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哈崙,紀錄片帶出臺灣林業史縮影

文/ 趙敏 圖片提供/ 道綺全球傳播有限公司

空拍機鳥瞰哈崙林木蓊鬱,很難想像曾有500多人在此餬口,工作站內外人聲鼎沸,今則回歸一片寧靜。紀錄片《無盡藏。哈崙時代》由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道綺全球傳播有限公司製作,去年參與美國最佳電影短片競賽,獲得紀錄短片優異特別獎,讓觀眾一窺伐木時期的辛酸血淚,到後來政策轉為造林、保育,從哈崙見證整個臺灣林業史的縮影。

對環境議題有感,史料蒐集齊全才進駐拍攝

道綺全球傳播有限公司導演顏妏如和張元昱以往就相當關心農業與環境議題,並參與公視節目「我們的島」專案,曾拍過花蓮重要的林場林田山及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當時還不知道哈崙這個地方。

「雖然是接政府的案子,但我們不想做得像幫政府單位宣傳,反而比較像是觀察者。」顏妏如說,花蓮有林田山、哈崙、嵐山三大林場,人員互相流通支援,為早期臺灣創下經濟奇蹟,然而,即使隸屬於哈崙工作站的池南轉運站已轉型成森林遊樂區,遊客增多,多數人仍不知道哈崙的存在。

最初接到花蓮林管處的委託,兩位導演都表示支持,但是過去關於哈崙的歷史相當破碎,因1989年哈崙工作站遭裁撤,人群也隨之散去,要拍攝紀錄片,必須先有深厚的研究背景支撐。於是,先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王鴻濬調查半年,累積大量的史料後,拍攝團隊才進駐,他們翻閱工作日誌和報紙,並訪問多位耆老,盡力貼近當時的工作景象。

披荊斬棘重回現場,久無人跡生態都回來了

在哈崙停伐近30年,研究團隊徒步回到現場考察,談起團隊分3趟上山,顏妏如對林木經營地區被大自然收回的景象,仍記憶猶新。拍攝期間好幾天都下雨,一行人深入獸徑披荊斬棘、跋山涉水,當地螞蝗非常多,掀起衣物時,腰間常是一攤血。

加上索道頭已鏽蝕,鐵軌也幾乎被青苔和雜草包圍,他們只能小心攀附已扭曲變形的軌道緩緩上山。當領隊看到當地的地標禮堂,高喊「到了」時,眾人眼睛一亮,也終於能喘口氣,「能夠抵達真的是神明有保佑。」顏妏如說。

影片中可見有些場景微微晃動,顏妏如表示,山上地勢險峻,腳架幾乎無處置放,有些畫面只能一邊手持鏡頭,一邊小心攀附,同時也想用不穩定的畫面呈現持續變動的森林。

考察團隊勘察運材軌道的損壞情形,攝影師跨站在僅存的枕木上取景拍攝。

林內也正如日本人調查時所描述的「白晝猶見黑暗」,林木參天,雜訊很重,必須調光,還可聽見大冠鷲、臺灣獼猴的聲音,因久未被人為干擾,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地上可見自然死亡的動物骨骸和水鹿的排遺,「這表示生態都回來了。」張元昱興奮地說。

還好研究團隊前置作業細膩,拍攝團隊幾乎都有練過,途中減輕不少負擔。前製由東華大學研究團隊領隊張嘉榮負責衛星調查,並與耆老口述的位置比對;花蓮林管處育樂課技士陳美彤自願加班幫忙爬梳文獻,育樂課課長紀有亭也有豐富的登山經驗,全程參與3趟探勘;另有登山專家鄭勝文幫忙繪製插圖;攝影師西拉雅族人萬俊明則擅長高山攝影,團隊合作默契十足。

各方人馬不藏私,大方提供素材

《無盡藏。哈崙時代》全片23分鐘,上網可看到完整影片,《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一書也附有DVD。顏妏如說,攝影團隊共拍了3800個畫面,共43小時的影像,足夠剪成2小時的長片,不過因計畫是短片形式,23分鐘是初步認識哈崙的適宜長度。

影片除了拍攝研究團隊上山考察,中間也穿插過去工作人員工作的影像。顏妏如特別提到,為了讓觀者身歷其境,影片對聲音非常講究,工作人員在工寮聚會談笑、伐木、集材和運材車行經鐵軌的聲音等,都是真實的聲音。

知名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提到:「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起初考察團隊苦惱素材可能不夠,剛好發現花蓮當地的廣電公司向上傳播公司曾拍攝山林旅遊節目《綠野遊蹤》,其中就有哈崙的影像,他們輾轉聯繫上導演的兒子葉鴻勳,他大方提供聲音和影像。

另外,日本的鐵道迷井部治1986年曾到哈崙自助旅行,以遊客的角度拍攝照片,也慷慨提供許多珍貴的照片。

哈崙停伐30年,當年的設施幾乎鏽蝕或被荒煙蔓草覆蓋,考察團隊深入獸徑、攀岩渡河,歷經20天才到達工作站。

以往公部門與民間合作經驗,常讓外界聯想綁手綁腳、隱惡揚善成分居多,但這次的合作卻讓顏妏如與張元昱放下包袱。讓他們驚訝的是,原本以為林政單位的人會避談過去伐木歷史,不過在播試映片時,伐木、集材的畫面都沒有被剪掉,就連當時被視為林業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工安意外也如實呈現。

過往為了拚經濟,在林木生產現場,工作人員經常需與山林搏命,遭逢意外受傷或死亡如同飲水般正常。1966年,哈崙工作站舉辦新舊主任交接儀式,下山時,因人多超載,一號索道煞車機械突然斷裂下衝,造成17人死亡,2人重傷。

片中前木瓜林區管理處處長白迺義談到意外事故,不禁眼紅哽咽,因為那起事件對於林政單位而言是負面新聞,也是相關人士心頭永遠的痛。花蓮林管處處長吳坤銘說,藉由影片忠實呈現歷史,能讓後人知道林業人員工作的辛勞。

體會前人處境,透過影片致敬與反思

兩位導演透過鏡頭,記錄與回顧哈崙過去的光輝歲月,顏妏如卻在訪談中發現,即使林業人員為達到長官指定的採伐目標量而努力,也為臺灣帶來龐大的經濟感到驕傲,然而,放在現今以環境保育至上的脈絡下,卻讓他們的處境顯得尷尬。

伐木、集材是過去林業從業人員求生的途徑,不過,當時沒有資源永續或國土保安的觀念,爾後因政策改變,工作站被裁撤,工作人員遷下山,他們反而成了人人唾棄的山林破壞者,頓覺失落和被汙名化。

顏妏如說,拍片最大的心得是要更放心地尊重林業人員的專業,「想讓森林健康,其實是要靠造林和疏伐。」無疏伐的森林長太密或過高,容易生長不佳,現今林務局推廣造林和永續利用,在臺灣林業壓抑30年後,以開放的心面對人工林,並提升國產木材自給率,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有時候會覺得拍生態紀錄片愈拍愈玄,因為一開始會假設中心思想,但是拍下去才發現,這片土地有更深層的故事要告訴你,自然而然帶你走向他們想說的方向。」顏妏如說,最初想談的東西太多,難以取捨,當他們訪談耆老,並走進山林,頓時心胸開闊,「老一輩告訴我們,就好好談一個時代,簡單而不複雜。」

23分鐘的短片只是認識哈崙的入門,顏妏如與張元昱都表示,未來哈崙的變化仍值得持續追蹤,也希望讓森林維持現狀,不要受到外界干擾,還給山林一片寧靜。

昔日穿梭林場的是辛勤伐木、集材的林業人員;現今則是前往一窺哈崙歲月痕跡的考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