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英文】接軌世界,看世界新聞順便學點英文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對於農業界而言,糧食安全成了最重要的議題。(攝影/張雅茹)

文/鍾慧元
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都在推銷農產品、解釋農產訊息之際,本版開【農業英文】專欄,提供世界農業情報之外,並透過閱讀更多農業訊息,看懂農業新聞關鍵字,理解各地農業文化,與正在實踐的農業活動。
往後,針對農業組織、農業市場等農業文化的轉變,關於參與世界農業活動所需要的英文關鍵字,將一一呈現於版面。

當今,媒體版面幾乎都給了「新冠肺炎」這個題目,除了疫情本身的報導,另一個占據愈來愈多版面的即是農業新聞,因為糧食是人類基本所需,糧食問題也是大流行中被討論最多的議題。

澳洲農業媒體《Grain Central》關於農業科技的報導。

Long after lockdown, COVID-19 will leave lasting legacies for Australian agriculture.封鎖許久之後,新冠肺炎將為澳洲農業留下長遠影響。

Long after 是片語,意思是很久之後,lasting此處是形容詞,指持續的、持久的,legacies是legacy(「遺產、遺物」)的複數型,指的是這次瘟疫留給澳洲農業的影響是持續的,而且不只一種。

新冠肺炎讓全世界的政府都跌了一跤。各國封鎖國境、暫停交流,地球彷彿按了暫停鍵。很難想像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面對瘟疫時還是驚慌失措,無法迅速阻斷疾病蔓延。臺灣的超前部署、料敵從嚴,固然守住了人民健康的防線,但在全球經濟活動備受打擊的此刻,卻不可能自外於蕩漾餘波。世界各國的交流雖然暫停了,但各國都在鴨子划水,迅速研發疫苗、藥物與檢驗法。各行各業也紛紛求新求變求生,勢必為人類文明帶來下一波的革命。負責生產糧食的農業,是人類所有活動的基礎,關注國內農業發展的同時,也必須留心世界各國政策的調整與最新的發展。

澳洲獨立農業媒體《Grain Central》點出了這次疫情大流行對澳洲農業的三個深遠影響。但這三大重點影響的遠不只是澳洲,其實所有人都該思考一下。

新聞重點

1.COVID-19 catalyst for accelerated ag technology uptake

新冠肺炎促進了農業科技的加速運用

2.Pandemic provides food security wake up call

大流行是食物安全的一記警鐘

3.Attention turns to domestic manufacturing opportunities

注意力轉向國內生產機會

ag technology uptake,你將會經常看到這個用法

  1. COVID-19 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譯為新冠肺炎。但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呢?在確定這次疾病的罪魁禍首是一種新型態的冠狀病毒(Corona Virus)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在2月11日將這種新興疾病命名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取每個詞的起始字母,加上爆發的年份2019,就是COVID-19了。

Catalyst 是名詞,意思是催化劑,有促進、激發、激起的意思。

Ag是agriculture(農業)的簡稱,uptake則是運用、使用的意思。

確實,科技的運用原本就是各行各業的趨勢,疫情爆發更加速了這個過程。因應社交距離,許多公司改採居家上班、遠距開會,就連澳洲的農牧業也一樣。現在他們會使用拍賣公司的線上拍賣平台直接參與家畜競標,無需親自到場。許多公司也發現,運用科技可大幅降低舟車勞頓的住宿與交通成本,所以即使在疫情結束之後,遠距工作模式也可能會成為常態,讓大家保有效率更好、也更彈性的工作安排。

面對面的會議不一定會完全消失,但會變得非常珍貴。

此外,各國航班大幅縮減,澳洲穀物產業大聲疾呼政府應以電子憑證取代沒有效率的穀物外銷紙本證明,此點獲得澳洲聯邦政府大力支持,許多人也都希望這樣有效率的作法可在肺炎危機解除後繼續維持下去。

Domestic manufacturing opportunities,回歸本土的機會來了

  1. Pandemic 是大流行,在定義上來說,指的是一種疾病已經擴散到幾乎所有地區,或是幾乎所有族群(可能是人類、動物或植物)都有成員染病的狀態。

provides 是提供,wake up call字面上的意義是「叫人起床的鈴聲」,如旅館早上叫住客起床的電話鈴聲,引申為「警鐘」之意。

全球貿易盛行的今天,沒有一個國家吃的食物是百分之百國內生產。臺灣的農業界早就開始大聲疾呼提高糧食自給率,此時看來確實是真知灼見。

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與社會和諧的關鍵因素,澳洲爆發恐慌性購買,貨架上的衛生紙、義大利麵和紅肉,甚至連藥房中的維他命都被搶購一空,澳洲人才深深感到過去不問來源、只求平價是危險的想法,因為這暴露出澳洲是一個缺乏本土產業,太過依賴進口商品的島國,一旦面臨鎖國狀態,便需要同時面對多重危機。

但這也正是重新檢視政策與想法的好時機,澳洲的農業領袖呼籲削減不必要的供應鏈開銷、加強農業部門和食品安全。當地紅肉產業也開始注重供應鏈溯源、品質保證計畫的合併與數位化;同時,為因應遠距工作模式造成的網路需求增加,政府與供應商也將著手進行區域電信和基礎設施的改良。

  1. domestic是國內、家庭的,manufacturing opportunities是製造(業)的機會。

不只是糧食,許多國家都因為本國的人力與能源成本較高,連肥料跟農藥的供應都仰賴製造大國中國,像是臺灣農民年初就開始擔心肥料會斷貨。澳洲顯然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過度仰賴進口的結果,使得澳洲本土的農藥與肥料製造商失去了自行調配的能力,而且國內的製造商也在過去幾十年間大幅消失。

此外,即使澳洲的法律要求國內至少要有90天的儲備燃料,但歌舞昇平的幾十年讓大眾都鬆懈了,目前的安全儲備只有30天不到,萬一碰上重大的供應事故,整個國家的製造產業將在一個月內停擺。因此澳洲政府也趁這次油價下跌開始補足儲備燃料。同時,該如何把失去的製造業找回來,也會是政府往後關注的方向。

危機就是轉機,我們守住了醫療防線,可以把更多能量注入需要研發與更新的領域。世界應該是回不去以前的模樣了,如何趁著這個時候突破固有思想模式,重新布局國內產業,就有待清楚的頭腦一起投入了。


【新聞來源】

https://www.graincentral.com/news/long-after-lockdown-covid-19-will-leave-lasting-legacies-for-australian-agriculture/

【媒體簡介】

《Grain Central》(譯:澳穀中央新聞):是獨立的澳洲每日新聞及市場資訊網路媒體,關注澳洲穀物及其他農作物產業。負責人為資深農業記者Jon Condon及James Nason。堅持品質,認為所有農業相關人士都有知悉重要新聞的權利,堅持免費提供優質新聞內容。

農傳媒專欄作者/鍾慧元
自由譯者、國家地理雜誌資深特約編輯,輔仁大學中文系、愛丁堡大學東亞學系碩士。大地無條件支持所有生命,而農業實為一切的基礎。希望能認識這塊土地上更多故事,也分享其他國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