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循環經濟】種菇蕈廢料接種特殊發酵菌 可減少雞舍臭味、產製肥料

菇蕈生產過後的剩餘廢棄物處理困擾菇農甚久,台中農業改良場研發「複合式堆肥發酵菌」把這些廢棄物接種發酵菌後混雜粗糠,平鋪在雞舍下方做為墊料使用,可以降低臭味、並提升雞隻存活率至90%。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9日邀請農友參與「農業生產剩餘物質循環利用技術田間觀摩會」,觀摩會中實際示範台中場研發的發酵菌。

使用台中場研發的複合式堆肥發酵菌種接種於菇蕈生產剩餘物質後、混合等體積的粗糠,平鋪於雞舍下方做為墊料使用,可降低臭味、減少環境汙染,堆積發酵時可以縮短雞糞清出後的發酵製程時間。該技術還可提升雞隻存活率,由原先之80%提升至90%以上。

將此禽畜糞堆肥應用於甘藍種植,搭配台中場開發的高肥效性有機液肥,施用於小松菜及萵苣種植,則可提升20至30%產量且提早採收期3至5日。據台中場估計,每0.1公頃可減少約14000至14500元的肥料支出成本。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自然資源有限,如何將可利用資源,循環再使用是一大課題,經由技術輔導,能夠加速且提高其可循環資源的利用率及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