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會改制後,如何保障農民權益?

文/ 林慧貞 攝影/ 謝佩穎

農委會欲將水利會改制成公務機關,對一般農民而言,選舉、資產處置等等離他們太遠,最關心的是服務會不會打折,是否影響到用水權益、以後颱風天有沒有人立即修圳路;水利會員工則擔憂工作權是否受到影響、考選制度該如何接軌?農傳媒走訪現場,整理出農民和第一線水利會員工最擔憂的三個問題,提供各方參考。

農民擔憂,公務機關如何做到24小時服務不間斷?

農委會規劃,農田水利會改制成公務機關後,現有職員和公務員制度雙軌並行,不具公務員身份的職員退休後,再補充一個有公務員資格的人進來,漸漸取代。不過花蓮玉里農民曾國旗擔憂,現在水利會第一線人員24小時工作,若變成公務體制,「未來公務員有辦法做到這樣嗎?」

他以自己的大伯為例,擔任小組長已超過50年,風災、枯水期、圳路水量調配,一通電話就到,若按照公部門機制,需符合政府採購法、休假制度,和現場情形會有很大落差;且許多清理涵管的工作並非發包就能解決,現在是由下而上,由社區、水利會工作站主動清理,沒有多少公務員願意爬到涵管內,清樹枝、淤泥。

曾國旗也指出,現在若砂石淤積阻礙水路,水利會可以用小額經費馬上搶通,若進入公務體制,按照自己當里長經驗,天災來時需跟公所申報、會勘、再次會勘,之後規劃、設計,最快半年才能施工,期間農田可能遭受的損失不知如何保障。

行政院曾針對改制後效率問題回應,現在的水利會招標本來就需經《政府採購法》規範,改制後並無差異,但實際上,大雨、颱風後修復水圳分秒必爭,桃園水利會小組長徐同權就說,要是按照政府程序等招標、發包才做工程,早就被農民罵死了,因此一些小型工程會動用水利會本身資金,他質疑,改制後要如何保持水利會機動性?公家機關體制僵化,怎麼和農民維持緊密關係?

長期研究臺灣水利的成大教授李源泉也批評,目前政府基層官員已淪為官僚分配預算體系,工程專業單位專業和技術性的工作,均依政府採購程序,委請專業顧問公司辦理。水利會是工程、管理專業執行單位,若將來比照辦理,「對財務狀況正在惡化的水利會,必然劣化更甚,如何提升服務品質?」

水利會第一線人員24小時工作,若變成公務體制,農民擔憂無法保持水利會機動性。

員工福利要保障

未來水利會員工要逐步改成公務人員,不管是反對或贊成改制者,都一致強調,一定要保障水利會員工工作權和相關福利。

有地方小組長反映,現在許多工作站、第一線掌水工都是約聘人員,改制後政府若縮編,這些人要何去何從?

七星農田水利會長周師文認為,改制後雙軌並行,員工心理感受落差大,「明明我們做同樣的事,為何你可以一直升遷?」且國家考試的筆試,理論大於實用,若套用現行公務人員考試制度,「我都不一定考得上。」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王裕民從學術角度看改制後的人才問題,他表示,農田水利工程需要考量水、生態、環境、保育,以及永續等多方面,並非單純的土木工程就可以概括全部。30年前農田水利相關科系都會提到「取水工」,但是在現在的教育中都鮮少提及,王裕民強調,改制後這些基礎知識必須再次拿回來,因為農田水利工程設計時必須要考量極端氣候條件以及地形問題,「要招募學有專精的農田水利人才。」

屏科大土木工程系教授王裕民建議,改制後必須加強培養農田水利人才,考量極端氣候條件以及地形問題。

針對現有水利會人員工作權,農委會農田水利處長謝勝信回應,水利會員工經驗豐富,難以取代,「是很重要的資產」,改制後人員現在位階和未來升遷都不受影響,保留小組長和掌水工,薪資由各水利會資產成立的基金支應,絕對會保障現有員工的工作權。

避免用水重工輕農,需有更多人監督

贊成改制方認為,水利會調撥農業用水給工業,失去照顧農民的精神,不過反對改制者也質疑,農委會在各部會協調時角色弱勢,改制後反倒讓農用水調撥更容易,難以抵擋其他部會工業用水壓力。

王裕民也呼籲政府重視水權調配的問題,過去水利會可以自主決定水資源是否販售給民生用水或工業用水,但改制後都歸政府管轄。「同一個老闆,政府配套該怎麼做?」王裕民說,農民會關心有沒有飯吃、有沒有得吃、政府說話有沒有算話,水源調配應當要合理使用,必須要在極端條件下才能考慮調撥用水。

王裕民建議,政府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後,應該要設置委員會,廣邀全國各地專家學者進入委員會內,了解每個灌溉事業區的內部狀況,與農民一起找到問題點。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改制水利會成公務機關是一把雙面刃,賦予中央更多權力後,如何維持水利會精神,避免政治過度凌駕水利專業,農委會必須拿出更多實際作為和論述說服社會大眾。


延伸閱讀

水脈、糧脈、錢脈,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後何去何從?

從各立山頭到政府派任,橫跨300年的臺灣水利史

上千億水利會資產分配,是抄私產還是公平使用?

水利會財產「充公」?要補償嗎?學者建議農委會說清楚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