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消失的卻找回更多 – 香蕉絲藝師 嚴玉英

文/小海 圖片提供/陳佩芸

噶瑪蘭,原意為「平原上的人」,但此刻族人嚴玉英卻是面對著海洋,坐在山腳下的工坊裡。她與潘烏吉兩人一個 將香蕉絲片分線,另一個則用平結銜接頭尾。嘴裡聊著生活瑣事,偶爾有路過臺 11 線的旅客循線走進參觀,老人 家們點頭微笑卻手不停頓。這看似尋常風景的工坊片刻,卻蘊含著噶瑪蘭族百年來對抗顛簸流轉、決心傳承的心情。

歷史洪流中站穩的瑰寶 

「香蕉絲拿來織布的只有我們,一定要把它保留下來。」嚴玉英今年 80 歲,學習香蕉絲工藝邁向第 12 年。「小時候有看到老人家在編織,我很想學, 但媽媽說學這個幹嘛,以後發達了沒有人用這種,做這個很累。」就像許多部 落面臨的文化衝擊,臺 11 線公路開通後,現代化物質進入,導致部落生活大 幅改變,而製作香蕉絲的技術也就逐漸被人淡忘。「最初跟著烏吉阿嬤學,那 時候坐在地上織,手腳身體都要非常有力氣。」潘烏吉是部落裡少數還記得香 蕉絲製作片段的耆老,現在即使年齡將近 90 歲,還是天天到工坊報到。

新社香蕉絲工坊成立於 2005 年,緊跟在正名行動之後。雖然當時噶瑪蘭 族已經正名成功,但長久以來族人因為與其他族群混居各地,對於自身文化仍 相對陌生。藉由工坊成立,部落圍繞著這獨一無二的文化基因:香蕉絲工藝, 集結了像潘烏吉這樣的藝師耆老們,也召喚出像嚴玉英等對自身文化充滿熱情 的族人,從此更能夠向在外的族人呼喊:這裡有塊熠熠發光的文化瑰寶,在等 待你回來。

用身體實踐古老的記憶

「我在立德出生,這邊往南一點的噶瑪蘭部落;後來嫁到豐濱,28 歲時 搬到新社。」嚴玉英的一生就在海岸山脈與太平洋間的小部落移動。「以前爸 爸會在家附近種香蕉,也有種苧麻,都可以用。我們用很多材料,樹皮也有。」 收集大自然的贈禮,摸索植物的特質來交互使用。因為香蕉絲作為織材觸感較 粗糙,過去族人是把香蕉絲布拿來作為遮陽遮雨的蓑衣,或是拼縫起來在晒榖 時鋪在稻穀上避免灰塵。「我做好的第一片,是跟我大女兒一起。我們把兩片 縫起來,就變成雨衣。織得很醜,只有掛在牆上做紀念。」嚴玉英的大女兒、 二女兒也都有學習香蕉絲手藝,在工坊的聚集下,不僅尋回製作細節,也讓更 多族人接觸自身文化,甚至時常腦力激盪,為傳統工藝尋找現代出路。

「香蕉絲整理成線材非常耗時耗力,也不太適合穿在身上。因此我們有做 成手機套、書籤等。或是縫在背帶、包包上,讓它的美麗織紋能夠被呈現。」 工坊經理潘靜英解釋著。「香蕉絲纖維易斷,像完成這一頂帽子,至少就要用 掉 20、30 棵香蕉樹。」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