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菜子,度量時代

文/李怡欣 插畫/徐小碧

小小的種子,是狩獵採集邁入農業時代、食物供應穩定的根源。農人播下種子悉心照顧,盼能豐收讓全家溫飽。「食物來源」是種子最簡單直接的應用,而經濟、科技日新月異,也讓種子衍生出豐富的時代意義。

早期農人要自行留種,才能年年有種子可用;在分工、交易成為主要的經濟行為後,農友轉而向種子行購買種子,種子成為可以量產買賣的「資產」。然而偏重商業利益卻使地方品種消失,使得近年興起一波保種風潮,視種子為「寶藏」,珍藏其深厚的風土記憶。

從食物、資產,再成為維護多樣性的寶藏,種子隨著時代演進而有不同的角色,不變的是依舊與人密不可分。

食物

經過辛勤的農事,種子總算長成青翠的蔬菜。農人在收割之餘會保留部分植株,照養它們繼續生長到開花結果,再採集果莢中的種子,留待下次播種。我們在特定的地區部落才吃得到的在地蔬食,正是經由代代農人留種而能傳承至今。種子除了是糧食穩定生產的關鍵,也保留了在地的飲食記憶。

資產

自行留種耗時費力,在專業分工的趨勢下,種子產業應運而生,大量販售品質整齊的種子。為了確保商業價值,種子產業主要生產雜交第一代(F1)種子,如果農民留種自種,品質會參差不齊,所以每次種植都必須重新購買。種子不僅可以供應國內所需,更能育種改良成適應不同氣候條件的品種外銷至國際,成為種子產業的珍貴資產,具有極大的商業潛力。

寶藏

當極端氣候、基改風險、糧食危機益發頻繁,保種行動刻不容緩。種子被認為是扭轉危機的「寶藏」,若未來遭逢重大天災,唯有保有糧食的基礎,才可能讓地球上的生物有存活延續的機會。保種時代來臨,各國紛紛成立正式組織,像是臺灣的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及作物種原中心; 民間也發起「藏種於農」的活動,力推保種成為全民運動,共同打造末世的「諾亞方舟」。

未來

跨領域的合作,開創種子未來的可能性。博物館以種子策劃展覽,留存各式種子,也讓更多人認識種子的豐富知識; 也有許多科學家以智慧科技改造種子,研發可以抵禦極端氣候或是植物病害的種子。甚至有國家推出「太空種子計畫」,將種子送上太空接受高能輻射,再返回陸地試種。雖然尚無法確定這些發明將會帶來什麼影響,但它們仍有機會成為全球性問題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