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 好好煮一碗飯

文/吳秋瓊 攝影/陳家偉

    阿仙從小愛吃飯,喜歡米飯咀嚼起來甜甜的味道。大學時期,他開始對「米」產生高度興趣,也想著,如果日本人的米飯可以煮得這麼好吃,那臺灣米能不能?於是,他就開始自己煮煮看,這也慢慢煮出興趣和品味來。

    據他自己的形容──「家裡就擺了個桌子」,一般人稱為「私廚」,除了邀請親戚朋友來「吃飯」,朋友居然把推廣臺灣物產的品牌「土生土長」創辦人顧瑋也找來了,他們想,既然「土生土長」也賣米,那麼開家食堂把米煮出來給客人嘗嘗,似乎也合情合理,這才有了後來「泔米食堂」的構想。

    阿仙說,研究米,純粹是一個人對食物的追求,從「好吃」的動機出發,研究臺灣本土種植的各種稻米,他才發現,臺灣米不僅好吃,而且口感還非常多元,問他最喜歡哪一種米?阿仙認為,除非是開餐廳,必須擁有穩定品質的貨源,才會鍾情於一種米,個人要吃的,各種米都可以嘗試。

    米飯要好吃,關鍵是不能再次加熱,但通常「帶便當」難免碰上加熱的需求,他建議,為了避免再次加熱、讓米飯過度老化,最好選擇新米。因為新米含水量高,煮出來的飯,口感軟而Q,再次加熱後,風味也不至於太差。如果使用的是舊米,煮的時候可以多加一些水,也同樣可以讓米飯保有較高的水分;至於已經變硬的米飯,加熱前可先噴灑一些水,原理和麵包回烤一樣,讓水分增加米飯的濕潤度。

    而買米的通路很多,究竟怎麼選,才能買到新鮮好吃的米?阿仙建議,第一是找可以信賴的米行,例如「土生土長」、「四行倉庫」這類的品牌店,或是有信譽的大型超市、各地農會出品等,想要吃到好吃的飯,先找到好吃的米,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