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百工圖】農民的智庫 為土地開一間資材行

文/ 諶淑婷 繪圖/ 雄爸

人生病了要上醫院拿藥,田裡的作物病了,農民就到資材行買農藥;沒病沒痛時,也得繼續到資材行走走問問,帶點肥料為作物土地補身子。

台中東勢「三合一」農業資材行已經開業24年,隨著台灣農業興衰起伏,當年一同創業的四位夥伴陸續退出,現在只剩劉龍麟每天一早七點半來開店,晚上九點再親手拉下鐵門離去。

一般資材行以農藥為主要販售商品,劉龍麟開資材行卻是為了推動無農藥栽培, 與其將農藥當成治療的藥方,不如一開始就做好預防,不僅調理果樹生理,也照顧好土壤,這概念如同中醫,前端做得好,病蟲害自然少。

資材行在農村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農村長大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五、六十年前,米店和雜貨店是村子重心,稻米收割一年兩次,農民交稻穀到米店,依照糧價登記好價格,雜貨店直接到米店拿錢,刪除農家半年來賒欠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事實上,不只是雜貨店,直到劉龍麟上小學,家人固定去的理髮店也是到米店結清當季帳款。

那是個東勢仍種水稻的年代。東勢屬於大甲溪中游,在日治時代就發展好灌溉溝渠,農民耕種以水稻為主。直到民國48、49年,一連發生八七水災、八一水災,52年又有葛樂理颱風來襲,當地農民發願,只要三年沒有災害就作醮還願,而接下來三年也確實風調雨順,55年秋收後,農民在收割後的田地搭竹架、建醮、擺放神壇、毀田埂開小路。

那年劉龍麟剛從初中畢業,如今回想仍是如夢般的一年,不僅三年無天災,社會經濟也開始好轉,市場對水果的需求開始大增,若將一分地的水稻田改種橘子,收入就能提高至少三倍。而當地農民也發現,東勢擁有種植果樹的絕佳先天條件,北有雪山山脈來的大安溪、南有大甲溪,加上丘陵地形,水流大又湍急,不只橘子、檸檬,葡萄、枇杷、柿子幾乎所有水果都能栽種,如此發展,大約15年後東勢已見不到水稻田。

大約就是水稻轉種水果的那幾年,東勢開漸出現販賣農業資材的商店,有的專賣農藥,有的兼賣肥料。有趣的是,資材行沿襲了米店的金流方式,農民先賒帳,資材行老闆再去米店拿錢,直到現在「三合一」的商品貨架上仍標著兩種價格,一種是「現金價」,另一種略貴了四、五十元的價格就是「賒帳價」。

劉龍麟一家也是在建醮後開始轉種檸檬,當時檸檬產季與非產季價差大,可以從一斤三、五元飆漲至三、五十元,他們聽到檸檬價好就跟著種了,結果種出來正巧落在低價的一端。後來他枇杷、橘子、桃樹都種過,漸漸摸索出東勢果農的生存之道。

這裡本地人口少,但適逢橫貫公路開墾、外來住民增多,過路客也因交通不夠便利,下山後必須在東勢過一夜,這讓東勢很快成為周圍五鄉鎮的中心點,消息來往的快,農民也對市場行情變得敏感,當他們意識到市場價格往下掉時,就開始分批淘汰果樹,直到新果樹收成超過原有果樹時,才會一口汰換完畢,農民學會了預估五年後的水果市場,也讓東勢雖非特定農產生產的大宗,農產種類卻多元豐富。

民國80年,有機栽培在台灣起步,回家接手田務已經18年的劉龍麟不覺得有機栽培會成為趨勢,但也感覺到長久使用農藥、化肥不是根本之道,在資訊不流通的年代,他不知道能向誰請教栽種果樹遇到的許多問題,農會幫不上忙,資材行只賣農藥、不給解答,他也不可能大老遠跑到中區農改場或中興大學,況且除非帶了人親自到果園走一圈,他實在不知道怎麼描述病害情形。

那麼只好往書裡找答案了,在台中火車站前一間專賣日文書的書店,他如獲至寶的找到了《園藝世界》、《現代農業》等雜誌,每天晚上就翻著日文字典慢慢翻譯,如此摸索開拓了不同以往的務農想像,劉龍麟希望能丟下農藥,將完整的生態環境還給土地,土壤健康,果樹就能長出好根系吧!

抱著這樣的想法,劉龍麟參加了東勢有機栽培班,82年在朋友提議下,決定與另外三人合開一間新型態的資材行,店名就取為「三加一」除了劉龍麟有種田的實務經驗,也曾作過七、八年發酵肥料,另一位去日本學過梨子授粉、一位專長是外務、一位則是專門經營銷售點。他們不以有機為訴求,但希望能以微生物發酵製肥的方式,落實有機栽培的理念,修正慣行栽培的某些缺點。

四人就這麼輪班顧店,一人上班一週,那時東勢已經不少資材行,但像他們只賣肥料的店很少,商品只擺了一個貨架,賣的是微生物菌種和發酵用的糖蜜,希望能增強農民用肥觀念、認識原料、並以較低的成本自行發酵合適的肥效,而非單單花錢買現成品使用,這讓上門光顧的農民摸不清頭緒,開店的一年,連續好幾個月一天只賣出一桶糖蜜和一公升的菌種。

苦撐了兩年,當地農民逐漸了解他們的想法,生意才有了顯著的提升,一天賣出二十桶糖蜜不是問題。又過了兩年,劉龍麟將之前租給他人使用的肥料工廠收回,開始代工發酵肥料,服務更多無法自製肥料的農民,並協助規劃整年度的施肥設計書,「三合一」農業資材行的經營終於漸趨穩定。

只是不管生意好壞、夥伴來去,都不曾放棄種田本業,他沒忘記開這間資材行的初衷是解決自己用肥施藥的困擾,也希望更了解自家產品效果,不然推銷給顧客時多心虛啊。

劉龍麟也發現,資材行的生意好壞與天氣沒有太大關係,反而與景氣有絕對相關,景氣好,消費者購買力強,水果賣得好,農民買資材就大方,即便是去年寒害又天災連連,只剩六、七成產量,但因為售價跟著提高,農民依舊願意花錢買資材。

而農民最愛問資材行老闆的問題,莫過於接下來種什麼才好?劉龍麟也感到為難啊,畢竟果樹栽培受到天候、果樹生產條件、農民管理方式、銷售市場等因素影響,且今年種得再好,明年也很難種出口感、田度、外觀都一模一樣的水果。他只能依照每一個農民、每一次上門詢問的狀況,幫忙找資料、調整新的肥料配方;他還要不時「出診」,到顧客的果園查看,這一次次的隨堂考試讓他戒慎恐懼,因為今年沒處理好,就只能等明年了,但客人損失的是可是重要的收入。

在果樹栽培與肥料製作這條路上,劉龍麟形容自己是「五十年磨一劍,從63年回家務農至今,鑽研農業已經超過40年,雖然現在有兒子接下肥料廠,但沒種過田的兒子哪能完全學到自己一身知識與技藝呢?

他從十年前開始,只要沒客人上門,劉龍麟就坐在電腦前,以自學的笨拙指法製作編目,然後輸入日文標題與中文摘要,將自己在中日文雜誌上讀過的農業知識分類後、一一輸入,主要項目便是自己推動無農藥栽培最重視的三個範疇:培育病蟲害不易侵入的體質、營造作物與生長環境接觸點的良好生態、建構病蟲害不易生存的空間。

每一天,除了接待上門的客人,他眼中就只有電腦和滿櫃子的書籍雜誌,好幾本攤在桌上的日文字典是陪他日夜奮鬥作戰的夥伴,這麼枯燥無聊的電腦作業時光,他卻頗能自得其樂,笑稱自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既然離不開農業,就只好深深地愛上它了,將工作與興趣合一看來已經自己是最好的人生選擇。

他從沒和其他人說過的是,其實一直以來,比起面對人,他更愛日日看著果樹,果樹觀察久了,總能觀察出一點端倪或問題,但人相處再久,也總有無法理解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