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故事】張文亮:重踏客家人在北台灣的開發線

我到「番婆坑」,
沒有遇到番婆,卻遇到一個種柿的老太婆。
她教我柿子加工的方法,
我才知道,
在這新竹「北埔」的丘陵地上,
還散落著許多早期客家人的智慧,
何等需要有人去挖掘、記錄與瞭解!

異鄉人的遷移

那是一支住在中國黃河畔的古老家族,歷經多少的烽火,只是不肯向敵人屈服。離開家鄉,遷移到南錘,在兩廣的丘陵山地裡,重尋自由的生機。遷移是他們的特徵,「客」家成為他們的名字。

17世紀的中期,鄭成功率領十萬水軍登上安平港,這一塊孤懸蒼海的島嶼,土地、水源、鹿群、樟木、虱目魚都成為對岸沿海居民的吸引。閩南人來了,先占住了西邊平原大片的土地。客家人晚來些,先來的一支走高屏,到六堆、美濃﹔又有一支進彰化、臺中,到卓蘭﹔跟上的一支進苗栗與新竹、直到北埔,後來又有進中壢、桃園到關西,與經宜蘭下花蓮新城與玉里等。

丘陵山地的呼喚

百年來,這些來自丘陵的拓荒者,進入臺灣的丘陵地後,留下不少的高地的開發技術。可惜,這些遺跡逐漸被近代開發的工程取而代之,但仍有一些存在較為純樸的苗栗、新竹區。這些遺跡依其建造的年代,仍可以看出客家先民至此的開發路線﹔沿著竹南、頭份、斗煥坪、峨眉、北埔,仍然可以撿拾遺穗,尋找近代科學與客家先民開發智慧的共鳴點。

我沿著「中港溪」的下游來到此地。早期閩南先民至此,以為這裡河口寬闊,可成為北部淡水港與中部鹿港間的大港,故稱為「中港」(後改稱為竹南),再往內陸去,方知水邊的平地很少,都是丘陵,只留在中港的「田寮」、「塭子」等地開發。

1730年,客家先民往前,向中港溪前進,在中游的「牛欄肚」(「肚」是裡面的意思)與閩南人合作,沿著山壁,鑿洞取水,引水灌溉﹔這是開發苗栗最重要的一條水道,稱為「隆恩圳」。有水,農地就可耕種,客家先民在此抽籤分地,一份(後改為頭份)、二份、三份…。

開發的起點

經過環境的變遷,隆恩圳的取水口已經遷移,牛欄肚已經不見牛蹤,但是我在這裡仍然可以看到舊水道的堤頂、兩個舊水門與一個古老的「橫坑」。橫坑是鑿洞引水時,便於進入坑洞的孔道。當年在山裡鑿橫坑是極為不易的工程,尤其當地的土質是易崩的砂石。後來,在日據時代,橫坑又改建、整修過,這更證明了這項輸水工程的重要。

牛欄肚邊仍住著一些客家居民,有人告訴我,中港溪的那一段仍可抓到鱸鰻,有人送剛拔出土的紅蘿蔔給我吃,有人帶我去看古代刻著「隆恩」二字的石頭,有人教我怎麼晒菜脯,有人陪我去找舊水門,有人與我去看地裡爬的沙蟲,有人告訴我溪邊小山的名字叫「貓仔山」,有人一直想請我吃飯﹔近代文明並沒有冷卻客家人的熱情,真是令人感動!

選對接觸點的位置

經過「平安大橋」,就過了中港溪。早期,要過中港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住在溪對岸的是善戰的賽夏族人。1803年,客家人黃祈英經過中港溪,在「斗換坪」(後改為斗煥坪)與當地人做生意,進而開發「三灣」與「南庄」,是臺灣開發史上著名的軼事。

「斗煥坪」是一個地理上奇特的景觀,是一個周遭數公里之內都可以看到的高臺。黃祈英實在聰明,選在這裡作為交易之處,表示他是為和平而來﹔更重要的,他的交易也公平,深獲當地人的信任。我走在斗煥坪上,看著周圍的景致,寬闊的視野與他後來所開發的農地,這裡的土壤都是沙質地,客家先民引水灌溉是正確的決定,光靠雨水,頭份與斗煥坪的土地無法種植水稻。

丘陵種植的技術

過了斗煥坪,我沿著三號公路繼續往東行,先過「九芎林」,就遇上自東北方蜿蜒而來的峨眉溪。這條溪彎曲而流,彷如女性的眉毛。看著溪邊的房子與種植的作物,不只欣賞峨眉溪谷的風景,也可以看到客家人的智慧:在溪邊低漥處種植牧草,稍高處種水稻,再高一點種需要排水良好的東方美人茶或柑橘。

百年來,此地的客家人,代代如此耕種,客家人擅長在丘陵地種植的韌性,在此地表現無遺。

客家飲食的特點

峨眉的東方美人茶風味甚佳,我每次來此探勘,都到茶行去,順便品嘗這裡獨特的「茶葉蒸蛋」。客家人另有好幾道的名菜,如「豬腸酸菜」、「魷魚蔥爆」(客家小炒)、「油炸香菇」、「客家板條」等,這些食物的烹飪方式、配料與客家人居住的環境很有關係。

住在遠離海邊的丘陵地,魷魚是提供鹽份的來源;用酸菜或用香蔥可以增進勞動者的胃口,米粉蒸熟的板條,是快速獲取工作所需澱粉的方法。用豬腸、鴨腸作食料,是物盡其用,「擂茶」的泡製更是連吃剩的碎渣兒通通磨粉喝掉,這都代表客家人生活的勤儉。

水橋結構

過了峨眉,右轉「小分林」,峨眉溪的支流「大湖溪」在此經過。這裡有一座百年的「水橋」,結構非常特殊,橋墩砌石,橋頂砌磚,橋上有一條水道,人在旁邊也可以通行。橋形拱狀,橋下有水流,橋上也有水流。在臺灣有不少的水橋,但我從未看到像此地如此優美的水橋,水流、人行兩相宜,難怪這橋叫「雙安」。

這橋已歷經數次的修補,有日據時代的造形與光復後的材料﹔但當地的老人都說尚有清朝的糯米三合土連接。這裡的水偏微鹼性,水色清澈,但是水中碳酸鹽份略高,水橋上還長了不少的洋吊鐘、木賊等植物,生意盎然。

南埔古圳

再往前行,就到峨眉溪另一支流「大坪溪」的流域。這裡有一條約四公里長的「南埔圳」,是臺灣最獨特的老水路之一,因為其中大部分是建成鞍形的隧道,將大坪溪水引到山間約五十公頃的梯田。這是1834年客家人姜秀鑾開發北埔、峨眉時,率眾所興建的。

隧道引水,至今仍是輸水工程裡最難的工作,我不知道一百七十年前,這些客家先民是怎麼做到的?隧道內既沒有砌磚,也沒有水泥,全是在岩石中一寸一寸敲挖進入的。我曾帶強光燈進入部分隧道,才知隧道內造型多變,有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有遇到堅石無法打穿,還繞一個彎。石頭硬,客家先民的耐力與毅力更硬。

我真慶幸竹、苗山區的開發慢,讓客家先民的工程傑作留存到現在,迄今還在供水灌溉呢!

(本文原發表於張文亮個人Facebook,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