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茶香仍芬芳,惠明盲生的臺灣茶「盲飲」課

文/林宜潔

圖片提供/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

週五下午通常是惠明盲校學生的戶外散步時間。4月20日這天,他們沒有外出,29位盲生由老師陪伴引導,一個個牽手進入教室,準備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品茶體驗—— 一堂真正的「盲飲」課。

惠明盲校位於臺中市大雅區,是一所免費收容視覺障礙及多重障礙兒童的私立學校,新學期開始,學生返校學習,學校從寒假的靜謐中恢復過來,各式成長活動也跟著進到校園。其中一場,就是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到校舉辦的臺灣茶品茗課。

聞香臺灣茶,看不見的「盲飲」之旅

這天站在台上要帶領孩子們學習的,是到茶改場服務已滿九年的助理研究員林義豪。「開過無數茶葉感官品評能力訓練課程,教身心障礙生品茶還是頭一遭。」林義豪表示,這幾年常在場裡舉辦感官品評課程,去年底從課長手中接到由台灣拜耳邀請的公益任務。活動當天自己準備了所有材料,包含茶樣、茶壺、泡茶網袋還有三十幾只茶杯,驅車前往臺中私立惠明盲校,就連評審比賽茶專用的瓷湯匙都帶齊了。

課堂上,六種發酵度從低到高的臺灣特色茶:綠茶、包種茶、高山茶、凍頂烏龍、東方美人與大葉種紅茶一字排開。林義豪表示,課程設計參考茶改場茶葉感官品評能力鑑定初級班的上課內容,希望能給孩子完整的臺灣茶體驗。「我一邊講解茶葉的基本知識,加上有茶喝,應該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開始講起茶的故事、製造方法跟產地,一下說臺北文山包種茶,一下聊南投日月潭紅茶。孩子們也在老師的協助下,邊聽課,邊聞茶乾,品嚐林義豪泡的好茶。

林義豪說,視覺對一般人學習品茶相當重要。先要判斷茶乾做法是球型還是條形。泡開之後,留意茶湯顏色、明亮度、濁度。最後,則是看茶葉的葉底,觀察葉子的發酵狀況、生長大小跟茶樹品種。

以上要用到「看」的能力,來到惠明的孩子多半先天就失去了,在這個品茶的課堂上,卻還是能分辨茶的風味。「靠著嗅覺味覺來補,孩子們還是能喝出來,香氣也可以辨識。」林義豪說,當天最受歡迎的是清香的輕發酵高山茶,與帶著蜜香的東方美人茶。雖然看不見茶乾外觀,但透過說明,林義豪引導孩子用鼻口感受茶湯裡的花香、蜜香,發現有些孩子對氣味十分敏銳。課程結束前有小小的隨堂測驗考。「最後有小朋友直接喝出來是什麼茶。」

「老師來上課,流程沒有因為孩子們眼睛看不到就馬虎,連泡茶的茶水比例、時間都很專業。」私立惠明盲童育幼院院長卞秀枝指出,惠明的孩子除了視障以外,部分有多重障礙,有些則是行動不便,都需要更多感官的刺激跟練習。校內教師平常也會用果汁或其它食物,讓孩子練習嗅覺跟味覺,但像這樣認真學茶,真的還是第一次。卞秀枝表示,茶改場的老師非常講究,參與這場活動的學生很開心,自己全程在旁也十分感動。

惠明盲校的孩子跟著林義豪的引導,在這場別開生面的品茶課中,運用嗅覺與味覺,學習品茗臺灣茶。

牽線的有心人,與農友共同找尋付出的價值

牽起惠明盲校與茶改場紅線,成功讓茶湯飄香在孩子身旁的,是這六年來,只要開車經過惠明就會進去「巡巡看看」的台灣拜耳市場部經理李元仁。

李元仁說,跟惠明的緣分是從送水果開始。2012年底,剛好有位跟長期合作的草莓農,希望把一些產季末的草莓分送出去,跑來問李元仁。李元仁長期在中部駐點,知道很多地方,電話打一打,把草莓送到惠明去。「結果從送草莓開始,變成帶盲生去農友田裡採草莓。」

幾年下來,李元仁帶著孩子們去了好幾個不同農場採果。李元仁說,當農民開始一起做這些愛心導覽,看得出來心裡都很高興,跟賺不賺錢沒有關係。他說,大家每天逗陣,總不能一直聊病蟲害,共同去做對社會有幫助的事,大家心裡很滿足。「人到後來真的就像馬斯洛講的,追求一種自我實現。」現在很多農民常會主動問他,育幼院有沒有需要什麼東西。

因為常到校關心,李元仁也跟校內老師漸漸熟稔。「去年在討論,除了帶去採果,也希望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一些訓練,或許能幫助累積求生技能。」李元仁說,「既然看不到,我就想不然訓練嗅覺。」平常跟農民關係緊密的他,很快就找到專門訓練茶葉品評的茶改場聯絡方式,寫信詢問是否能為盲生舉辦一場品茶課。結果茶改場收到信打電話來,一口就答應協助,才有這一場別開生面的品茶課。李元仁說,盲生很喜歡接觸學習新的事物,只是不知道資源可以上哪找,很高興自己能幫上忙,付出的真的都只是牽線小事而已。

李元仁(右一),這幾年有空就跑到惠明「巡頭看尾」,還聯合熟識的農友與同事一同到校整理校園裡的小菜園。

上帝關了一扇門,眾人協力再啟一扇窗

「去年開始,我們同事也會自己找一找,就跑到惠明幫忙。」台灣拜耳企業溝通部經理楊正敏表示,李元仁的努力,不僅獲得公司內部表揚贊助,也吸引有心的同事加入服務。大夥兒會在假日期間,一同到惠明校園中的小菜園幫忙除草,陪伴孩子種植農作物。「還找了農友到學校教我們疏枝、做畦。」後來認識的農友甚至整家都跑來幫忙。楊正敏說,大家遙遠的夢想是,未來這個小菜園能撐起一個小小的市集,販售惠明盲生種植的蔬菜。

卞秀枝表示,院裡有很多小朋友先天失去視覺,感覺統合異常,注意力缺乏,導致情緒跟社交出現障礙。有些孩子無法控制情緒,會自我傷害,也沒辦法跟一般的小孩子互動。卞秀枝強調,多重障礙的孩子很需要感官復健。「讓有障礙的孩子累積生活體驗很重要,不同的體驗能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卞秀枝也表示,現在有很多企業團體都會安排到學校幫忙,無論是舉辦活動或單純表演,都是一股幫助孩子成長的力量。

卞秀枝指出,今年4月開始,由孩子們製作服務的校園飲料吧「惠明實習小舖」正式開張。原本只有販售簡單的咖啡跟鬆餅,跟林義豪老師請教後,目前又增加「冷泡茶」一個品項。卞秀枝說明,「惠明實習小舖」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飲料吧,而是為了讓一些有學習能力的孩子,建立成就感,也能在校內練習一些基本職業技能。

除了飲吧檯的設備符合視障生的使用需求,杯子跟桌椅的動線也要設計過。「怎麼讓孩子知道這裡是門口,這裡走路要轉彎,都必須在地板標示,他會去學習。」旁邊也有工作人員會帶著孩子一起做。卞秀枝強調,我們一般人感覺自然的生活細節,對盲生來說都必須花加倍力氣學習。

為了讓坐輪椅,行動不便的孩子能親手種下草莓,體驗栽種農作物的成就感,李元仁(右三)跟同事在小菜園裡架了稍高的棚架。

為摸黑成長的孩子繼續努力

「那天品茶活動結束,參加的孩子最後合唱了一首歌,好像很高興,是要表達謝謝你的意思,你看到會,會流眼淚…」李元仁說著紅了眼眶。

他說,我們一般人想像眼睛失明,會覺得天昏地暗,好像沒有明天的感覺,惠明的盲生卻是不斷學習跟體驗人生。李元仁表示,未來他將持續扮演「牽線」的角色,盼結合更多資源,陪伴不見光明的孩子,在黑暗中繼續勇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