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農知識+】即將步上烏魚、白鯧後塵?你不知道的白帶魚二三事

白帶魚也有本土和國外之分?自國外進口的白帶魚,無論是口感或鮮度,皆明顯與臺灣捕獲的有差 。

內容提供/無毒農 文/Mason

臺灣本土的白帶魚分布在東北部及西部海域為主,為臺灣人從小到大的家常魚,主要棲息於沙泥底質的海域,屬於暖水性的近海洄游魚,春夏之際會成群北上到東海,是最容易釣獲或捕獲的季節,常見的白帶魚來源除了本島、還有越南、印尼、非洲等進口白帶魚,都是白帶魚本土跟國外有什麼差別呢?

白帶魚 我們小時候便當裡的共同回憶

白帶魚平時以蛇行高速行動,臺灣紀錄保持最長白帶魚位居小琉球,重量高達9公斤,體長甚至可達到200公分,佈滿尖牙的大口是牠重要的特徵,最特別的是,白帶魚休息的姿勢十分特殊,常保持直立且頭上尾下,成群白帶魚一起休息時,畫面如此壯觀。

白帶魚休息時的姿勢。(照片來源/Schmidt Ocean Institute

吃魚前,要先知道三件事

白帶魚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沿海捕撈重要的經濟魚種之一,魚肉細嫩深受國人喜愛,往年捕撈後大多是以臺灣內銷為主,近幾年開始,中國需求量大增,大多漁民多改以外銷為主,導致國內白帶魚數量銳減,價格節節攀升。

本土國外大不同

在臺灣,常見的白帶魚來源除了本島以外、還有越南、印尼、非洲等進口白帶魚,許多朋友常常問宅魚說本土白帶魚跟國外白帶魚有什麼差別呢?國外進口的白帶魚都是冷凍漁船進口,進到臺灣之後,需先泡水解凍,才能除去內臟並分切,再二次回凍保存,因此市面上進口的白帶魚,營養和鮮度都會大大扣分 。

臺灣本地新鮮的白帶魚通常都是漁船晚上出海捕獲後,第一時間清晨送往加工廠,處理並分切,才能冷凍保存,不重複解凍,維持現撈的鮮度跟營養,完全保鮮把鮮甜鎖在食材當中,這就是臺灣白帶魚優於國外進口最大原因。

捕撈方式影響環境大不同

隨著捕獲量及產地的不同,捕獲白帶魚有分很多方法,因為白帶魚性格兇猛又有尖銳的牙齒,許多漁船為求方便量大,通常都會使用拖網的方式。

拖網捕撈

主要是待漁船航行至捕獲地點,會放下囊形的網子,漁船會開始拖行,拖行過程不管是不是白帶魚都將一網打盡。此方式捕獲的白帶魚會跟其他魚種且網子相互摩擦,造成表皮破損,且每次捕獲的量都非常大,保鮮冷凍過程較粗糙,種種因素造成鮮度口感都會稍嫌不佳。另外此種方式對於海洋資源傷害相對其他漁法大很多。

另一種方式就是手釣,目前較少見,大部分都在台灣東北海域,釣獲白帶魚,對於討海人來說,這是一場「體力」、「耐力」與「勇氣」的決鬥,主要是漁夫憑藉自身經驗,以手來感覺魚是否上鉤,白帶魚牙齒鋒利,一不小心被咬到就會血流不止,上鉤後處理就相對麻煩。

拖網捕撈對於海洋資源影響甚深。

海釣捕撈

有限度的向海洋索取資源,是古法傳統的釣魚法,也是目前公認對海洋生態衝擊最低,且漁撈目標性最高的漁法,釣到的白帶魚表面光澤明亮,保存完整無破損。

過度捕撈難永續

根據聯合國統計,中國每年捕撈白帶魚數量超過一百萬噸,仍遠不足供應需求,大量從其他國家進口白帶魚,臺灣也搭上外銷中國的熱潮,外銷數量驚人成長,使得許多漁民大肆捕撈,導致現今白帶魚供不應求,還來不及長大就被捕撈上岸,捕撈體型一年比一年還小,近幾年海洋生態也不斷發出警訊,為避免步上烏魚、白鯧等過度捕撈的後塵,應在白帶魚的生殖週期做禁捕,維護永續海洋資源發展。

因應市場需求再加上保育觀念的缺乏,如今白帶魚供不應求,還來不及長大就被捕撈上岸,捕撈體型一年比一年還小。

【同場加映】白帶魚驚見滿滿線蟲?

料理完的白帶魚煎得金黃油亮,一看到就讓人食指大動,但在咬下前,赫然發現白帶魚肚子裡有滿滿蜷曲蠕動的小蟲,其實它的全名叫作「海獸胃線蟲」。日前許多新聞也爆出,有民眾吃白帶魚,吃進線蟲導致食物中毒、腹瀉等相關報導,這種寄生蟲大多會在白帶魚、鮭魚、鯖魚身上發現。

一般來說,線蟲煮熟後就沒有毒性,吃下肚對人體並沒有傷害,只是大家看到時難免會覺得噁心。其實主要會有那麼多線蟲的原因,是有些業者白帶魚內臟部分沒有清乾淨、冷凍保溫過程沒有處理好。

處理白帶魚其實很簡單,去頭、去尾、剖腹、徹底清理內臟,就能清潔溜溜進冰庫,保溫冷凍也是關鍵,需放置-30℃以下低溫冷凍可以降低寄生蟲感染的風險。

本文轉載自無毒農,原文標題〈你不知道白帶魚正面臨的生態危機〉,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