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ine報天氣,嘉義農民打造溫室軟實力

文、攝影/ 林慧貞

「回南風要來了,大家注意」、「北邊溫室網子要記得打開」,9月27日晚上,梅姬颱風正從台灣中部緩緩出海,「嘉義精農會員補給站」的line群組,叮叮咚咚響不停,來自嘉義四面八方的農民,急切地回報自家附近天氣,提醒朋友做好萬全準備,迎戰梅姬颱風。

天氣報馬仔,青農用手機掌握梅姬颱風動向

這是由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69名會員組成的封閉群組,包括農民、種苗商、資材商,個個臥虎藏龍,有人是全國模範農民,有人賣美濃瓜和小番茄,兩分地營業額破百萬,還有人種小蕃茄種到連總統蔡英文都來參觀,但可別以為他們都是田僑仔,大部份的成員,共同點是還沒種出東西就先背債,貸了幾百萬投資溫室。

溫網室可以防風防雨,阻絕部分病蟲害,成為許多青年農民或農二代的首選,但每個鄉鎮的地理環境不同,必須因地制宜,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嘉義精農會員補給站就是在地經驗的交流平台。

謝俊宏是嘉義太保設施農業先行者,已有將近20年栽培經驗。

以梅姬颱風為例,9月27日傍晚颱風慢慢出海,霎時風平浪靜,彷如雨過天晴,但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理事長謝俊宏的手機卻叮咚響個不停,農民互相提醒要把北邊的溫室網子打開,南側的網子關起來,群組瀰漫著一股沈重氣氛,「回南風要來了,大家小心。」

整個晚上,謝俊宏的手機訊息都沒停過,果不其然,晚上九點,嘉義彷彿經歷二次颱風,南風颳起屋頂,連電線杆都被吹得搖搖晃晃。

這不是神預言,而是長期累積的在地經驗。

謝俊宏解釋,嘉義的溫室窗戶都開在東邊,所以如果颱風在嘉義以北出海,受損較不嚴重,最怕的就是在台南、高雄左右出海,風從東南邊灌進來。

這次颱風還沒登陸,嘉義就明顯感受到北風呼嘯,謝俊宏照過往經驗判斷,這個颱風不好惹,9月27日晚上短暫的好天氣,只是回南風的前兆,早早就收起設施週遭比較脆弱的設施如綠網;開啟風扇,讓溫室形成負壓,吸住塑膠布,避免塑膠布往外拍打影響結構。

資訊軟實力,新一代青農的必備武器

謝俊宏從文化大學園藝系畢業後,隨即在1999年返鄉投入設施農業,是嘉義精緻農業的先驅,看到近年越來越多農民投入,他最大的感想是:資訊軟實力,和硬體設施一樣重要。

「現代農民一定要掌握氣象!」不只是政府給的資料,謝俊宏說,在地知識也不可小看,因為政府提供的氣象資料,不一定能反映出在地狀況,例如嘉義的氣象站設在嘉義市,其他空曠地區的風速,大概是官方數據再加一、兩級。

今年7月尼伯特颱風來襲時,幾個嘉義農民就判斷,由於登陸點在台東,嘉義地區應該較不嚴重,因為大武山會擋住西南氣流,後來在其他氣象平台陸續得到印證。

雖然政府常呼籲農民,颱風時莫在外逗留,但溫室造價昂貴,濕度又高,農民不可能將塑膠布全蓋住,自己回家睡覺,到時作物就死給你看。

謝俊宏說,農民一定會到現場判斷現在吹什麼風向,哪邊的塑膠布要拉起來,有了智慧型手機,農民群組互相回報訊息更簡單,新一輩的農民,一定要有資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