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農】打造青年返鄉的農業起家厝

內容提供/ 《鄉間小路》 文、攝影/ 許鈺屏

國道3號公路抵達南端的終點前,穿過富饒的屏東境地,途經位於內埔鄉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而佇立在園區對面的則是一座占地 4.8甲的農地,其中的 1.5甲地又屬於茂和農園。

在這裡,有一群平均年齡不到 26歲的青農,茂和農園就他們踏入農業夢的「起家厝」。而羅秉諺、張婉儀和其他農園夥伴日日穿梭田間,耕耘有機小黃瓜及其他有機葉菜的農作工事,也耕耘返鄉從農的夢想。

推開農園大門,兩隻黃狗搖尾迎面奔來,一旁可供大夥兒集貨或休息的區域內則有四隻小貓或坐或趴,「狗狗原本是流浪狗,貓咪是養來抓老鼠的。」張婉儀解釋,農園內鼠輩猖獗、常危害作物,但他們為了做有機而捨棄放老鼠藥,改用老方法「貓抓老鼠」。

如今,狗狗白天看顧,貓咪負責夜行巡守,與團隊成員一同守護生機蓬勃的農園;人、作物、動物和樂共存,名副其實是羅秉諺所說:「做有機的基本原則就是要達到生物多樣性。」

小黃瓜生長至一定高度時,需要運用夾子與網子夾蔓,讓它順利向上生長。

展現「尚青」的衝刺力

「我們兩個都是工作狂!」茂和農園的重要掌舵手──羅秉諺與張婉儀回憶起數年前,因在農業科技公司工作而結識。當時,農校出身的羅秉諺負責農事管理,張婉儀則有行政與物流管理經驗;兩個工作狂心想,與其替人賣命,不如自行創業。

「我們也看到農業勞動人口老化的趨勢,」羅秉諺提及,臺灣的青農表定年齡上限是45歲,但他希望能更展現「青」農年紀尚輕、敢拚的企圖心,「我想衝衝看,而且,比起中年才返鄉務農的青農,我到時可能已經是『資深青農』了。」

不過,決意從農業科技公司離職、投入創業後,才是真正的開始。兩人透過屏東縣政府為輔導青年返鄉從農而辦理的「燕南飛計畫」,熟練基礎農事技能,並到農場實習;結訓後,他們也開始組團隊、找農地,前進的方向逐漸定錨。

「但那時連我阿嬤都不看好。」羅秉諺笑說,自己從高中到研究所都讀農業,真的要學以致用、投入農業時,家人卻認為從農「無賺頭」而沒信心。此外,那時他們也遲遲找不到農地,曾因此等過漫漫半年的空窗期。

所幸,因為曾參與燕南飛計畫的機緣,兩人透過縣政府媒合,向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承租到一塊土地,進而打造成專屬的農園。兩年多來,他們在茂和農園裡的辛勤打拚,也抹去當初旁人的懷疑,靠專業與虛心向學的態度持續進步。如今,農園的作物穩定生產,供應有機通路、校園與餐廳,團隊逐步擴大,成績有目共睹,也翻轉許多人不看好農業前景的刻板概念。

羅秉諺說,相較於慣行農法生產的小黃瓜,許多有機小黃瓜長得較彎曲,但品質絕對不會輸人。

對農藥過敏的農夫

農園所屬的農地原是河床地,農場內遍布大大小小的石頭,光整地撿起的石頭就能堆滿好幾條溝渠,每回收成後,仍要持續撿拾大量石頭,「一開始還沒人想要幫我們整地,因為太多石頭會破壞農機具。」

羅秉諺自嘲,「所以我常說我們這邊很像在種石頭。」放眼望去,附近多處農田都種植果樹,但考量到果樹已有很多人種植,且成本回收至少要2、3年,資金周轉較有疑慮;加上此處地質因素,他們最後選擇種植瓜菜類。其中,茂和農園又以人稱小黃瓜的花胡瓜作為招牌作物。

同時,也因為此處較無鄰田汙染問題,就連相鄰的公共區域也用機械而非藥劑除草,讓他們決定從事有機農業。「但也是因為我會對農藥過敏啦!」羅秉諺回憶,高中出公差負責噴藥,他揹藥桶開工,卻吐到不行,才發現自己竟然對農藥過敏——這個對農藥過敏的農夫,似乎早就命中注定要投入有機農業。

儘管瓜果類的病蟲害管理原本就較複雜,選擇有機栽培更是一大挑戰,例如,比起因實行慣行農法而有穩定肥力供應小黃瓜生長,有機小黃瓜較容易長彎,導致賣相不佳。但團隊一次次累積農田內的實戰、與通路的討論及默契,逐漸微調腳步,也為農園的有機農業藍圖畫出輪廓。

現在,羅秉諺掌握田間作業,張婉儀主控行政規畫與經營管理,兩人合作無間,要把一塊原本「種石頭」的農地,變成農友樂土。

茂和農園過去是河床地,時常需要整地、撿石頭,撿出的石頭已堆滿一旁的溝渠。

厚臉皮才能談好生意

找到農地、順利投入種植後,賣出作物也常是農人面臨的一大問題。

「要厚臉皮才能跟人家做生意。」羅秉諺談起家人的叮嚀,草創時期,他天天在農場內埋頭苦幹;後來,他參加農委會的「百大青農計畫」、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並供應地方小學營養午餐的有機蔬菜、加入地方青農團體,及成立蔬菜產銷班等經歷,羅秉諺才發現,積極拓展人脈、藉此尋求資源,不但有機會與其他農友交流,更是認識合適通路的關鍵。

而找到通路則又有另一個障礙。以他們的經驗為例,小黃瓜產期僅約一個月,和通路磨合好合作方式與供貨規格,產季便往往準備畫下句點,因此下次供貨又是一個新的開始,「這也是從事有機農業的困難,品質和數量都要穩定。」張婉儀補充,必須藉著往來溝通的經驗來調整農園的工作模式。

鮮紅的朝天椒也是茂和農園的作物,為綠油油的農場增添了鮮豔的色彩。

以品質而言,他們藉挫敗檢討有機栽培方式;而外觀NG的格外品則可提供給學校等單位,既不浪費食材也能各取所需。「還有一次嘗試種新品種,但它大概以為自己是芒果,竟然『在欉黃』!」羅秉諺樂天看待失敗與「打掉重練」的磨練,反覆檢視適合種植的品種與方式,從中找出策略。

至於小農常有的貨量不穩問題,也成了跟通路合作的不定時炸彈。為穩固產量,農園建置3個網室並安排輪作,確保地力恢復、產量平均與分散風險,且採收及照料的人力可充分配合,如此一來就有了與通路談判的籌碼。

擁有穩定的品質和產量後,他們也持續精進栽培技術和省工方式,甚至建立一套農場的SOP(標準作業程序),「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情」,讓團隊順暢運作、生產優質農產品。「但最重要的還是態度。」

兩人異口同聲地說。羅秉諺有感而發地說,謙虛地向他人學習、心態正向,許多前輩就願意分享,「這些人也都會成為我們創業這條路上的貴人」。

羅秉諺利用農場空間種植有機西瓜,可分送伙伴和親友享用。

團隊精神與農業傳承

茂和農園漸被人知曉、持續擴大版圖,羅秉諺與張婉儀認為是團隊整體的功勞,「農夫要想種什麼、管理作物,又要聯絡通路、想辦法賣出去,一個人做全部的事情真的分身乏術。」

因為認知到合作的重要性,羅秉諺在工作時,也特別在意共事者的情緒和成就感,「我最注重的就是『一起的感覺』!」他提到,夥伴關係並非一紙合約才成立,而是因為擁有相同的理念才聚在一起;就算彼此偶有意見不合,但方向一致,此時的討論便是在募集全員的想法,以找出解方。

而他指導夥伴時也不藏私,因為唯有讓每個人知道得更多,討論才會在同一個基準點上,反而能激起更多火花而進步,眾人也更有參與感。這樣的作法,也適用於農場實習生。

茂和農園團隊成員和實習生的年齡差距不大,合作起來較無代溝,農場內的工作氛圍也因此相當活潑、愉快。

因為羅秉諺一路就讀農校,畢業後又從農,這樣「活生生的例子」常被老師邀回母校與學弟妹分享;同時,農園也招收屏東科技大學的實習生。他們向學生打包票,「來這裡實習並不是賺最多錢的,但絕對讓你學到很多!」

因此,茂和農園內,不論團隊夥伴或實習生,都和樂融融地一起工作、學習。專心耕作時,大家冒著小雨或頂著日頭,悉心呵護作物;等到休息喘口氣時,充沛活力的笑鬧聲又傳遍整座農場。

在這裡,羅秉諺與張婉儀從人與人、人與作物的關係開始,帶領志同道合的農友,一起為這座青農的起家厝蓋起一磚一瓦——雖然正起步,還要積累更多進步的能量,但如同羅秉諺的信念:「我們揹的是一整個農場及一整個團隊,而且一手辛苦打拚起來,大家也都信任我們。所以,再苦都得撐下去。」


青農簡歷

茂和農園

羅秉諺、張婉儀

從農時間:三年

特殊事蹟:羅秉諺曾獲第三屆百大青農個人組

聯絡電話:0932-979423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對面)

(本文轉載自《鄉間小路》2017年11月號,台味麵包修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