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物語】藏著說不盡的花東故事──萬物糧倉

文/于國華(萬物糧倉專案總顧問)、陳甫彥(萬物糧倉專案主持人)

民以食為天,追求溫飽是生物的本能。臺灣東部縱谷物產豐饒,滿足人食的需求。但是在這裡,食不是人的專利, 動物也要食物,因此植物不只供應人的所需。農夫張國義說,結實的地瓜引來山豬,「山豬吃剩,才是我的」; 農夫蕭淵水說,咖啡樹結果轉紅引來松鼠,「松鼠吃不完的,就是我的」。在這片土地,展現了自然共生的循環, 這裡不是「人的糧倉」,而是「萬物糧倉」。

花東縱谷的創新實踐:萬物糧倉

2017 年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與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合作推展「萬物糧倉」 專案,在花東縱谷確立自然與人文價值,建立從保育到永續的態度,思考未來以人與自然為本的發展實踐策略,希望伸張在地美學,一起宣傳農村的美好,建構未來的共好。

近年來,臺灣舉辦大型藝術活動,一方面出於人民需要,調劑平淡的生活,所謂「一張一弛、 文武之道」;另一方面政治人物或政府有其需要,做為實踐政策或政績的宣揚,但也因此被輿論批評, 這些活動像煙火稍縱即逝,無法累積永續發展的潛能。

萬物糧倉希冀打造農村與自然共生,推動永續發展為原則,強調發展產業時,更要站在環境優 先的基礎上創造未來。而慶典活動則是落實人文發展與經濟建設的執行策略,重申地方慶典與農村 日常的關係,不以消耗資源的大型活動為目標,以「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的概念,將地方日常做為節慶內容的策劃與呈現,引導旅客自由在縱谷間體驗。藉由創新技術,讓農業與藝術、 文化、社區、科技等彼此會串,彷彿夜空中閃耀的星座圖象,串起大大小小的亮點,為鄉村賦予新的想像。

從里山倡議到縱谷主義

2010 年,日本推動「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為臺灣帶來極大的影響,依循《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的精神,談論人和土地自然的共生、 對土地的關懷、對人的行為擁有反省能力的地方。要實踐這個國際行動必須本土化、在地化,我們 需要凝聚共識、確定價值,讓里山精神落地,也需要擬訂自己的行動方案,其信念的基礎稱為「縱谷主義」。

縱谷主義有「三生」主義:生態、生產、生活。「縱谷」不僅是地形或是區域,也是重要的價值標記,彰顯天、地、山、水、人的共創與共生。人類不曾擁有縱谷,只是棲居;人類不應該為了 個人財富開發縱谷,破壞這裡共有的生態和自然。大自然不馴,難免帶來災難,所以要在共生的前 提下,師法自然之道,做到山、水的保護與保育。縱谷主義尊重在地智慧,讓生活者在此安居,經營人與自然的和平對話與休養生息。從一種認知、一種價值信仰,到一種力量,縱谷主義需要行動, 需要更多人參與。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