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01】與猴共生「猴子米」 豐富生態成最大贏家

黃麟一特意採取友善耕作方式,與猴子共生,創造出自己的猴子米田區。(圖片提供/窩在大自然 猴子米)

文/游昇俯

資深賞鳥人、56歲黃麟一,是臺東新移民,曾在成功都歷經營民宿,民宿旁是稻田,因不忍農田主人用捕獸夾捕猴,10年前如願買下鄰田種稻,沒想到原本愛好動物的他,因稻作遭遇猴害,一度對猴子「咬牙切齒」,但因堅持友善耕作、尊重生態,找到與猴共生的方式,不僅他以猴為名的「猴子米」總能受到消費者青睞,且維護了田區生物多樣性,更讓他獲得大自然最美麗的報償。

黃麟一表示,原本稻田主人,因稻穀常被猴子偷吃,氣得設置捕獸夾想「殺猴儆猴」,當時他看不過去,而跟農民說:「猴子吃掉算我的!」他願意替猴子賠償稻穀損失;同時他也心想,若有機會買下這塊田,未來自己種稻,就要取名「猴子米」。

猴子米收成。(圖片提供/窩在大自然 猴子米)

友善環境耕作 猴子米雖醜但健康

10年前黃麟一買下鄰田後,因民宿生意不好,需要額外收入,隔1年沒有農耕經驗的他便自己種起水稻,開始賣起猴子米,迄今已8年多。

因為不想冒被農藥毒害的風險,黃麟一耕作堅持不用任何藥物,施肥只用單一款「新樂園1號有機肥」。雖然採取友善環境耕作,但黃麟一不想申請有機驗證,他認為,他只為自己行為負責,心安理得不需他人認證。黃麟一透過臉書專頁「窩在大自然 猴子米」銷售猴子米,也只有「不噴灑任何藥物」、用「海岸山脈山泉水灌溉」的說明,從不宣稱「有機」、「無毒」字眼。

不希望造成多餘汙染,黃麟一的稻作甚至只有簡單真空包裝,包裝上看不到文青風格的插圖,什麼印刷都沒有。黃麟一說:「包裝用掉一個真空袋已經很不得已,印刷還要造成多少汙染?漂亮包裝是能當壁紙貼嗎?」

黃麟一的猴子米只有簡單真空包裝,沒有多餘的印刷。(圖片提供/窩在大自然 猴子米)

耕作不用藥物,為了避免病蟲害、颱風天災造成造成農損,黃麟一的水稻只種一期作,往往7分地僅能收成6千台斤,過篩、碾完米則剩不到4千台斤,而且,稻穀仍無法避免被「禾蛛緣椿象」、「大稻緣椿象」叮咬,產生黑點米、萎黑米,他自承稻穀「長得很醜」,但也總將最醜的留著自己吃,用自己試驗證明食用「完全沒問題」。

猴子「巡田」心驚驚 夢中聞猴驚坐起

然而,蟲害還是小事,黃麟一當初「路見不平」的臺灣獼猴,在農地易主後年年造訪,每年到了5月,稻子開始結穗,遠山的猴群就會前來「巡田」,幫忙「收成」。黃麟一直說,猴子吃稻榖,從田邊慢慢吃進去都無所謂,但猴群總是吃不多,卻互相追逐、衝進田中玩耍,把田中稻子壓垮,「糟蹋掉的遠比吃的多」,讓人光火。

臺灣獼猴不時在田區出沒。(圖片提供/窩在大自然-猴子米)

猴群危害,搞得黃麟一精神緊張。每到水稻收成期,凌晨4時多,猴子的鳴叫聲從遠山傳來,黃麟一就嚇得從床上跳下來,「必須比猴子早一步」衝到田中準備趕猴。他試過施放沖天炮嚇阻,但效果不彰,隔壁農友甚至使用定時點炮設備,還加裝鐵桶擴音,也只有最初有效;猴子與人鬥智,總是猴子「魔高一丈」。

去年,黃麟一購買電牧器,以牽鐵絲通電方式嚇阻猴群入侵田區,終於見效,讓他放下緊繃已久的心。雖然猴子還是會前仆後繼嘗試突圍,但以前每半小時、1小時就要驅趕一次,根本讓人無法做事,使用了電牧器,現在只要每天巡3次,調整被猴子弄歪的鐵絲,就可回頭做自己的工作。

尊重生態 自然就會回饋豐富的樣貌

黃麟一只想嚇阻猴群作亂,卻無意阻隔動物進出他的田區,因此他選用電牧器,而不用將稻田與外圍生態圈完全阻隔的電圍網。使用電牧器,陸禽之類的動物仍能進入稻田,而且,一年之中,稻穀只有穗期會招來猴群,黃麟一也僅在穗期的3、40天架設電牧器,收成後就撤下,還自然生態原本面貌。

因為尊重自然、友善生態,黃麟一的田區有蛇、螢火蟲、食蟹獴、竹雞、秧雞類鳥類;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委託生態顧問公司進行生態調查,曾在黃麟一田中架設自動攝影機,還曾拍到山豬、山羌、黃頭鷺,甚至有保育類的環頸雉出沒,維護了臺東都歷水梯田的生物多樣性。

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委託生態顧問公司進行生態調查,在黃麟一田中拍攝到環頸雉蹤影。(圖片提供/臺東林區管理處)

林務局在都歷地區推動友善農業、社區保育計畫,去年也將黃麟一田區正式納入計畫之中,盼支持他持續從事友善農業耕作。但對黃麟一來說,他從事友善耕作,只因喜歡看野生動物,喜歡晚上聽得到山羌叫、山豬打架,想過現在的生活,而做這樣的選擇,初心不變。


延伸閱讀

【生物多樣性02】讓石虎找到回家路 瀕危物種生態給付方案7月上路

【生物多樣性03】看見生態互助共生 林務局首出版原住民傳說繪本《樹上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