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繁華:水產養殖因應寒害四帖藥:溫棚、加溫設備、育種、保險

文/ 冉繁華 採訪整理/ 趙敏 攝影/ 林慧貞

2015 年底到2016 年初寒害農損破42 億元,其中水產損失為32.5 億元,受損主要種類包括虱目魚、石斑、吳郭魚、鱸魚和文蛤。時序進入秋冬,氣候變遷造成溫度驟然變化,未來可能成為常態,養殖業者該如何因應?

就臺灣水產養殖業來說,曾經發生過幾次寒害,嚴重的像是2015 年底到2016 年初的寒流,再往前是2007 年底到2008 年2 月的澎湖寒害,那次的寒害造成能往更深處游的野生魚種都躲不過低溫而死亡,更不用說在海平面5公尺以內的箱網養殖魚種。

農委會當時調查,發現可能是極端氣候影響,低溫低鹽的大陸沿岸水在東北季風吹拂下,往南順流至澎湖群島,造成周邊水域溫度急速下降,魚群因而死亡。

更早之前,每次寒流來襲,幾乎都是雲林、嘉義、臺南這三個地區直接受東北季風影響。臺灣的西南部多採淺坪式養殖虱目魚,水深約只有30 到45 公分,優點是陽光能照射到底部,形成附著藻供虱目魚吃,低碳養殖販售價格較高,風味也較佳;缺點是遇到冷,水溫會迅速降低,淺坪式養殖很快就會發生底部的溫度跟氣溫相當,虱目魚很怕冷,因而造成大量死亡。

既有的防寒方式:越冬溝、抽地下水、搭溫棚

養殖業者既有的防寒方式包括越冬溝和抽地下水,少數業者則會搭溫棚。以往利用池子裡的越冬溝作為渡冬區域還有效果,魚感受到冷,自然會游到越冬溝避寒;但是2015年底到2016年初太冷,越冬溝無法發揮效果,魚群仍然死亡,就應該考慮其他的因應方式。

另一種方式是抽地下水,因地下水溫度在攝氏18 到22 度,成本也較低,為了解決短時間的寒害,以往業者會採取這種方式。然而,並不是每個地區都能抽地下水,如果是從地下涵水層抽取,水是流通的,較不會造成地層下陷;但在雲林、嘉義等地層下陷嚴重區域就不適合,而且考量長遠發展或整體社會所需負擔的成本,不鼓勵抽地下水來解決寒害。

參考其他地方因應寒流的方式,同緯度地區如中國大陸早已使用溫棚過冬。

溫棚類似蔬果、花卉的溫室,但是臺灣的養殖業者過去並沒有普遍用來防寒害,可能與當初的時空背景沒有需要有關,加上臺灣東北季風強勁,搭溫棚需要空曠地和耐強風的骨架,平常沒有寒害時,放著不用又容易鏽蝕,漁民考量投入的成本和風險可能不成比例,所以沒有使用。

溫棚是既有的成熟技術,只是要看養殖業者的意願,如果氣候變遷已成常態,每年都發生寒害,可能就要思考是否選擇用溫棚過冬。

箱網養殖降低放養密度,陸地淺坪養殖善用加溫系統避寒

為了因應冬天例行性的東北季風到來,箱網養殖方面有了澎湖寒害經驗,在澎湖群島的鄰近區域放了三個水溫連續監測系統,並透過衛星遙測,假如顯示中國大陸的沿岸冷水移動過來,會先通知箱網養殖戶,讓他們有時間降低箱網內的養殖密度。

因為魚是變溫動物,遇到冷水時,行動會減緩或不游泳,然後慢慢下沉,如果一個箱網裡的魚放養密度過高,可能造成下沉的魚層層壓疊,最終缺氧而死。藉由衛星遙測,及早提供資訊供箱網養殖業者防範,在溫度還未非常冷時,先降低養殖密度,能減少魚群死亡。

至於陸地上的養殖,遇到例行性寒害時,最先死亡的就是虱目魚,利用池中現有的越冬溝,再搭配加溫設備補強,可能是未來的趨勢。農委會已計畫請業者開發成本低又耐用的加溫設備,如果在養殖池內設置,往後魚遇冷時,可以自行游往溫暖的地方。

除了開發加溫設備,還可以對應到利用能源因應短暫性的寒流。例如臺灣就地理位置而言,興達電廠最鄰近養殖地區,火力發電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排水,如果有機會建立渠道或管線,寒流來時,可以把溫排水引給周遭的養殖地區,將水溫提高到攝氏18 至20 度,以度過寒冬。

有些人擔心溫排水是否會有溫度過高問題,其實原本火力發電廠的溫排水就有受到環保署的規範,在排出去之前必須降溫,避免溫度過高危害生態,但缺點是降溫過程必須耗費能量。假如可以在每年冬季11 月到4 月,將原本火力發電廠的溫排水直接引給養殖業者,就不用耗費額外的能量和經費降溫,這是能源的再利用,不僅能防寒害,讓水溫維持在攝氏22 到25 度,適合魚類生長,還可以進一步縮短養殖時間,降低成本。

這樣的構想並非無稽之談,農委會有在執行「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其中一項是在高雄市永安區建一個模廠,利用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的冷排水,降低每年6 到10 月南部高溫造成龍膽石斑和其他魚種的死亡率。

較長遠的寒害因應計畫是從生物層面著手,包含透過品種改良,培育出既能抗熱又抗寒的品種,或是培育出兩個不同極端的魚種,例如非常不怕熱或非常不怕冷的魚種。

育種的方式一種是由研究人員開發過去沒有養殖的種類,在「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中,我們已開發出耐熱又耐寒的魚種瓜子鱲,俗稱黑毛,可在攝氏8 到35 度之間生存,適溫範圍廣。

第二種方式是雜交,例如龍膽石斑和老鼠斑雜交成龍鼠斑,或是龍膽石斑和老虎斑雜交成龍虎斑。期望目標是培育出既不怕熱又不怕冷的品種,但也可能因此開發出既怕冷又怕熱的魚種,不過不太需要擔心開發後沒有用處,像東南亞的氣候變化較小,或許適合在當地生長。

第三種方法是透過基因選別或基因轉殖,培養新的魚種。目前全球對於基因選別較沒有疑問,若從食品安全或生態角度,有些人對基因轉殖仍有疑慮,但是研究必須要進行。以上是我認為在生物學方面,可以嘗試的三種方式。

建立完善的保險制度,漁民避免搶收益冒險越冬

漁民都知道虱目魚最怕冷,越冬風險大,通常在冬天寒流來之前就必須收成;但是過去因為經常是暖冬,如果成功越冬,虱目魚的價格會增高,有些漁民受到利之所趨,抱著「賭一把」的心態,結果正巧碰上嚴重寒害,衍生後續損失及救助等問題。

有些則是不得已而必須越冬,比如現今因為全球氣候變遷,熱天太熱,冷天又太冷,原本不需過冬就可以達到上市體型的魚種因生殖季拉長而必須過冬,這種不得已的情況就應做好防寒措施。

為了避免政府龐大的經費支出,建立完善的漁業保險制度,以取代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有其必要。保險是非常精密的精算學,需經過精算、估算和認定,但是臺灣的天然災害頻繁,有寒害、颱風、淹水等,養殖種類又多,每一種都仔細評估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有賴農委會積極推動。

面對氣候急遽變遷,養殖業者的挑戰也愈艱困,透過既有的防寒措施,搭配研發具加溫功能的設備,或者將既有能源再利用,以及生物學育種等趨勢,才有望突破和解決寒害問題。原文刊載於豐年2016年11月號

本平提供各方意見刊登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