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巔下的漁業研究站 初窺尼泊爾漁業

尼泊爾雪山下的費娃湖畔漁業研究站。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圖片提供/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組研究員 陳瑞谷

博卡拉谷地約在尼泊爾的中心,有三個主要淡水湖泊:費娃湖、貝格納斯湖和魯帕湖。費娃湖是一個群山環繞的單循環湖(monomictic lake),集水區諸多溪流承接了尼泊爾最多的降雨注入湖中,在唯一溢流口設有水力發電廠與灌溉設施。費娃湖中約有1,700艘木造小船與筏,主供觀光遊湖使用。

尼泊爾漁業研究和推廣服務漁業研究是由尼泊爾農業研究理事會(Nep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 NARC)負責,NARC在不同地區設有不同漁業研究計畫,包括在Tarahara與Parwanipur的暖水性魚種漁業,在博卡拉區的湖泊和水庫漁業,在Trishuli研究河流物種與在Godawari從事冷水性魚種漁業研究。漁業推廣和研究服務隸屬農業發展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AD),漁業發展部門(Directorate of Fisheries Development, DoFD)隸屬MoAD下的農業司,主要負責向漁民進行推廣與技術服務。而DoFD下除有中央魚類實驗室和漁業發展與培訓中心,在各行政區皆有漁業發展中心及地區農業發展辦公室。大致上屬於業務與幕僚單位並行,且業務單位仍有研究能量。

尼泊爾雪山下的費娃湖。

博卡拉漁業研究站(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 Pokhara)成立於1962年,為從事水產與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湖泊漁業研究站,在博卡拉谷地的三大湖區都有設站。主要願景在如何讓捕撈漁業與養殖漁業增益人民生計,特別是當地倚賴濕地的貧窮農村。任務包括促進尼泊爾箱網養殖的拓展與開放水域漁業經營管理,提供人造埤塭、箱網養殖業者與漁民技術與資源上的協助和服務。

漁業經濟

尼泊爾有230餘種原生魚種,分屬11目34科104屬,估計水域面積826,818 ha,僅2%有從事漁撈或養殖作業。漁產量自2004年開始逐漸增加,官方漁業統計產量83,898公噸是歷史新高,25%來自捕撈漁業,75%來自養殖漁業,人均漁產量僅2.9k,遠低於臨近亞洲國家,且國內產量並不足以供應國民食用需求,自2011年起每年約需進口1萬公噸漁產品,包括鮮魚、魚肉片與魚乾等,主要來自印度。

尼泊爾人漸漸喜歡購買活魚,但現有銷售市場多為小型攤販且清潔衛生程度不佳,缺乏處理、清洗與保冷流程,農村零售商大多直接鋪排在箱中或攤位上,僅在大賣場或超市中才有冷凍保鮮設施。當地亦有類似臺灣的活魚運輸方式供應市場需求,漁民接單後,會將魚蓄養在有打氣裝置的大塑膠桶內,以卡車運至魚鋪或直接送至餐廳。漁獲物主供內銷食用,較缺乏系統性地銷售通路,部分產地漁民會成立生產銷售合作社等組織來協助販售其魚貨。

加德滿都的魚鋪活魚運搬車。

養殖漁業

主要蓄養在埤塘等人工池, 以海拔較低的尼泊爾南部為主要產區, 包括Bara、Dhanusha等區。主要養殖對象為鯉科,像是鱅(Aristichthys nobilis)、白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a)、鯁魚(Cir rhinus mrigala)、野鯪(Labeo rohita)、魮(Catla catla)與鯉魚(Cyprinus carpio)等,其他魚種包括北非鬍鯰(Clarias gariepinus)、低眼巨鯰(Pangasius  hypophthalmus) 、尼羅口孵非鯽(Oreochromis niloticus)等,當中鯁魚產量最大(29.2%),其次依序為鯉魚(19.2%)、野鯪(12.2%)與鱅(12.2%),草魚與白鰱都占8%左右,冷水性的虹鱒 (Onchorynchus mykiss)產量尚低。

養殖漁業在尼泊爾是一個相當新興的產業,約在1940年代中期才開始小規模引入印度鯉魚苗進行養殖。在1950年代開始引入鯉魚,至1970年代引入白鰱、鱅與草魚以後,4個鯉科魚種促進了尼泊爾養殖漁業的發展。箱網養殖產業則直到1972年才首次引入費娃湖試作,供鯉魚種魚蓄養保種使用,而後才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協助下拓展至其他湖區,目前僅使用在博卡拉谷地的三大湖區與庫勒哈尼水庫(Kulekhani reservoir)地區,2017年統計共有521口箱網,總養殖體積約21,712 m3,以魯帕湖與庫勒哈尼水庫為主要箱網養殖區。

箱網養殖試驗區有浮橋連至岸上。

捕撈漁業

博卡拉谷地三大湖區的漁民主要使用刺網、手拋網與釣具類捕抓魚類,傳統漁法是手拋網與釣具類。刺網漁具屬於新興漁法,約在1960年代才在聯合國計畫中引入以增加漁獲量。現行常用刺網為50m長,視當地水深選用4~10m深,網目介在25~300mm之間。

費娃湖早因過漁導致漁業資源不足以養活湖畔漁家,因此在1960年代早期開始了當地的栽培漁業。約在1975年開始放流各色鯉科等經濟性外來魚種,恢復魚產量以供應人民蛋白質需求。每年會在湖區進行種苗放流以增加湖內魚隻數量,種苗體型在1~5g間,包括各種鯉科魚種與當地魚種,放流密度在550~700 fry/ha,並於來年進行放流成效評估。因此三大湖區捕獲魚種多是為增加產量所放流的外來種,約占漁獲組成8~9成,當中以尼羅口孵非鯽最多占漁獲量一半以上(43~71%, 2016/17),顯示尼羅口孵非鯽已在湖區建立穩定族群且改變當地生態與漁獲組成,次要魚種仍是大頭鰱、草魚與鯉魚等外來種。

魯帕湖面積最小但其年總捕獲量可與費娃湖相近,其高產量除因魯帕湖葉綠素甲最高而有最高生產力外,亦因漁民會投放更多組的刺網,努力量很高,但CPUE為三湖區中最低(表1)。

憂患與展望

博卡拉谷地面臨兩大威脅,其一為集水區持續開發,大量泥沙沖刷入湖導致淤積,其次為富營養鹽的廢水排入湖中導致優養化。湖面與水深縮減嚴重,降低湖泊的天然蓄養力與生物承載量,從而影響漁業永續發展。

從表1可以看出,魯帕湖已是優養化湖泊,費娃湖則有部分月份呈現優養化現象,貝格納斯湖亦接近中營養化現象,優養化指標物種──布袋蓮也迅速地在湖區拓展勢力。在雨季,費娃湖與貝格納斯湖約有25~60%的表面區域會被布袋蓮覆蓋,除減少刺網可以投放的位置與漁獲效率,亦會阻塞航道妨礙划船,需耗費大量人力與資源定期進行清除。

因此各湖泊集水區的開發必須進行控管,做好水土保持以防止表土沖刷入湖,減緩湖區淤塞陸化速度。湖畔的城市廢水必須被截流避免直接排入湖中,並應先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觀光漁業也在近年引入,以期在減少消耗自然資源下增進漁家收入,網路上不難找到費娃湖遊湖釣魚的套裝行程。

尼羅口孵非鯽是個嚴重威脅湖泊生態的外來物種,自2003年學術界首次紀錄尼羅口孵非鯽從湖中被捕獲以來,證據顯示其已成功建立穩定野外族群且不斷擴大。在2004/05年間的刺網捕撈魚種調查中,白鰱與鱅才是主要漁獲魚種,但在2016/17年的調查顯示尼羅口孵非鯽儼然已成三大湖中最主要的魚種,大量攔截湖水生產可供箱網養殖魚群取食的天然藻類食源,以致近年養殖魚群生長緩慢,須餵食人工飼料。

當地常見湖鮮,包括各色鯉科魚種、紅銀板與非洲鯰魚。

近年來尼泊爾已開始發展原生魚種的養殖與保育原生魚種,並進行原生魚種種苗放流以增加野外族群量,同時控制與減少入侵外來種的數量,特別是尼羅口孵非鯽是非常強勢且適應良好的入侵種,必須有計畫且有效率地以選擇性漁法減少其野外族群數量,才能確保湖泊生態與漁業永續生產,同時應積極避免其擴散至現存地以外的其他淡水生態系中。

本文摘錄轉載自406期《漁業推廣》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