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畜牧業】鵝隻熱緊迫有解方?改善飼育環境 鵝舍頂棚隔熱為關鍵之一

想要避免鵝隻發生熱緊迫狀況,可從飼育管理、環境條件及營養方式來調整。(圖片提供/pixabay)

內容提供/《畜產報導》  文/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彰化種畜繁殖場  林旻蓉、蕭智彰

臺灣養鵝主要提供肉用,從早期家庭副業經營,以新鮮菜葉、田草及農產副產物(如米糠、甘薯等)餵飼為主,到目前已轉變為專業化經營,其飼料給飼亦改採用完全混合飼糧,來配合自動餵飼設備方式。根據107年農業年報資料,肉鵝屠宰量約276萬隻,產值達15億元以上。商業生產的鵝品種主要以白羅曼鵝為主,產地集中在雲林、嘉義、臺南、屏東、彰化等地,而華鵝僅少部分飼養於桃園、新竹等地。

鵝屬水禽,喜在水中生活,且可耐較惡劣飼養環境。然而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以臺灣為例,在過去100年,臺灣平均溫度上升幅度達1.4℃,比全球高出2倍,導致氣溫升高,雨量的分布也趨於兩極化,大豪雨明顯增多,而小雨的日數則大幅減少,為確保鵝隻健康,因應氣候變遷調整鵝隻飼養模式有其必要性。

優良雛鵝來源及飼養管理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雛鵝來自優良種禽場,即有利於後續飼養管理的鵝隻健康狀況照顧。另在育雛舍的建築結構上,更要注意防寒隔熱、通風良好,並能防止貓、狗及老鼠的侵擾,地面最好能鋪設水泥,並將雛鵝以高床飼養,其優點為衛生良好、清洗方便。雛鵝若飼養密度太高、飼料成分不當、飲水和飼槽空間不夠,則易引起熱緊迫而產生啄毛和打鬥。此外在飼養管理上,可提高飼料中之粗纖維含量至8~12%(如提供牧草)以改善咬毛狀況。鵝隻移入或移出鵝舍,也應採統進、統出的方式,較易預防與監控其健康情形,減少疾病發生。

需注意氣候溫度變化

氣候炎熱導致鵝隻在白天的食慾變差,若可於夜間供應飼料,並增設照明設備,若環境溫度涼爽,即可增加鵝隻的採食量,從而促進成長。另氣候寒冷時,4~8週齡育成鵝容易感染傳染性漿膜炎,需特別注意預防。

傳統露天飼養的鵝隻大部份時間都在舍外,如遇到炎熱或豪雨時,則需到舍內休息,故遮雨棚的屋頂材料,需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另一方面,舍內地面如採用水泥鋪設,則較易清洗,舍外為運動場及水池,其面積至少為舍內面積的兩倍或更大;運動場以砂礫或細石為佳,易於排水及清除。若利用高床飼養鵝隻時,床板選用以不傷害鵝隻腳部為原則;而利用條狀地面飼養鵝隻,則較水泥地面飼養者有較佳之生長表現;使用水簾鵝舍飼養肉鵝,則可改善9~11週齡鵝隻的飼料採食量、飼料效率及提高日增重。

改善飼糧的營養方式

飼糧中添加150或300 ppm的維生素C,可預防家禽熱緊迫。如以每公斤飼糧或每公升飲水中添加150 mg維生素C,亦可降低脛骨發育不全症的發生率。建議因應氣候變遷,提供鵝隻適量維生素C,藉以降低其血液pH值、同時提高血清中球蛋白比例和濃度,如此可具有減輕熱緊迫與提高免疫力的效果,還能改善鵝隻飼料效率。

本文摘錄自中央畜產會出版2019年12月號《畜產報導》,原文標題為〈避免鵝隻熱緊迫 夜間餵飼、頂棚隔熱、添加維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