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混!食藥署領先國際建立豬油、初榨橄欖油鑑別新技術

文、首圖攝影/ 趙敏 圖片提供/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近年陸續發生食用油混充及業者回收廢油再製成豬油等事件,衛福部食藥署領先國際,開發以植物固醇鑑別豬油是否混摻植物成分油品,以及用3-單氯丙二醇酯鑑別橄欖油等級兩項技術,前者研究刊登在國際期刊《Food Control》,後者刊登在《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期刊。

食藥署表示,將來會運用這兩項技術在原料端監測豬油及橄欖油品質,作為食品業者自主檢驗的方式,保障消費者買到純正的油品。

高溫精製產生3-單氯丙二醇酯,可鑑別特級初榨橄欖油是否遭低價油混摻

先前發生食用油遭劣油混摻,衛福部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科長廖家鼎說,現行食用油脂衛生標準的檢驗方法,多只能對重金屬、黃麴毒素和芥酸等進行衛生安全檢驗,無法辨別是否混摻非法油脂來源。因此,食藥署花了約一年,開發與確認高難度鑑別新技術,並搭配尖端質譜儀檢驗。

橄欖油日益受到消費者喜愛,2013年卻發生大統長基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將橄欖油混合其他油,並違法添加銅葉綠素調色,再標示為100%特級初榨橄欖油販售事件。當時食藥署領先國際建立食用油中銅葉綠素檢驗方法,現今又應用氣相層析串聯質譜分析技術,以3-單氯丙二醇酯含量作為鑑別橄欖油等級的指標。

衛福部食藥署應用氣相層析串聯質譜分析技術,建立初榨橄欖油鑑別方法。

廖家鼎說,特級初榨橄欖油因只經過機械冷壓,未經高溫精煉,在橄欖油中算是最高等級,卻經常被較低等級的橄欖油混充,國際間也時有所聞。在西班牙或義大利有專業的品油師用感官品評橄欖油等級,但缺點是人力有限且無法大量檢驗。

此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雖然有列出酸價、游離酸度等指標,但部分項目在各等級間互相重疊,例如特級初榨橄欖油的酸價應小於等於1.6(mg KOH/g oil),次級的橄欖油需小於等於2.0,但次級有時也能做到小於1.6,難以辨別。

廖家鼎說,食藥署成功找到3-單氯丙二醇酯作為鑑別橄欖油等級的指標,因3-單氯丙二醇酯會在高溫脫臭的精製過程產生,而特級初榨橄欖油只經過冷壓榨,不會產生3-單氯丙二醇酯或只有微量背景值。

食藥署運用新開發的方法測試42件不同等級的橄欖油,觀察檢體中3-單氯丙二醇酯含量。廖家鼎指出,特級初榨橄欖油幾乎未檢出,一般的橄欖油每公斤檢出1到7毫克,次級的橄欖粕油3-單氯丙二醇酯含量更高,每公斤檢出7到20毫克。

廖家鼎說,市售特級初榨橄欖油價格在300到500元不等,中間等級的橄欖油約200多元,橄欖粕油在100多元左右。為了避免業者用低價油品混充高價油品販售,透過這項新技術鑑別,能確保消費者買到純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以動物不會產生的植物固醇,鑑別豬油是否混摻植物油

另一項成果是應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分析技術,以植物固醇鑑別豬油是否混摻植物成分油品。

滷肉飯和烘焙食品都離不開豬油,2014年發生地下油廠業者蒐集餐飲業或夜市使用過的廢油,精煉後再賣給強冠公司,製成全統香豬油販售。

廖家鼎說,會選擇植物固醇當作鑑別指標,是因為植物固醇廣泛存在於各種蔬果,不會因高溫精製或高溫炒菜而消失,豬油等動物性油脂本身並不會產生植物固醇。

食藥署根據當年劣質豬油事件稽查問題豬油的檢體,以自製或市售豬油為對照組,發現問題豬油檢體的植物固醇含量較高,與自製或市售的乾淨豬油含量差了約400倍。

衛福部食藥署應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分析技術,建立食用豬油混摻含植物成分油品的鑑別方法。

廖家鼎說,這兩項新技術主要是針對油的「品質」檢驗,避免發生食用油品摻偽事件,確保消費者買到純正的豬油和初榨橄欖油;如果是邊境檢驗,主要還是會先以國際普遍採用的衛生標準檢驗。

至於將來是否納入例行稽核項目,廖家鼎表示,技術目前已建立,不過辨別摻偽難度較高,短期內還不會實施,需要搭配稽查或多種不同檢驗指標,未來新技術可做為輔助工具並提供科學數據,綜合研判有無混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