頃。農會採取保價收購方式,0.1公頃2期作收購價2.8萬元,加上農糧署發給生態保育奬勵、補助有機農業適用的肥料及防治資材等,農民整體收入穩定有保障。

今年霧峰區農會更鼓勵友善耕作農民申請有機驗證,通過驗證達48公頃。最早在農會鼓勵下投入友善耕作的五福社區胡姓農友,最能感受友善耕作前後農村生活的改變,他說:「以前農田鄰近居民天黑後都待在屋內看電視,現在則四處可見出來田間小路散步納涼的人群,因為空氣清新!」且自信驕傲的說:「我的水稻沒有噴藥喔!」

過往夏日晚間家家戶戶晚飯後漫步乘涼,聆聽蛙叫蟬鳴的美好風景再度回到農村,甚至還有機會看見鳥踏上的黑翅鳶,為推動友善耕作帶來經濟生產型態、豐富生物多樣性及良好生活品質提供實際見證。

農糧署表示,農委會提供有機及友善奬勵輔導措施,是為鼓勵農友轉型有機及友善耕作方式,讓農業生產與環境生態共存永續,提供生物安全棲地,如臺南保育水雉生產的菱角與稻米、新北市保育食蟹獴的和禾米等,也請民眾支持選購有機及友善農產品,一起鼓勵友善耕作,為下一代永續發展,守護家園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