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虛構的人物與真實的臺灣

文/黎時潮 圖片提供/春山出版

書名:《臺灣漫遊錄》

作者:青山千鶴子・楊双子
編輯選書:把音樂圈的樂評家挖過來寫書評,實是黎時潮對於飲食的考究,經常有令文史工作者驚豔的資料出土。尤其,他深入田野反身體驗與手作(吃的日常)頗有心得,由他來評這部作品,一來可以判斷文本的可信度,另,也解釋「託名虛構」得不得當。

《臺灣漫遊錄》是本奇書。

如果不仔細看,可能會真以為這是本青山千鶴子日文原著、由楊双子翻譯成漢文的書。畢竟整本小說,推薦序(由另一位作家用新日嵯峨子筆名撰寫)、版本考掘、正文、後記等翻譯小說的體例一應俱全。

但這其實是作家楊双子的創作,只是諧擬成虛構的翻譯書籍。由於整體編排太過真實,有些買了書的讀者大呼上當,應該不會讓出版社與作者太意外,這應該算是作者與讀者間鬥智的惡趣味吧?

這種「託名虛構」的作品並不多見,漢文世界出版史上最著名也最嚴重的例子該是《古文尚書》,一直到明朝梅鷟撰寫《尚書考異》:「出孔壁中者,盡後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並竊其字句而緣飾之。」才確認其偽。對西方來說,《聖經》裡面許多篇章是否為「託名虛構」,一直是學者間吵不完的論題;例如〈傳道書〉真的是所羅門王撰寫的嗎?如果不是,裡面關於神學的討論,還有價值嗎?

託名虛構目的何在

但《臺灣漫遊錄》只是本虛構的小說,讀者即使被騙,也不至於造成甚麼嚴重的後果;更何況,作者採用這種方法,也許隱藏著紀念親人的心思吧?

楊双子這筆名,原本由楊若慈以及她的雙胞胎妹妹楊若暉共同使用;可惜楊若暉於2015年病故,双子剩下一人。本書最後的〈跋〉,以楊若暉的身分書寫,也許是姊姊希望妹妹的名字不被遺忘的設計?跋文年分繫在2020,就是破解本書純虛構的線索之一啊!

不過,也許是因為出版社一開始的宣傳策略太過著重在弄假成真上,而臺灣人大多缺乏幽默感,難怪對這種逼真的諧擬,出現很多不滿的聲音。當然,之後出版社改變了宣傳策略,才平息了關於本書的小小爭議。

書中兩位重要角色都名叫千鶴,是作者特意安排的另一重致敬。

楊千鶴是臺灣史上第一位女記者,她當年對那時臺灣第一大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表示,如果不能和日籍雇員同工同酬,她拒絕上任,後來報社居然接受她的意見,打破慣例,可見這位女士必然有其獨到的才華。

楊双子之前的作品《花開時節》就是第一次向楊千鶴致敬,因其著有同名的短篇小說;這次的致敬更明顯,書中人物王千鶴,在作者的描寫中,不但才華洋溢,更對臺、日雙方的殖民關係,有極為通透的認知,可以看到楊千鶴的影子。

除了楊双子最擅長的女性角色塑造與淡淡且惆悵的百合情誼外,這本書可以想成是1938年的臺灣鐵道旅遊指南。

有考證與田調的小說創作

兩位主人翁用一年時間,藉由縱貫鐵路、支線、糖業五分車等交通工具,遍遊臺灣西部各主要景點,這些交通與景物的描述,基本上都是依照真實歷史記載而來,細密的考證,使得這本虛構小說,確實具備史料的價值。從書中的描述再去追尋文獻,對於理解日治時期臺灣的鐵路交通與市井文化很有幫助。

全書共十二章,每章的標題是一種食物,恰好對應了老式臺灣宴席的十二道菜。從一開始的零食、中間的甜點、最後的冰品,作者確實研究過臺菜宴席的順序與講究。從作者的描寫,讀者可以直接看到,1938年的臺灣,一般庶民可以在街上吃到哪些食物?

但此處作者的安排其實存在疑義。

1923年裕仁皇太子在臺北大稻埕江山樓舉辦御宴,當時江山樓主人吳江山特別在《臺灣日日新報》上的專欄〈談臺灣料理〉,詳細描述了這場華麗宴席的菜單、食材說明以及特色。比較特別的是,當時的宴席菜共十三道,以第七道的鹹點畫分上下半席。(參閱《料理臺灣》)

因此,若是把時代放在日治,宴席的定式當為十三道,而非現在習慣的十二道。蓋因現代人的步調快,把中間吃鹹點的休息交際時間取消了。如果作者能考究到這點,無論是〈菜尾湯〉那章的描述,或者全書架構,會更貼近歷史吧?

除了此一疑義,全書對食物的描寫確實下了功夫。最有趣的是,作者用日本人青山千鶴子的第一人稱視角,描寫她眼中看到的事物,饒富趣味。例如,用「一種半透明狀、淡黃色的點心」來述說愛玉,這種擬似的翻譯體,反而讓臺灣讀者對於習見的食物多了另一種想像。

對食物的深入考究與描寫,是本書一大看點。像是一般人不太在意的肉臊飯和臺南米糕使用的肉臊差異,在書中不同的章節裡仔細地說了。此外,在臺菜中使用肉臊的當然不只這兩種飯食,舊式鹹蛋糕就是在兩層海綿蛋糕中間,夾入肉臊餡;這種點心的肉臊,為了口感和味道的平衡,在烹飪與材料上自然又有不同的要求。

即使一般描寫食物的專書,也少有能把幾種肉臊說清楚的,本書講究至此,光是對食物的描寫,就值得細細品嘗。但請記住,肚子餓的時候不要閱讀,會很難受的。

好看有趣在於重建歷史背景

所有寫到的食物中,以第三章提到的麻薏湯最有趣。

這道湯品以前是種黃麻的人家才會吃的料理,現在大概鮮為人知了。雖是農家為了節省物力的產物,要將黃麻嫩葉煮到可以入口,烹飪過程極為繁複,也很花功夫與時間。但書中的描寫彷彿詳細食譜,似乎讀者只要跟著做,就能復原這道古早味。

作者用這些扎實的真實歷史背景,重建了完整的日治時期臺灣浮世繪;其作用,只是用來襯托全書最重要的主題: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間的階級、文化差異,以及由此產生的認同疑問,雙方最終可以和解,並且平等往來嗎?

作者的描述很隱晦,但畢竟是本沿著鐵路吃吃吃的記遊小說,書中主角雖然終究離別,但在宴席最後的冰品調節下,還是達成了相互的諒解。

人物是虛構的、情節是虛構的,此外都是真實,《臺灣漫遊錄》是本好看的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