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一代留下農村備忘錄,農委會與中研院合作調查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變遷

文、攝影/ 洪嘉鎂 首圖攝影/ 謝佩穎

歷史的農村、記憶的農村、現在的農村到底有什麼差異?整體社會變遷如何改變臺灣農村社會文化,影響農村現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中央研究院今年合作展開5年期的「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期望了解臺灣農村社會文化狀況,也能為農村留下紀錄。

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從5月開始田野調查,已記錄即將失傳的魚栽歌、綁槺榔掃帚技術,也發現農村菁英蔡秋桐文物,將資料帶回分析;而社會所所長謝國雄也紀錄農村現況各地發展現況,如斗南鎮烏殼綠竹筍共選共計、池上米產生背景等,「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不僅要調查過去,也要調查現況」。

5年系統性調查,寫下臺灣農村變遷

農委會與中研院今(26)日上午在農委會1樓記者室舉行「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合作記者會,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及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共同簽署「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合作協議書」,宣布雙方展開跨機構、跨科際合作,對臺灣農村的人類生態及其歷史變遷將進行為期五年(2018-2022)的系統性調查。

許雪姬正在說明從農村菁英蔡秋桐留下的文物中,發現不同年代的農民曆。

過去農委會曾因業務需求,針對國內農業環境共建立61個系統76個資料庫,但內容大多為統計數據,鮮少有描述性內容,難以窺探農民真實的生活水準及福利,希望藉由中研院調查結果,了解臺灣農村的環境、產業、社會、文化及歷史變遷,探討農村困境及再生方式,副主委陳吉仲表示,預計每年將投入6千萬至7千萬不等的研究經費,支應計畫運作。

總計畫主持人中研院院士王明珂表示,從去年12月開始規劃整個調查計畫、建立研究架構,最難的部分是整合不同領域研究,除了統整描述性資料及統計數據外,也要能在數位平台上呈現,為使研究更為順利,也找民間專家來演講,「拋開學術光環,要向土地學習」。

記錄即將消失的數魚歌、綁槺榔掃帚技術

中研院藉由問卷抽樣調查、實地田野調查、人物專訪與口述記錄、官方統計資料、檔案及歷史文獻等方式,調查臺灣農村社會文化狀況。

負責子計畫農村生活、文化及其歷史變遷調查的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表示,從5月開始與多個團隊展開田野調查,依據產業、族群、資料量先選定20個地點,進入農村後不僅獲得第一手農村資料,也看到一些現象。

「3尾算啊5尾,算啊10尾增,算你增5來增8,2啊10尾,算啊25啊,算來啊28….」調查團隊在臺南縣安平區漁光里,記錄下當地81歲耆老林明山唱魚栽歌(數魚歌)。許雪姬表示,目前漁光里大概只有林明山能唱出完整的魚栽歌,過去魚苗買賣需要透過中間人數魚苗才能確定數量及品質。

除了魚栽歌外,許雪姬團隊也記錄一些當地俗語,例如,「鮸魚嘴誤」就是指鮸魚會發出特殊的聲音,因此漁夫可快速捕捉到鮸魚。耆老也向許雪姬團隊表示,虱目魚最好吃的大小就是「五吋十兩」。

槺榔樹掃帚,可用於清掃,也兼具避邪用途。(圖片提供/中央研究院)

許雪姬也帶著團隊進入嘉義縣朴子市德興里,她發現,過去居民常用作為防風林的槺榔樹(臺灣海棗)樹葉製成掃帚,除了用於清掃外,也兼具避邪用途。

許雪姬說,現在當地的槺榔樹越來越少,居民若要利用槺榔樹葉製成掃帚,得要去屏東叫貨,目前製做掃帚的技術尚未失傳,像是80歲耆老侯涂梅霞可以做出不同尺吋的掃帚,販售價格也有差異。

不僅找過去,也要看現在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不僅要調查過去,也要調查現況」,擔任總計畫共同主持人的中研院社會所所長謝國雄指出,國內有以耕種稻米為主的典型小農,也有非典型農業,像臺中新社菇類產業雖然是小農,但具有高度資本投入,走上精緻農業路線。

「農村是問題之所在嗎?」謝國雄表示,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農業有產銷、凋敝等問題,但初步調查中有看到農村活力,如雲林縣斗南鎮的烏殼綠竹筍透過竹筍分級,共選共計來提高銷售單價,甚至賣進鼎泰豐,這是活用產銷班的成功案例之一。

斗南的烏殼綠竹筍透過共選共計提高銷售單價。(攝影/謝佩穎)

謝國雄也指出,臺東縣池上鄉運用地理標章作為品牌,除了經濟效益外,還有地方認同,再加上耕種者須依循嚴謹的種植管理才能獲得米身分證,透過這種方式賺取的收益不單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有轉為公共財,如米的平損基金、回饋給在地人85折優惠,甚至邀請雲門舞集等藝文團體到當地表演。

他表示,池上鄉透過米的耕作創造公共財,透過公共財分享,讓文化、生活往前推,這些成果的背後也包含池上鄉社會組織很活躍,可看到當地人善用張老師、救國團、基金會等新舊組織凝聚共識。

要替臺灣農村找出永續發展的命脈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透過全面調查研究過程,可吸引青年返鄉到農村挖寶,希望透過此次合作計畫,借重國家級研究力量,協助各個地方找出重新再出發的方向,或能夠從過去、現在、未來堆疊的過程,具體描繪下個世代農村圖像,找回下一階段農村重新再出發的能量。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指出,一般人看到農村問題可能涵蓋淹水、文化斷層、人口流失、勞動力不足…等等,但農村問題也與國家永續問題習習相關,除了調查農村外,更調查城市,這次計畫等於對全臺社會、經濟、文化…等進行總體分析,因此集合最優秀的人才,要替臺灣農村找出永續發展的命脈,也讓農委會未來施政能有知識背景作為後盾,而非憑空想像。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及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共同簽署「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合作協議書」,宣布雙方展開跨機構、跨科際合作。

為完整呈現臺灣農村的過去及現況,中研院結合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另外也聯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及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成立四大區域調查中心,依專業及分區調查。

該計畫下分4個子計畫,進行19個基本調查項目調查,包含人口、土地、自然資源、環境危害因子、經濟活動、社會組織、社會分工與階序﹑社會衝突、宗教、禮俗、文化資產、文教設施與文化參與、醫療保健、飲食與服飾文化、居住環境、交通狀況、休閒娛樂等項目,另外中研院也建置數位資料庫及網頁,讓一般民眾也能了解農村狀況,並從第2年開始,逐年公布調查研究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