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花博】不噴藥也能防蟲 專家:建立生態特區達成動態平衡

文、攝影/ 林良齊

不用噴農藥也能防治蟲害!田間的薊馬、蛾類等往往讓農友十分困擾,農試所應用動物組副研究員余志儒建議,農友栽植農作物時可以在田間建立「生態保育特區」達成動態平衡,但時間最快也要1年的時間,過渡期可以用物理及化學的方式防治。

台中花博智農館7日邀請農業試驗所分享「不噴藥防治蟲害妙招」。

余志儒表示,蟲害防治方法主要有栽培、生物、物理及化學等方式,而安全資材則是排除化學合成農藥以達成「食安」、「人安」及「環安」目的。

生態保育特區平衡天敵與害蟲

余志儒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初病、下醫治已病」也可以應用在蟲害防治。

余志儒說,一般而言天敵與害蟲的族群密度消長圖,只靠一種天敵時害蟲起伏較大,天敵跟著後面追,這樣的變動不利耕作,期待達成的是低波動、低起伏的平衡模式,常見的措施包括「生態保育特區」、「綠籬」及「草生栽培」,過渡期間可利用物理與化學方法防治。

余志儒說明,農民可以在田間建立包括花粉蜜源植物、害蟲寄主植物的生態保育特區,花粉蜜源植物建議選用玉米,因為其好種植、花粉量多,而害蟲寄主植物則視田間作物為何來種植如高麗菜的話可以用油菜做為害蟲寄生植物,瓜類可以用南瓜,柑橘類可以用檸檬等。

余志儒建議,除了田間可以規劃部分生態保育特區外,也可以利用「種子球」在附近的雜木林、水利地等定期種植花粉蜜源植物培養天敵,如果生態特區面積夠大可以建立人造結構物如鑰匙孔、曼陀蘿、立體螺旋等人造結構物提供棲地。

平衡前的過渡期選用安全資材防治

「要達成平衡至少一年時間」,余志儒說,過渡期間的物理與化學防治方式包括清園田間衛生、浸苗處理、選用植保資材與害物監測等。其中,清園田間衛生則是包括兩個期作中間需將園區內的所有植物去除至少達2-3星期,而浸苗處理如果做的好,可以防治包括蟲卵、幼或若蟲及成蟲等蟲期,友善植保資材則視防治的蟲類選用包括蘇力菌、植物油混方、石灰硫礦、誘集、天敵等合適的防治資材,民眾也可在「農業害蟲智能管理決策系統」上查詢。

余志儒強調,資材與技術一樣重要,簡易的資材應用得當可以發揮可觀的效果,但有效的資材如果應用失當,不但減效,甚至還會造成負面影響。如油類資材要直接噴灑在害蟲身上,甚至要一星期2次的噴灑頻率以防治蚜蟲。

台中花博智農館7日邀請農業試驗所分享「不噴藥防治蟲害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