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管理轉型怎麼轉?「科技務農」跟緊下一波農業革命—農業須與時俱進,善用數位軟硬體型塑產業新樣貌

文/林慧貞、林書帆 攝影/林書帆

農作物對農民來說就像自己的孩子,巡田是每天例行公事,但是當你有100多公頃甚至上千公頃的田,要怎麼知道哪些孩子已經喝過水、吃過肥了呢?不是只有大農才應思考如何管理,即使只有幾分地的精緻農業,也有可能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不同型態的農業如何善用各項軟、硬體來提升經營效率,將是農場管理轉型的關鍵。

臺灣本土雜糧品牌「臺灣×好糧」創立者蘇建鈞,在臺南市種植水稻、大豆、玉米,種植面積廣達100多公頃,分布在善化區、官田區、新市區等地,忙碌的收割季節一到,工作超過12小時是家常便飯。某次當他忙著收割時,附近鄰居問:「你們那塊田不收喔?」他疑惑回答:「唅?哪一塊?」這才發現,原來有塊田一直被遺忘。幸好水稻成熟晚幾天收割沒問題,若是大豆過熟就會自動裂莢,直接回歸大地。

App輔助管理,資訊化建立共同管理語言

蘇建鈞管理400多塊田區,摩托車騎一天都巡不完,而且作物每半年輪替一次,不可能一一插牌,有時候連自己都忘記哪塊田是自己的。不過那都是陳年往事了,現在他不用再土法煉鋼記錄每塊田區的位置。只見他拿出手機,打開App登入帳號,田區地圖自動展開,一塊塊田被黃色、白色、綠色線條框住,上頭寫著「大」、「稻」、「牛」。

這是蘇建鈞的田區資料,稻代表稻田,大代表大豆,但牛是代表養牛嗎?「不是啦,是指青割玉米,給牛吃的。」他解釋,這個系統匯入田區地號後,系統就會自動將田區框起來,只要輸入自己看得懂的名詞,就能輕鬆知道哪塊田區種什麼、分布範圍,還能算出田與田之間的最短距離,方便工作排程。

這個資訊系統名稱叫「農務e把抓」,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5年建置的智慧務農系統,但其實此系統前身是由蘇建鈞與科技公司共同開發。

蘇建鈞話說從頭,2009年他頂著國立中山大學材料光電系的高學歷光環返鄉務農,配合農業委員會「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努力說服周遭農民釋出田地讓他承租。剛回去時種植面積是10公頃,再過一年來到30公頃,後來漸漸擴大到50公頃,目前已經有100多公頃了。剛開始,他用腦袋就能記住哪塊田已經翻土、插秧,回去再慢慢打進Excel檔案,但是大約到了30公頃,「我就覺得很煩。」為了提升效率,他找來科技公司合作,開發農事紀錄資訊系統。

由於設計概念來自蘇建鈞第一線務農經驗,因此功能相當貼近田間實務,除了記錄何時播種、插秧、施肥等等,還結合手機攝影功能,讓農民填寫紀錄時,同步拍照上傳,即時登載。

「我耕作的田有5、600個地號,若有10項工作,就要記5、6千項,怎麼可能一個一個用紙筆記。」蘇建鈞說,大面積田區不可能再像以往一樣土法煉鋼,運用科技輔助後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將時間用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科技也讓蘇建鈞和職員找到共同語言。田間沒有門牌,同一塊田,每個人稱呼的方式不一樣,蘇建鈞常與公部門打交道,習慣記地號,但第一線職員會用地主名字描述,或是形容田旁邊有什麼建築物,他常得化身翻譯官,將他們說的語言翻譯成地號,才能登錄每塊田的生產紀錄。「我曾找別人來登錄,結果他完全看不懂我們第一線同仁在寫什麼。」透過科技輔助,可以明確指示職員今天要種哪塊田、從事的工作,彼此溝通更順暢。

善用數位小工具掌握進度,精緻管理省工也提升效率

除了使用App輔助作業,蘇建鈞另外為每個作物建立生長期程表,用的就是最基本Excel檔案。以水稻為例,橫軸是水稻生長期程,例如水稻插秧後0∼15天左右是成活期到分櫱期,大概65天後開始有幼穗;縱軸則是每塊田區水稻編號、插秧時間。對照縱軸和橫軸,就可知道水稻生長情形。例如90號水稻田,2月9日插秧,經過119天,已到了黃熟期。

透過這些資訊,就能對照各個田區生長階段,判斷可能受到的環境影響和因應措施。例如水稻成熟時遇下雨容易倒伏,若接著又出太陽會導致穗上發芽,因此倒伏的水稻田收割順序就得提前。透過表格管理,就能提前調度割稻機,預先排定作業時程。

別小看這些基本工具,懂得善用就能使務農事半功倍。蘇建鈞強力推薦Excel軟體,除了排定作物生長期程,平常也會拿來作物計算成本。他說,Excel軟體簡單明瞭,還能自動加減計算,對於務農精算成本幫助很大。

之所以有記錄生產的概念,來自於蘇建鈞早期提供毛豆種子的經驗。臺灣許多毛豆外銷到日本,國內毛豆農民購買種子時,被要求必須出示田間紀錄,何時播種、用了什麼藥等等,他曾生產毛豆種子,因此學到許多管理概念。

不過利用App、Excel軟體務農,對蘇建鈞來說都只是基礎工程。他打開YouTube頻道,播放清單一整排都是國外最新型農機具示範。點開了一部影片,畫面中1臺插秧機筆直駛過水稻田,秧苗整齊落下,插秧機座位上沒有駕駛。

蘇建鈞說,省工、減輕勞動負擔的農機具是未來趨勢,國外已有許多農機具結合全球定位系統(GPS),無人駕駛,臺灣水稻第一期作插秧是在冬天,寒風刺骨,若有了無人插秧機,農民只須將秧片放上機器,不必忍受寒風。

蘇建鈞常到國外考察新型農機具,發現其他國家都致力於精準計算成本、投放人力、資材,他說,早有廠商開發出無人施肥機,可以測定土壤導電度,行駛時就自動調整施肥量,最後還結合全球定位系統,彙整出農田圖資,告知土壤肥力分布狀態。「我希望未來有一天,臺灣也能做到這樣。」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