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詩──神明與信徒的對話

文/林書帆、李怡君 攝影/廖俊彥

籤詩起源於漢代預言吉凶的一種學問,自唐代末年以降,逐漸發展為廟宇將詩句刻寫在籤條上,讓信徒禱告後抽取的型態。今天臺灣廟宇使用的籤詩文本各地略有不同,據王儷容的《解籤》一書所述,籤詩依據用途可分為運籤、年籤與四季籤、藥籤。

其中年籤與年節關聯最強,大多是在歲末年初,由廟裡的住持、主委擲筊後抽出,抽籤結果代表整個村莊未來一年的運勢。運籤則是一般人最常求的籤,雖沒有過年才能求的限制,但在心情上準備重新出發的時間點,難免希望能有一些指引,也因此求籤成了過年最熱門的活動之一。

坐在解籤處的長板凳上,身後不時傳來籤筒被大力搖動的隆隆聲響,然後是一陣擲筊聲,在偌大的殿堂裡迴盪著,彷彿那一心一意要找到解答的渴望,都會上達天聽。

人生在世,不論婚姻、家庭、事業、兒女、父母、身體、還有生死大事,都充滿了疑惑,都令人不知所措。只是神給不給問,又是另一個問題了。「神意之深遠,非善會者不能測。」這是籤詩裡的一句,「非有福者不能得」福安宮解籤員陳正道說。

延續356年的守護

屏東縣車城鄉福安宮,是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廟,設立於西元1662年(明朝永曆16年),主祀福德正神,在過去移墾時期與農業時代,「庄頭庄尾土地公」是很普遍的畫面;只是如福安宮這般香火鼎盛三個世紀,卻是臺灣少有。乾隆皇帝曾頒聖旨,賜予福安宮土地公龍袍與皇冠,所以福安宮的土地公與其他地方大不相同,是身穿龍袍、頭戴皇冠的造型。車城地區靠海維生的居民也不少,同樣崇敬媽祖,然而土地公信仰的興盛,也說明了早期以農耕為主的社會型態,以及地方居民對於土地公的依恃。

每年農曆過年期間,從初一到初五,福安宮會準備平安福茶與紀念幣,分享給廟裡的遊客。近十年來,也以「拜頭香」的方式,當子時廟門開的時候,集所有朝拜者的香,一起插在香爐中,象徵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喜悅。不搶不擠,只是共同迎向新的開始,一切平和而愉悅。

學聽話也學說話

「這邊一年四季都有人來求籤。」陳正道說:「例如農忙時,就會有農民來問,來年是不是好年冬。年底的時候,會比較多人來問未來一年的運勢。過年的時候,白天求籤的人反而比較少,因為廟裡滿滿都是遊客,想好好求籤,是不容易的事。但是晚上求籤的人就多了,我們常常講到聲音都啞了!」除了附近居民之外,其實遠從臺灣各地前來的求籤者不在少數,而且不乏中北部的企業主。「套句現在常用的話,我們解籤員也會有固定的粉絲。」陳正道說:「有些人習慣找固定的解籤員解籤,因為說話的方式、語氣、解答的分寸等等,都會因解籤員而異,所以民眾會找比較投緣的解籤員。」

福安宮的解籤員採取學徒制,一開始入門,必須跟隨兩位資深解籤員學習如何切入籤詩,自己也必須不斷充實內涵與知識,同一首籤詩,如果問的問題不同,解法也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要靜下心來不能急,要聽清楚問題,才能選擇適當的角度來解籤,才不會傷人傷己。」陳正道在福安宮擔任了九年多的解籤員,他在解籤的工作中看到人生百態,還有人們展現的各種問題,體會到人生要有本分,不能什麼都想求助於神明,甚至把問題都丟給神明,而忘了聽天命之前,要先盡人事。他說:「拜拜應該要越拜越理性,不是越拜越迷信。」就如一首籤詩中所說:「勸君不須勤致禱,徒勞生事苦咨歎!」

臺灣人與神明的關係密切,許多人習慣仰仗神明指點迷津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