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合土地的傷口,霧臺大武部落再現生機

文/張愛玲 圖片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 企劃製作/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屏東縣大武社區是霧臺鄉最深山偏遠的部落,歷經88水災重創後,當地大規模坡地崩塌與土石流的問題,造成族人流離失所、耕地減少與農作萎縮等問題。

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霧谷勿藜」團隊,透過水保工程、農作增產、文化技藝傳承與空間活化等創新作法,為當地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復興之路上協助居民安居樂業,該計畫榮獲水保局舉辦「第七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金獎的肯定。

石板栽植槽改善土石流問題

指導老師許中立老師笑說,「水保系就是去人家不去的地方,走人家不走的路。」在今年暑期駐村計畫執行前,6名水保系大二學生深入大武社區,透過現場探勘及與村民召開共識座談會時,發現土石流不僅危害居民住的安全,更讓耕地面積與農作物產量縮減,改善邊坡崩塌問題可說是刻不容緩。

團隊成員向當地魯凱族居民學習堆砌石板的技藝,以順疊工法堆出長達近40公尺的石板植栽槽,並採用打樁編柵等設施來安定坡面,選定7種適合當地氣候、土壤與坡度的水保植物進行栽種,原本光禿禿的坡地,經補植過後有近9成的覆蓋率。

組長許誌麟回憶說道,「全體組員親上第一線,搬石板、挖補土、堆石板,酷暑下從早到晚揮汗施工,必須忍受體力透支與手部劇烈的疼痛感,當時團員常在現場累到席地而睡,而夜裡陪伴我們的,僅剩月光與唯一一盞路燈。每當想放棄時,村民的期待與肩上的責任感,便鼓舞著我們繼續做下去。」

團隊成員學習月桃處理方式和編織方法。

農作增產計畫,好有梗!

邊坡崩塌問題外,團隊開始著手農作增產計畫,直接解決部落居民的生計問題。

團隊發現飼養大武森雞與種植紅藜,是當地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為了讓放山飼養的雞群,免於遭受野生動物的攻擊,團隊架設具反光效果、可驅趕鳥禽飛過的光碟片以進行物理防治,同時養鵝防蛇做好生物防治。

針對紅藜,由於當地土壤肥力不足與栽種習慣不良,導致結穗量低及紅藜木矮小化的問題。為此團隊引進選育品質優良的紅藜品種,並製作農作增產工具,保持栽種間距25cm的最佳距離,再將廢棄的紅藜梗循環再生,除了製作紅藜生物炭與堆肥以增加土壤肥力外,更創新研發以紅藜梗、社區倒木與大武森雞蛋殼,三者就地取材進行組合,以零成本方式創造可栽培紅藜菇的太空包。

這種綠色循環經濟的概念,可取代傳統養菇農大多以水保植物,如:楓香樹來種植香菇的問題,未來大武社區亦可結合紅藜農事體驗遊等活動,讓遊客現場體驗採收紅藜樂,並可自行買太空包回家栽培,帶動整體社區經濟發展的潛力。

除了引進品質優良的紅藜品種,團隊再將廢棄的紅藜梗循環再生,製作紅藜生物炭與堆肥,甚至創造可栽培紅藜菇的太空包。

文化作物與技藝復興運動

在短短駐村兩個月的期間,團隊與部落耆老們進行田野訪談中發現,大武社區有文化作物失傳的問題。為此團隊進行原生南瓜及原生旱稻種源的引種,找回部落食的文化,並將廢棄派出所的空間予以活化,利用該場域進行各式講座、水保室內展館、當地文化傳承及月桃編織手工藝的教學。

團隊成員吳景熙以文創精神結合月桃編織技藝,設計出大武森雞造型的「草頭娃娃」,娃娃內部運用當地回收寶特瓶製作而成,可用來栽種水土保持的草種,既有觀賞價值,更具推廣部落編織與水保觀念的雙重意涵。

競賽最大的意義不在獲獎名次,對「霧谷勿藜」團隊而言,洄游家鄉,協助大武社區走出莫拉克風災的陰霾,重建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開發自給自足、循環再生的經濟模式,是他們希望能在部落青年心中,埋下一顆對家鄉懷抱夢想的種子,能持續發芽茁壯。

團隊利用月桃葉製作噠呼咕咕(為魯凱族語的雞)工藝品。

 


「霧谷勿藜」團隊成員

許誌麟、陳美秀、吳景熙、許凌淵、陳政廷、陳貴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