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極端乾旱及暴雨現象,讓臺灣農業受氣候影響甚鉅,雖然人們很難改變氣候變遷,但是能決策農場如何管理得更精準化、智慧化。農民常講「會種就好」,實為強調重視生產技術,種植高產量及高品質作物,今日農村面臨高齡化、人口外流、勞動力缺乏的情況,更應從「經營」角度,運用更多科技及資訊來輔助農場管理。
現今各國農業致力於跨領域整合,帶動產業轉型升級,臺灣農業想在此趨勢下保有競爭力,從生產、運輸、通路、行銷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產官學界合作投入創新技術研發。
農場管理轉型,關鍵在於「提升效率」
農場管理是什麼?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雷立芬說明,農場經營談及生產,例如肥料施用、作物栽培及作物生產管理等,就是農場管理。而農業經營則包含資金、成本、效益評估及考量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等,面向更為擴大。
為讓農民有效率地生產符合市場所需要的農產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提出《生產管理五要項》。近代農業經營基礎的奠基者阿布雷特 ̇特爾AlbrechtThaer)於《農業原理》ThePrinciplesofAgriculture)提出,農業經營可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機械的、技巧的、科學或合理的,這些概念與時俱進至今仍適用。楊開道編撰《農場管理學》中也強調,所謂合理化、科學化的精要義理,完全在於「效率」。
從人畜力、機械化、自動化到智慧化,農場管理提升勢在必行
從人類發展農業開始,就逐步馴化獸力、發明農具來提升生產效率,1950年代臺灣還有40萬頭耕牛,1955年耕耘機開始引進,由於主要代替耕牛,故俗稱「鐵牛」,開始了農業機械化時代。水稻是臺灣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程度也最深,從1969年開始建置育苗一貫化作業;直到1976年稻穀乾燥機出現,漸漸從整地到稻穀乾燥都朝向機械化發展,並搭配代耕服務業,建構水稻機械化生產體系,雜糧機械化也在這時期建立。
但是,目前臺灣農業僅有少數作物能做到全面機械化、自動化,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榮譽教授盧福明表示,這與作物栽培規模有關,臺灣市場小,如果沒有足夠利潤,廠商不會開發製造。如果農民有需求,應由政府研發推廣給農民。不過,也不是所有農戶都有機械化需求,如果面積很小,這時候成本較低的半機械化、半自動化機具,就能夠符合需求了。
隨著農業缺工、高齡化越來越嚴重,機械還是需要人力操作,因此政府從1991年開始推動農業自動化計畫。最亮眼的是設施農業的自動化系統,並逐步與各種監測、資訊系統及無人機結合,進展到智慧化階段。
智慧農業能夠更全方位輔助農民管理,例如,系統「農務e把抓」輔助記錄及作為農場管理成效的分析素材,氣象及土壤資訊也更好取得,嘉義大學校長艾群說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土壤資料庫系統,可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搭配氣候資料庫,這些數據是建立人工智慧AI)系統的重要基礎,農業試驗所以此建立「小農農場經營管理系統」提供農民使用。
培育農業人才,有效分配資源共享經濟
而無論是機械化、自動化甚至是智慧化,只懂得農業生產已然不足,因此在農業人才培育上,雷立芬認為農業經營可以成為農學院共同選修,並且包含管理學、人工智慧數據分析等,成為跨領域學程,學生可依需求選修未來所需的知識,以培育現代化的農業管理經營)人才。
而這些人才不只運用在農場管理上,盧福明表示,其實我們在農業機械領域,有許多優秀人才,中小型農機具也是外銷主力,政策上如果有個誘因,能夠輔導臺灣的大企業投入這塊,從引擎到機具製造,透過產官學合作模式開發,放眼國際是有前景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於2017年提出《智慧農業─農業機械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分析工作計畫報告書》,指出農機企業期望政府加強政策上的優惠,提供更多產官學合作管道及交流機制,以滿足對產業人才的需求,並提高研發、製造方面的人才素質。目前臺灣僅有宜蘭大學、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中興大學及臺灣大學設有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也期待增加暑期見習及產學合作機會,增加對產業界的熟悉度及降低學用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