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讀好書】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

內容提供/ 遠足文化 文/ 高俊宏

為什麼你該讀這本書

東勢大雪山林場與韓戰不但有著間接關連,也是美援時期臺灣第一個「美式」林場,從〈大雪〉篇,可以看到臺灣山林血淚堆砌起來的慘痛歷史,也是一部多重殖民的國家歷史。如今殖民歷史已遠,但國家暴力對於土地與人民所帶來的傷害未停,山林戰爭還沒有結束的一天。

抽象的林場

在我看來,200林道的盡頭,也有一片幻肢般的森林。

那原本是一座原始檜木林,砍伐殆盡之後,像為病患裝上義肢一樣,如今種植了成片的人造林。

臺灣護樹盟理事長吳仁邦曾經誤闖過阿里山的人造林,回憶起那片森林時他說,自己像被關在一個牆壁很厚的房間,所有的聲音都無法穿透,即便他想喊救命也不會有人聽見。

分布於大雪山森林的縱橫林道,是韓戰以後在美援資助下所開鑿的。鑽入了臺灣山區的心臟地帶,徹底砍伐掉該區域的原始檜木林。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雪山林場)可說是國際冷戰下的產物。

二戰後,以軍援、工業技術合作以及將剩餘農產品銷售到盟邦為目標的《馬歇爾計畫》與《共同安全法》確立後,美國於1954年促生了《480號公法》(或稱《農產品貿易發展暨補助法案》),大雪山林場就是在這個美援法案下成立的。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木馬道遺跡。

《480號公法》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美國國內農產品生產過剩的問題,將其傾銷到盟邦;所得利潤的一部分,則反過來投注於盟邦的建設。1963到1967年,臺灣「農復會」運用《480號公法》的金援,在臺灣山林裡共開鑿了長達700公里的林道,意圖將森林資源轉化為經濟外匯,建設臺灣成為東亞反共堡壘。

當時,臺灣省政府林產局本來希望直接經營大雪山林場,將計畫書遞交美國安全總署駐華分署審核,卻被打了回票。美方基於對國民黨政府一貫的不信任,希望以「民營化」的方式,委託民間經營林場,以免浪費美援的資源。

金錢與資本的牽制下,臺灣省政府只好成立有史以來第一個「公營」的林業公司:大雪山林場,並召集近2千位榮民組成開發隊,在大甲溪以北盛行雲霧帶山區,開闢了總長214公里的林道,更首創臺灣伐木史上「卡車直達伐木區」的方式,以機械化的模式全面經營大雪山。

美式林場的經營極為講求效率,當時一位美國林業專家曾經說過:大雪山林場的每一棵樹、每一部分都能夠加以利用,甚至包括樹的影子。在這片以冷杉、鐵杉與檜木扁柏為主的伐木區裡,砍下的樹木主幹將用作建築材料、家具、鐵道枕木、電線桿等等,樹梢與枝幹則將用來製作紙張、人造纖維,其他殘餘物經過「硝化」以後,則可用來提煉炸藥。

大雪山運材的美援卡車,拍攝自大雪山遊客服務中心展覽廳。

原木運送下山後,送至東勢的貯木池泡水儲存。接著便由大雪山林業公司製材工廠進行後續製材工作。每採伐一棵樹,除中段幹材可供鋸製建築及家具用材外,其餘直大無結的部分可製作夾板,稍枝邊皮裁切後可供作造紙之原料,樹皮則可供製藥或燃料,鋸屑可作為飼料及酒精的原料,另將木材乾餾可得醋酸、甲醇等化學用品。

配合1968年九年國民教育的延長政策,大雪山林場曾經生產了50萬套以上的學校課桌椅,就是我們小時候教室裡面使用的課桌椅,通常我們會在木頭桌板上用美工刀在中間刻一條線,有的小朋友還會在旁邊用立可白附註「楚河漢界」。

美式的伐木模式雖然比日本時期的山林經營效率要高得多,勞動者與山林之間的關係,卻變得稀薄。

林清池先生在描寫過去太平山林場的工作時,提到一個迷人的職業:「每木調查」。他們的工作,是以人力攀爬的方式,對伐木預定區裡的每一棵樹木,逐一進行胸徑與高度的測量。

每木調查的數據直接影響到林班的生產計畫,因此特別受到重視。由於每木調查者前去的多是盤古開天以來的人跡罕至之地,除需攜帶必要的測量儀器、睡袋、野帳以及廚具、便當與急救藥品之外,更要有強健體魄與過人的勇氣。

在那個登山用GPS尚未發明的年代,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窮山惡水的任務,應該使得每木調查者與原始巨樹之間,有一種以性命相搏的關係吧。

日治時代的大雪山影像。

而大雪山林場的美式作業邏輯裡,卻沒有每木調查這個角色,而是透過與臺灣省農林航空測量隊合作,以多角度的航空照片來檢視、判斷森林的樹種與量體,再來決定伐木區的劃定。

整個大雪山的預定伐木區接近6萬公頃,其中91%為立木之地。 林場透過自動化的鏈鋸伐木,以臺灣土地上前所未見的美式新型18輪卡車,一輛輛地載運下山。山下,東勢小鎮設立了巨大的鋸木工廠,想要複製出美國奧勒岡的費德勒爾韋(Weayerhauser)林業公司的製材廠規格,引進美式大型製材機器進行一貫化的生產。

新式的伐木方法,讓面積廣袤的大雪山森林在短短15年內,就被砍伐殆盡,留下今日遍布山頭的巨木殘根,以及尚屬年輕的、義肢般的、兼具土地保持及遊憩功能的再生林。

很難想像,15年的機械化伐木,人們總共從這塊山野「割取」出2200多萬立方公尺的檜木,全部堆起來的體積,相當於九座臺北101那樣大。

林場一方面養活了許多伐木工人的家庭,另一方面卻又受到連年貪汙與龐大人事所拖累,加上,美式規格的機械製木場是為了粗大寬鬆的溫帶森林而設計,並不適合密緻彎曲的亞熱帶臺灣木材,造成了珍貴檜木材的浪費。種種因素,導致林場提早夭折。

伐木停止後,林場開始進行人造林計畫,試圖彌補砍伐所帶來的水土流失。然而,在林務局「伐木派」的主導思維下,一系列竭澤而漁的政策,徹底改變了臺灣山林的面貌。包括:「全省之天然林,除留供研究、觀察或風景之用者,檜木以80年為清理期限,其餘以40年為清理期,分期改造為優良之森林。」(1959年)「林相變更」、「林相改良」(1965年)等等。

大雪山伐木政策以及林務局的林相改造,對臺灣山地的水土保持,究竟造成了什麼影響?從87水災、81水災以及葛樂禮颱風帶來的巨量洪水與土石沖刷,造成中南部嚴重災情,讓人一再對這些政策產生質疑。

(本文摘自遠足文化《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