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爆發李斯特菌群聚感染,臺灣需注意什麼?

文/ 郭琇真 製表/ 邱柏綱 首圖攝影/ 黃世澤

近日來,南非、澳洲接連爆發近千位民眾,因食用被李斯特菌感染的肉類、哈密瓜中毒,截至2月底統計,已有180人死亡。雖然受汙染食品沒有流入臺灣,但國內對李斯特菌的討論和認識並不高,衛福部疾管署兩年前建置系統追蹤發現國內陸續有109個案例、確有感染趨勢後,今年才正式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要求醫院發現必須通報,相關的流行病學剛起步。

由於李斯特菌在4℃低溫下仍可生長繁殖,容易因食品加工造成二次汙染,近十年歐美都已要求食品廠需監測環境中的李斯特菌,反觀臺灣仍無要求,長期關心此議題的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呼籲,國內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應要求業者監測李斯特菌,和國際接軌。

低溫環境也能長 國內過去曾在即食肉品中檢出

李斯特菌(Listeriosis)是一種廣泛存於自然界中的細菌,常在土壤、腐生植物、哺乳動物的糞便中發現,其傳染途徑以食物為主,國內曾於香脆山豬皮、櫻桃鴨捲、滷牛筋等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李斯特菌,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

相較常見的大腸桿菌、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等,李斯特菌是少數在4℃的低溫條件下,仍可生長繁殖的細菌,換句話說,生鮮蔬果或即食性食品放進冰箱冰,都有可能感染李斯特菌,人類若沒有充分加熱就食用,很容易引發李斯特菌中毒。

一旦感染李斯特菌,輕微者可能出現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但對於年長者、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則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導致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恐致死。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平均有10萬個李斯特菌感染病例,雖然發生率相較其他食媒病原低,但感染李斯特菌的死亡率可達30%。

國內有趨勢 疾管署今年正式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這波國際間從南非延燒到澳洲的李斯特菌大規模感染事件。南非的感染源為Tiger Brands旗下Enterprise Food所生產的加工肉品,據了解,截至2018年2月底已造成180人死亡,另有915人證實感染,目前南非政府已關閉該工廠與回收相關食品。另一頭澳洲發生的李斯特菌群聚感染,來自東南方新南威爾斯州的農場所種植的哈密瓜,截至2月底統計,有10位老年人受到感染,其中2位已經死亡。

反觀臺灣,因飲食習慣以熟食為主,不像歐美生食比例高,過去對李斯特菌的討論並不深,官方也沒有對此進行全國性系統監測。直到兩年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置「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首度開始分析李斯特菌感染者人口學特質、就醫情形並勾稽死亡通報資料,發現這十多年來飲食習慣受西方影響,國人逐漸受李斯特菌症感染的趨勢正在增加中。

資料顯示,自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疾管署共收集到109個李斯特菌感染病例。依年齡層分析,65歲以上個案最多,45到64歲感染人數次之。研究發現至少有87%的感染個案在血液(包含骨髓)或腦脊髓液分離出李斯特菌,屬於較嚴重的侵襲性感染。而109個病例當中,就醫後死亡者達45%,其中有19%(21人)在就醫後30天內死亡。

「研究期間,我們發現甚至有孕婦感染李斯特菌後,傳染給嬰兒,導致嬰兒早產引發敗血症死亡的案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因為這些病例跟趨勢,今年1月1日疾管署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凡經檢驗或發現疑似符合者,醫師或醫事人員須於72小時內通報,衛生單位將會對病例進行感染源調查,提供疾病的預防指導。

自今年1月起全國監測至今,國內共累計12例李斯特菌感染事件,均為個案,並沒有任何群聚事件。莊人祥說,臺灣對李斯特菌症的流行病學剛起步,待個案累積半年或一年後,就能陸續啟動分析,從中找出高風險行為或食物汙染的地方,以進行防治工作。

乳品、嬰兒食品需檢驗 食安專家呼籲環境要監測

李斯特菌主要感染媒介來自食物,目前衛福部食藥署僅規範乳品及嬰兒食品需檢測李斯特菌,可生食用的食品,像生菜、水果,或冷藏滷味等即食食品,並不需針對李斯特菌進行檢測,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解釋,食物若發生汙染通常從生菌數或大腸桿菌的檢驗就可發現,不一定得驗到李斯特菌。

張正明也說,李斯特菌可透過食用食物進入血液,活在血球裡,它潛伏期長,可達三週,因此流行病學的追溯調查不容易,「如果每個食物都要檢驗划不來。」

「不過李斯特菌對環境的抵抗力高,低溫也能生長,容易存活在環境中,透過食品加工對食品進行二次汙染。」張正明強調,目前臺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裡,並沒有特別要求食品廠須針對環境中的可能病原菌(李斯特菌及沙門氏桿菌)進行監測,反觀美國、歐洲,近十年來幾件重大李斯特菌感染,甚至致命的食安事件,已將其列為作業環境中應定期監測的病原菌之一,這是臺灣亟需和國際接軌的地方。

對此,潘志寬表示,從以往食品中毒的統計來看,李斯特菌尚屬少數,食品廠要防止微生物汙染,重點還是回歸到GHP或HACCP的程序上,監測好水質、廠內人員做好身體檢查、生產線避免交叉污染等等,把基礎做好,就不用特別去監控環境中的可能病原菌。

李斯特菌目前並無疫苗可預防,致病菌於4℃條件下可持續生長繁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可殺死,日常生活需注意避免生食,肉類及蔬菜應徹底煮熟再食用、處理生熟食應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處理生食後須澈底洗淨雙手及器具、避免食用未經殺菌的生乳及其乳製品、分切瓜果後儘早食用、避免食用冷藏超過保存期限食物等。

生食蔬果應留意是否洗淨,並與熟食分離料理,以避免李斯特菌的感染。(圖片提供/豐年社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