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新滋味×保健新食材 餘甘子新品種雙出擊

餘甘子「苗栗1號-綠晶鑽」的果實和枝葉。

文.圖/劉雲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前副研究員 丁昭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賴瑞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課長

經地方品系收集、變異觀察及產業應用評估,朝向鮮食及保健加工二個方向分別進行品種選育,於2017年正式推出鮮食品種「苗栗1號-綠晶鑽」及保健加工用品種「苗栗2號-優甘鑽」。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因鮮果初食時,味道酸澀,食用後回味甘甜爽口,故名餘甘或餘甘子,在國外是一種高知名度的食用兼藥用果樹。300多年前引進臺灣,以油甘蜜餞盛行於1960~1970年代,而後因食品加工業盛行,油甘蜜餞漸為國人所淡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於2008年開始研究餘甘子,起源於國內中醫師詢問餘甘子材料,進而了解餘甘子在臺灣食用歷史,以及國際對餘甘子多元保健功效的重視。經地方品系收集、變異觀察及產業應用評估,朝向鮮食及保健加工二個方向分別進行品種選育,於2017年正式推出鮮食品種「苗栗1號-綠晶鑽」及保健加工用品種「苗栗2號-優甘鑽」。

餘甘子「苗栗1號-綠晶鑽」,少點酸澀更美味

「餘甘子苗栗1號」萌芽、開花早,果實成熟期也較早,果實略大(約7.6克)呈青綠色,外觀佳且不易木栓化;其食用口感鬆脆且低酸澀風味,食用後回甘程度仍佳,符合鮮食利用特色,適合推廣於鮮果、蜜餞及膳食應用。此品種栽培可粗放管理,果實採收後應每株施用禮肥2~3公斤有機質肥料;於每年12月至隔年1月落葉休眠期進行冬季修剪,剪去病、枯枝及重疊枝,枝條末梢回剪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視生長勢回剪3~4次,以形成結果母枝,建議長度為120~150公分;5月小果期進行新梢修剪以強制停心,確定著果後,每株施用追肥3~4公斤有機質肥料。此品種略有砧負情形,生長勢較弱,修剪後生長速度較慢,新梢枝條短,不宜強度修剪。

餘甘子「苗栗1號-綠晶鑽」的枝葉和小果。

餘甘子「苗栗2號-優甘鑽」,營養保健交給我

保健加工品種特色著重在高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可凸顯保健功能應用價值,「餘甘子苗栗2號」的總酚、總黃酮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表現最佳,指標成分gallic acid及β-glucogallin含量也最高。在外觀性狀方面,此品種的葉片較為細長,末端幾乎無刻裂,單株結果數量多,但果實較小,且外觀容易有木栓化情形,果實口感較硬,且苦澀味重,適合推廣於保健產品加工原料。

「餘甘子苗栗2號」容易萌發叢生側芽,需適度修剪,否則容易發生蟲害,如介殼蟲、蚜蟲、螞蟻築巢等;新梢生長量多、枝條長,冬季修剪程度應略強,以保持良好樹型;此品種著果數量較多,禮肥可酌增10~20%,以維持植株生長勢,並穩定下一年度結果量。本品種易有秋天開花翌年春天結果(二期果)情形,如要採收二期果,正期果宜於11月中前採收完畢,以使二期果實更大,更具商品價值。

餘甘子「苗栗2號-優甘鑽」的果實和枝葉。

餘甘子「苗栗2號-優甘鑽」的枝葉和小果。

※有關本品種相關資訊請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賴瑞聲。電話:03-7222111,分機320。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