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面積都差不多一萬五千公頃。紐西蘭種奇異果一年產值500億,臺灣香蕉只有25億。」臺灣農業經營管理學會理事長石正人,以臺灣香蕉跟紐西蘭奇異果對比為例,為2018農業大師論壇「農產品國際行銷」主題開場,與談人士不僅有行政院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郁然,連日本國內香蕉最大供應商Farmind株式會社社長崛內達生也特地來臺參與。Farmind株式會社是日本蔬果的專業供應商,光是香蕉就有日本全國最高的36%市佔率,在日本全國擁有15座加工廠,也經營其它蔬果進口,像是鳳梨、酪梨等。去年開始,與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進口臺灣香蕉與鳳梨。崛內達生指出,臺灣對水果的採後處理、冷藏運輸設備都不夠到位,導致到貨品質不穩定,在日本市場面臨競爭力不足的現況。
臺灣香蕉出口日本,到港瑕疵率高
「臺灣香蕉是還蠻好吃的,但成本很高,品質並不是同等高,而且不穩定,味道沒辦法均一。」從事農產品供銷已43年的堀內達生表示,臺灣跟日本地理距離很近,到港的水果品質穩定度卻不佳。「像臺灣鳳梨運到日本有發霉狀況,我也嚇了一跳。日本也從哥斯大黎加進口鳳梨,運過來要四五個禮拜,鳳梨的品質反而都很一致。」台農發公司也說明,臺灣香蕉出口到日本的到港瑕疵率,比菲律賓出口的香蕉還高。
「控制溫度才能控制鮮度,香蕉溫度如果控制在13度,長距離移動也不容易變質,極限是不能超過200公里。」崛內達生表示,香蕉是Farmind的主力商品之一,冷鏈建立是保持鮮度的關鍵,才能將好的產品用好的狀態送到消費者手上。
Farmind公司花了20年在全日本設立14個據點、15個工廠的供應網,且每個據點的加工品質要一致,據點之間都保持不超過200公里的距離,才能確保每一根送到消費者手上的香蕉品質,符合消費者的期待。
堀內達生說明,他相信如果要比現採的品質,臺灣生產的一定比較好吃,但是生產品質與到達消費者的手裡的產品並不一致,這是不太合理的狀況。「臺灣農業可以說是亞洲第一棒,但心態可能是亞洲第一糟。」堀內達生說,一個農產品的成功,前端種植影響了產品的六到七成,最後的三成要靠採收處理跟後端運輸的配合。「我覺得臺灣香蕉可能要從頭開始想怎麼改革,不然沒有全球競爭力。」
設備樣樣缺,臺灣香蕉國際競爭怎麼玩?
台農發公司正逐步希望增加香蕉出口日本的數量,目前一個月出口量約20幾噸,在物流上遇到不少困難。「人家半小時就結束的工作,我們至少要兩個半小時。」現任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陳郁然,曾任紐西蘭奇異果公司全球行銷業務總裁,在農產品國際行銷領域擁有豐富經驗,談到臺灣處理蔬果的效率不禁歎氣。
「我們裝貨櫃的環境好一點的話有遮蔭,常常是露天,根本沒有控溫的集貨場。」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經理王春雄說明,香蕉出口流程主要是採收後經過水洗、乾燥、包裝後進冷庫,接下來裝進冷藏貨櫃。而這個最後一步,就是魔鬼的細節。
「過去上貨櫃幾乎都是人工搬,時間一拖,香蕉溫度就開始改變。」王春雄說,香蕉從13度的冷庫搬出來到常溫的集貨場,再裝進貨櫃,用人工要花上半天,中間歷經降溫、升溫又降溫,會大大影響水果品質。
「現在台農發首先開始推動使用棧板,用堆高機裝櫃,一個20呎貨櫃要裝完還是要兩個多小時,而且也集貨場都沒有卸貨碼頭。」王春雄表示,使用棧板大概會讓一個貨櫃少裝500公斤的香蕉,也會因此面對生產者質疑。另外一個致命傷,則是臺灣沒有配置卸貨碼頭的集貨場,「如果有卸貨碼頭,裝櫃半小時內就完成了。」 王春雄說明,卸貨碼頭可以讓裝櫃工作加快很多,但因為建置成本高,目前臺灣還沒有合作社開始使用。「像菲律賓大規模出口香蕉,這些都是基本配備,真的比我們進步很多。」
王春雄指出,建置這些設備乍看成本很高,但是升級設備能降低到港瑕疵率。「其實長遠來看,成本不會真的比較高。」王春雄說明,日本零售市場上,菲律賓的香蕉四根198日圓,臺灣香蕉的售價則多出一倍以上,但品質不見得比較好,要怎麼拼得過人家。
日本進口需求將逐年提高,臺灣要分餅,能種不夠,還要能賣
「我認為臺灣之後很有機會打入日本市場,臺灣農產品外銷日本的量未來可能會急遽成長,但並不代表不努力就可以達到這種成果。」堀內達生表示,日本國內的農業生產萎縮嚴重,未來農產品會愈來愈仰賴進口。但臺灣要跟國際市場競爭,要知道日本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產品,也要提升產品品質。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提升產品品質跟冷鏈建立有很大關係,集貨體系也跟冷鏈環環相扣,看看臺北跟地方的批發市場都沒有冷鏈。「基礎工作沒有串連,就算有行銷大師也是沒有辦法把東西賣到國外。」 陳郁然則回應,建立基礎設施是關鍵以外,臺灣農產品行銷力道仍有待加強。
「紐西蘭奇異果行銷費用,光在台灣一年就花掉3億5千萬,我們全部蔬菜類加起來不到2億,你怎麼跟人家玩。」陳郁然補充說,「你說奇異果是農業嗎?不是。它是商業。」生產端的基礎建設如果都到位了,要怎麼把東西賣出去,好好行銷,建立臺灣品牌也是必須的路。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則回應,國際化是臺灣農民要面對的事實,過去以生產為導向的方式已不合用,未來應該轉為「出口導向」。才能在臺灣外銷的關稅障礙與過度倚賴中國大陸單一市場的現況之下,走出農產品新的一條外銷路。
林聰賢表示,農委會計畫在十年內培養三萬個有規模的專業農民,輔導發展機械化、自動化的生產,參考如臺灣「萵苣」、「毛豆」等在日本佔下市場的成功外銷模式。積極發展冷鏈設備以外,會輔導生產端落實提升「採後處理」,未來希望農業改良場能轉型成育成中心,配合發展出口市場需要的作物品種跟種植方式,讓農民能根據需求來生產。林聰賢強調,這是整個結構的重整。「整個體系都要完善,才能打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