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西吉海洋保育的十字路口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於2014年正式成立。不過,早在設立國家公園之前,澎湖縣政府即在2013年依照《漁業法》公告其週邊海域禁漁區相關限制事宜。如今經過4年多,該海域海洋生態豐富,也使得不少潛水客前往朝聖。
2016年起,國家公園保育警察小隊長蕭再泉呼籲東吉嶼、西吉嶼之間海域劃設「完全禁漁區」,潛水客吳祖祥也同樣於「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提議「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西吉廊道海域應劃設為『完全禁漁區』」,並於2017年7月25日通過附議成案,自此引發海洋生態和漁民生計雙方的爭議……

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的魅力與誕生

澎湖南方四島是指澎湖縣望安鄉的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西嶼坪這4個在南海的離島,2014年10月成立「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後,是國內第9座國家公園,也是第2座海洋型國家公園,當初成立的目的,即希望能兼顧生態保育與環境資源,讓這片澎湖海域生態資源可以永續發展。

「因為這地方太多了,比墾丁更多,這四周圍的海域都是,有很豐富的生態。」2013年尚未正式成立國家公園的南方四島,就有潛水客看見這片海域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近年更多潛水客在社群網站(Facebook臉書)分享在南方四島海底驚人的魚牆畫面,顯現這片海域豐富的生態資源。

這裡的魅力隨處可見,澎湖南方四島的海域生態誠如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徐韶良表示:「各個島嶼都有它的特色,雖然乍看之下差不多,各別的特色可以從環境來切入,我們從自然環境來看,東嶼坪、西嶼坪比較靠近望安,它的珊瑚礁在淺海岸地區,延伸很長,在岸上就看到很漂亮的珊瑚礁在腳下,距離水下幾公尺,光線很充足,水很乾淨,珊瑚就長得很好,是一個很好的浮潛場域,如果要很輕易地看到很漂亮的珊瑚,東嶼坪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呂志廣談南方四島天然條件的特殊性與優勢。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呂志廣也特別強調,因為南方四島有其優勢的天然地理條件,足以劃設為保護區及種原庫,所以才成為我國第2座海洋型的國家公園。他提到,「南方四島之所以是國家公園,在於它天然條件上有相當特殊的條件:第一是,珊瑚礁覆蓋率相當高;第二是,有很好的玄武岩地質景觀;另外在2008年發生寒害的時候,南方四島受到影響較少。」

2008年春節期間,澎湖發生嚴重的寒害,海域等深線20米以內的珊瑚礁損失慘重,只有南方四島以南受輕微傷害。專家因此建議在澎湖南海設立保護區,做為周邊海域種原庫。同樣地,在正式成立國家公園之前,澎湖縣政府也已於2013年依《漁業法》公告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西嶼坪週邊海域禁漁區相關限制事宜,包括南鐵砧周邊約69公頃海域設為「核心禁漁區」,不得以任何方式採捕水產動植物;南方四島周邊海域設為「底刺網禁漁區」。

保育與生計的拉扯與爭議

主張保育的人士主張東西吉廊道海域完全禁漁,讓它成為魚類種原庫,等到魚類有繁衍的機會,漁民可以共享「溢滿效應」資源。相反地,澎湖當地漁民對於禁漁會減少了一塊捕魚的海域,擔心衝擊生計。雙方有不同的主張,所提的意見也造就了高度衝突性。

在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執法的保育警察蕭再泉,希望該海域的生態資源可以永續發展,主張將東西吉之間的海域劃設成完全禁漁區。他受訪時表示:「剛好有這個協作會議平台,可以讓大家暢所欲言,對未來永續看怎麼做,這樣對未來的澎湖漁民是有幫助的。如果3年後,再劃設完全禁漁區的話,有可能臺灣又增加一個紙上保護區。」

「你們現在若講一個海要禁,不要說保育,我們這一代就沒地方可以討海了啊,哪來下一代?」大多數澎湖人靠海為生,當漁民面對他們傳統作業捕魚的海域,被提議要因為保育將成為不能進入討捕的「完全禁漁區」,也出現了這樣的反彈聲音。

澎湖近海漁業協會總幹事鍾龍幫說:「我們漁民的訴求就是,你如果要禁,包括觀光的、海釣的、潛水的,都要全部禁,如果沒有,那就都不要禁。據我所知,我們澎湖人有85%都在那裡作業,依照海管處的規定,我們都已經遵守了。現在航道都禁,我們澎湖人的生計哪裡來啊?」

當被問及漁民是否支持「種原庫」時,鍾龍幫也提到:「之前劃為國家公園,部分禁捕之後,現在的確有魚啊!是我們全部漁民按照規定配合維護,以及禁止毒、電、炸,再加上海巡署取締得很好,才會產生這麼多。」澎湖漁民強調,先前已經配合國家公園畫設部分禁漁區了,強烈反對緊縮他們的傳統作業捕撈海域。

澎湖漁民面對南方四島「完全禁漁區」議題,聚集在澎湖縣政府抗議。

無聲的客觀調查更甚高分貝嘶吼

在這議題的關注過程中,有另外一個聲音:希望有更多的科學調查證據,讓政府擬定政策時有更堅強的依據。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義雄教授,他接受海洋公園國家管理處委託,在南方四島海域進行了近兩年的魚類資源調查,發現南方四島有很好的珊瑚礁生態。

他提及:「在資源調查時才發現,這裡的魚類資源相當豐沛,現階段臺灣沿海,南方四島海域地形的湧升現象造就非常高的生物多樣性,也構建珊瑚礁體系,再加上海流帶動的營養物質,使這裡的海洋多樣性與整體物質相當豐沛。」陳義雄更形容,該海域如同一畝良田,又是南北貨物匯集地,是魚類在此繁衍的最佳選擇。

陳義雄也強調,很多物種會在南方四島海域繁衍,既沒有寒害,又是整個澎湖的流場,物種如果在此成功繁殖的話,很多經濟物種的種原,即可擴散到臺灣周邊沿海去繁殖、去增長。

對於東西吉海域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陳義雄也妙喻:「這裡的環境很好,小型隱蔽種可以駐紮在這個很健康的棲地,而魚會在這裡聚集,道理很簡單,因為西門町的店如果都關了,人潮也都會走掉,南方四島就像不打烊的店,也就是說營養物質都輸送到這裡來,魚乾脆住下來傳宗接代。」他認為,南方四島海域成魚的量體非常大,就單位面積而言,是他看過魚類產量是最高的海域。

雖然現在有基礎資料,但該海域四季變化仍無法掌握。不過,陳義雄也肯定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過去已經有所作為,在這次劃設「完全禁漁區」議題尚未形成之前,就已經在南方四島海域投入資源調查,以及在南鐵砧周邊海域劃設為「完全禁漁區」,南方四島周邊海域也已設為「底刺網禁漁區」。

然而,他也有感而發地說:「回歸海洋保育來講,必須慚愧地承認,現在人民保育意識高張,卻欠缺保育知識。」

澎湖縣政府於2013年依《漁業法》公告南方四島的南鐵砧周邊為「核心禁漁區」;南方四島周邊海域設為「底刺網禁漁區」。

爭議暫歇  保育之路何去何從?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西吉廊道海域劃設為『完全禁漁區』」,已於去年7月25日通過附議成案;經多次會議討論,行政院在12月13日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未來政策方向,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在記者會中宣布,會以漸進式、階段性方式兼顧漁民權益與保育目標,宣布「現階段漁業管理維持不變」,但會加強執法,取締及驅離越界的大陸漁船以及違法作業的本國漁船。

基本上,洄游性魚類允許捕捉,並認同漁民日常適度採集海菜或貝類,至於禁止採捕的規範,未來會考量「全禁」還是「部分禁」,需要再持續溝通,最快要2019年後才有具體方案。

過去臺灣劃設很多漁業保育區,卻常常因為缺乏執法能量,而淪為紙上保護區。而近年則因為海洋資源越來越少,大家越來越有海洋保育意識,「棲地保護」也逐漸受到重視,劃設「海洋保護區」是推展海洋保育的主流,也是保育管理漁業資源的重要工具之一。

澎湖南方四島的東西吉之間海域,是否劃為「完全禁漁區」,引發海洋生態和漁民生計的雙方熱烈討論,保育的路就像走到十字路口,而海洋政策的擬訂,是需要政府有效的規範、學術單位科學調查、執行單位落實執法,最重要的是,民眾體認海洋保育對生態的價值,從觀念的認知到行動的實踐,劃設保育區,才能夠真正落實種原庫,讓海洋資源利用更長久永續。

(本平臺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