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廟一學堂

村廟是臺灣最草根的NGO,廟與庄頭的牽繫,則延續拓墾先民不計得失、互相互助的「相放伴」情誼。臺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12年前,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與台江海尾寮的朝皇宮,以相放伴精神共同發起「大廟興學」運動,藉由大廟的公共力量,讓廟宇不只是信仰中心,還能是走讀台江、終身學習,實踐公民參與的起點。

穿過海尾朝皇宮正殿的繚繞香火,不難發現這座宏偉廟宇,同時也是活力十足的學園。背畫架的阿嬤牽著小孫女一起上粉彩繪畫課;對面牆上貼滿瑜珈班、推拿班等課程記錄;每逢地方盛事,廟埕化身露天音樂廳,數百名公民樂手以音樂宴王酬神。

從「學仔」到社大的村廟

去村廟上學,對朝皇宮主委周金倉而言不陌生。「以前的村廟兼具私塾學堂、公共議事功能,所以我們習慣稱村廟『學仔』、『公茨』。」在他心中,學仔是地方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在地老一輩的知識啟蒙。

但隨國民教育普及,學仔的地方教育地位不再。地處偏遠的安南區,雖有全市第二多的人口,卻長期被視作落後地帶,公共建設、文化設施匱乏,難吸引年輕人扎根。

曾經北漂的海尾寮子弟吳茂成,為巨大城鄉落差感到心驚,也成為他以教育翻轉地方困境的思考點。2007年,身兼臺南社大講師的他,促成社大與朝皇宮合作,在當時的主委吳進池大力協助下,創設台江分校,社大的公民社會理想,與昔日學仔、公茨的公共精神不謀而合。

「講社大不好懂,講『學仔』大家就明白了。」吳茂成認為,大廟是在地信仰中心,往往位居社區生活樞紐,更是文化共同體,鄉親從小到大廟上課,讓學習貫串一生,兼具近便性、終身性與靈性。

身體力行「相放伴」精神

台江分校課程呼應社大與村廟的公共本質,直面台江地區的河川與空氣汙染、教育文化資源不足、區域發展失衡等問題。例如「跟著河流去旅行」帶著學員走進台江流域,藉實地踏查提升環保意識。課堂之外,台江分校還以公私協力方式,成功倡議從台江國家公園到烏山頭水庫的「臺南山海圳綠道」,並規劃將綠道延伸至玉山登山口。

什麼是公民社會、公共精神?社大學員未必能講出道理,卻不斷身體力行。住在十三佃的鄭忠勝與叔叔鄭新讚,因參與台江社區博物館營造了解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兩人著手整理自家古茨開放參觀。鄭忠勝身兼解說員,從傳統廚具到昔日「學仔」的三字經讀本,都是娓娓道來的成長記憶。

鄭忠勝也參加金曲歌王謝銘祐開設的課程,為家鄉寫歌。每年秋天,社大結合台江各村古茨(義同「厝」,茨代表陽宅,厝是陰宅)舉辦綠道古茨音樂會,鄭家古茨也是會場之一,問起大家在地方盛事中如何分工,他露出困惑表情:「我們都直接問有哪些地方要幫忙,能做就做。」

鄭忠勝不曾設想要怎麼解釋這種有力出力,成果共享的生活日常,最後一言蔽之:「這就是相放伴啦!」

讓知識如花遍地開

大廟興學相放伴,在薩克斯風班學員王燮村心中感觸尤深。四年前,薩克斯風班在熱愛音樂的方敏和及同學共同推動下開課,初出茅廬的30位學員,響應社大推動的「一村一廟一樂團」,以公民樂手的身分到廟埕演出,盼讓村廟祭典不只有電子花車表演。

「起初沒人聽,後來迴響好到有大廟邀我們當活動演出班底。」王燮村說,大家建立很強的革命情感,他與方敏和交情尤其深厚。未料前年底,方敏和罹患重病,手術後再也不能吹奏。

方敏和仍陪妻子上課,旁聽大家練習,直到病重過世。告別式上,薩克斯風班合奏他最喜歡的歌曲〈心聲淚痕〉,終身學習的精神與情誼,扎實貫串到人生最後一堂課。

台江十六寮的大道公祭祀圈,逐漸疊合社大台江分校的學習圈,形成學習型社區,已有多所大廟響應開課,共同推動一村一廟一學堂,並結合自身資源支援活動。再進化的學仔,成為滋長未來公民社會的沃土。吳茂成希望,大廟興學的力量,能如裊裊香火般無遠弗屆、遍地開花。

海尾朝皇宮

兩百年前一場大風雨,曾文溪改道氾濫,台江內海淤積成陸。閩南移民在此搭寮闢塭,草寮中奉祀的「大道公」保生大帝,見證這段拓墾長路。地方人士感念神恩庇佑,出錢出力將草寮重建為公茨;開枝散葉的海尾子弟,在半世紀前捐獻興築宏偉的「海尾朝皇宮」。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9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