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添壽靠艾草

艾草品種多樣,這是臺灣較常見的艾草植株。

文/辜振豐

艾草是長年生植物,在臺灣被廣泛的運用,從傳統的清明掃墓用艾草粄/粿,到端午除障以乾艾葉。除此,加工用品蚊香、精油、餅乾糖果,艾草製品非常容易尋求。

研究中醫藥養生多年的作家辜振豐,以日本人何以習於用艾灸,更深入中醫藥理和艾草運用的典故,為我們解開艾草為什麼如此好用。

艾草含有精油和揮發油,而中國針灸名家謝錫亮在《健康長壽與灸法》指出,日本人曾經做過科學檢測,發現艾草具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鎂、鉀、鈣等。其實,艾草也運用在日常生活,尤其端午節一到,民眾喜歡在家門口掛起艾草,以避邪驅蟲。這幾年,傳統蚊香因為內含化學物質,有害身體,因此業者開始研發艾草蚊香。

日出東方,許多人總會到公園運動練功,有的操練太極拳,有的跳起有氧舞蹈,有的則步行走路,目的就是讓身體內部的氣血能夠宣暢。中醫養生強調,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但要是天寒地凍,刮風下雨,則不適合戶外運動。

面對天有不測風雨,當然要有變通之道。比如說,煮煮黃芪當歸枸杞湯,以補充陽氣,但有人未必領受中藥的味道。此時,拿起艾條灸一灸穴道,短短十幾分鐘,立馬氣血暢通。

只要問起日本人「艾灸」一事,他們會馬上回答:「從小學老師就教我們拿艾棒灸穴道。」但如果問起臺灣小學生,他們一定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日本人習於艾灸,對艾草與灸條有所理解的歷史傳統,因此,破除膽怯之心,大膽使用。

提到針灸,現代人往往混同為一。事實上,「針」與「灸」各有不同的道具,針刺需要細針,而艾灸則需要陳年艾絨製成的艾條,孟子提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便是明證。然而,針刺和艾治也有相似之處,因為兩者都要掌握穴道的位置。

面對針刺,非但讓人避而遠之,而學起來,更有門檻,至於艾灸則一般人比較能接受。晉隋醫家陳延之在《小品方》指出,「夫針須師乃行,其灸凡人皆可施。」換言之,前者需要拜師學藝,而後者只要拿起艾條,灸灸穴道,即運用自如。

三陰交穴是脾、 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其中,脾促進消化、生「氣」,肝藏血,腎藏精。常常艾灸三陰交可以保養肝脾腎,也可以保養子宮和卵巢。

如果不了解穴道位置,可以買一本穴道圖文指南來參考,但要快速掌握,則利用手機,請谷歌大神來幫忙,有圖也有說明。

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真言宗弘法大師空海,一度擔任遣唐使,前往中國深造兩年,學得天文、地質學、書道、以及中醫。空海慧眼識艾灸,一回到東瀛,即大力推廣,此後所謂「弘法灸」乃日漸普及。

江戶時代,艾灸更延伸到民間,三代將軍德川家光下令要農民於春秋兩季以艾棒保養身體。不久,江戶小學生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行艾治。

1796年,江戶幕府舉辦祭典,邀請94歲人瑞萬平擔任特別來賓,大家免不了會討教長壽之道,他笑吟吟回答,每月初一到初八以艾棒灸足三里穴。此外,俳句詩人芭蕉曾到處旅遊,晚上一回到客棧後,總會取出艾棒,灸灸「足三里穴」。

為何「足三里穴」受到江戶人如此青睞?古人命名穴道,頗有學問,此穴不但能強化腳力,讓人多走三里路,又能促進胃腸蠕動,因此後天的營養便容易吸收,中醫的說法,即脾胃功能正常,脾乃生「血」,胃乃生「氣」,氣血一旦暢行全身,自然疾病不侵。

中國古代一則妙聞,提到一位強盜非但能夠飛簷走壁,而且官府花費十幾年依然無法讓他就範。後來他終於遭到逮捕,捕快問起他為何功力如此高強,答案是每天以艾條灸灸足三里穴。

進入千禧年,日本各地更積極推廣艾灸。例如「樂樂針灸指壓治療院」院長佐藤宏子在《自家艾灸》指出,他父親活到99歲才往生,關鍵是得力於艾灸,尤其每天灸灸「足三里」、「太溪穴」、「三陰交」等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