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巨木還不可見的任務:台電高山保線員──楊文彬

文/小海 攝影/林靜怡

在地圖中,你找不到這條橫跨中央山脈的虛線, 除非以鳥的視野從空中俯視,便可以清晰看見這一條串起 196 座高壓電塔的輸電網絡。雖然直線距離僅有短短的 72 公里,在城市中驅車一小時就能輕易通過。然而,對於穿梭在這條線上工作的人們來說,抵達任務彼端的時間最短是以「天」計。他們渺小的身體在年輕島嶼的脊椎上匍匐前進,不只要面對高繞稜線、下切河谷的懸殊地形,更必須承受冬季雪害、夏日颱風的意外侵擾。

這一條不存在地圖上的虛線,將島嶼兩側截然不同的區域命運緊緊相繫。它是新東西輸電線,西起南投明潭水力發電廠、東至鳳林超高壓變電站,擔負著將西部電力穩定送往東部的重責大任。這短短 72 公里的高度落差, 從海拔 400 公尺到 2,925 公尺,為了維持這條線路的通暢,有一群人默默守護著它,他們就是俗稱「保線牛」的高山保線員。

跨越中央山脈的輸電命脈 

「保線牛」這個暱稱的來源,是描述高山保線員每回出勤維修,必須背負數十公斤的沈重器材,在山野間徒步走上數十公里的辛苦狀態。當人們讚嘆臺灣山岳的奇險,保線員面對的卻是崎嶇險峻的山路,唯有勤奮且沈穩的節奏,才得以克服這些吃力的山林任務。

在所有電力基礎建設中,新舊東西輸電線一直被視為鬼斧神工的奇蹟建設。因為它跨越溪谷、途經山林、依偎稜線。南投萬大發電廠到花蓮銅門發電所間的舊線,過去較廣為人知,全長 46 公里的線路沿著知名登山路徑「能 高越嶺古道」,使用時間長達一甲子。然而在 1998 年,因為考量產業東移需求以及整體能源規劃,台電架設新東西輸電線,讓舊線逐漸邁入歷史。雖然新線路的架設隨著時代進步在設備上有大幅長進,但若是談到維持線路運作的保線工作,受限於山林複雜現況及對工作的細緻要求,仍得依賴保線員們親入山林、人工施作,毫無取巧便捷之路。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