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農業界興起「不接觸」風潮 農民搶當YouTuber推銷農產品

韓國農民透過影音平臺進行直播,介紹農場內生產的作物。(圖片提供/CC0 Public Domain)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農委會國際處 葉寶玉

韓國原來的外食文化因應疫情也逐漸被在家用餐取代,家庭烹飪文化隨之興起,拜科技發達所賜,現在隨時可以透過手機、電腦觀看烹飪影片,學習相關料理技術。過去民眾多至傳統市場、超市採購新鮮食材,現因疫情影響,且韓國農民掀起直播熱潮的關係,「在線農民」成為目前民眾青睞的方式之一。

韓國農業界吹起「不接觸」的風潮,農民在疫情期間拍攝影片,以直播的形式向消費者推銷農產品並獲得利潤。根據資料顯示,使用社交網絡服務(SNS)和YouTube影音平臺等進行非面對面的農產品交易量迅速地增長,同時農民效仿電商平臺所推出的農產品促銷活動,也增加消費者的採購意願。

勝利農場的代表孫大恩(손다은,音譯)透過影音平臺進行直播,介紹農場內生產的波菜,如售價、功效和烹飪方式等,並即時發表評論及回答消費者的疑問,影片上傳不到1天,就賣出350箱(每箱2公斤)的菠菜;另一位種植芝麻葉的農園場主孫寶達(손보달,音譯),每天都會以影片的方式呈現農場日誌,從播種農作物、生長到收穫的整個過程,每天至少上傳一部片長約10分鐘的影片來增加曝光率。

疫情改變生產者及消費者原本的互動模式,從實體通路逐漸轉變成線上交易,消費者選擇觀看農民們拍攝的農作物影片,了解商品的種植、採收、外觀、包裝等細節後決定是否購買。根據農業YouTuber所分享的經驗,影片直播是透過即時評論與消費者進行交流,雖然是線上溝通的方式,但和實體店面並無區別,當消費者向其詢問某項商品的含糖量時,他能使用含糖量計顯示含糖量;當消費者對商品尺寸感到好奇時,他也能立即握起拳頭充當比例尺,讓消費者在螢幕前和商品比對,所有疑難雜症都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輕鬆解決。

為了開闢這塊新興市場,韓國農民們積極嘗試學習新的線上交易工具,例如花農林先生近期在農業技術中心收聽Facebook直播教育,學習要如何編輯影片、進行直播及建立線上銷售管道等,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隨著農民的直播教育熱潮的提高,韓國各大縣市的農業技術中心也開始策劃各種與直播相關的教育課程,農業部門當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迎接農民直播的這股新潮流,這將對韓國農業界掀起另一波革命。

本文轉載自2020年9月號《農政與農情》,原文標題為〈國際重要農情資訊──新冠肺炎疫情掀起韓國農民直播的熱潮,參考自韓國農民新聞20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