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咖啡熱!種植面積10年翻倍,品種鑑定與缺工挑戰待解

文/林宜潔 首圖提供/豐年社 攝影/林宜潔
臺灣咖啡年進口量達4萬噸,國產咖啡豆近10年種植面積雖然翻倍,自給率卻只有2.3%。在品種選擇,肥培管理等栽培技術上,國內咖啡農多年來倚賴自行摸索,缺乏相關單位統一輔導。全程手採的模式,也遇到缺工問題。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坦言,過去10年咖啡研究經費年均僅約5百萬元,未來期望爭取經費研究,或與其它單位分工,期早日造福國內咖啡農民。

近10年栽培面積翻倍,自給率2.3%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與今年主辦國產咖啡評鑑的屏東縣政府,今在「2018臺灣國際茶酒咖啡食品暨設備展」舉辦「2018臺灣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暨全國部分發酵茶製技術」頒獎典禮,公開表揚從166件參賽咖啡樣品中脫穎而出的20組咖啡獎項,以及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獎12名。

出席典禮的農糧署署長胡忠一指出,臺灣國產咖啡種植歷史始於日據時代,二戰後沒落。921大地震後復興,目前種植面積達到1128公頃,產量約950公噸,產值約8.8億。「尤其這10年來面積翻倍。」光屏東縣就佔了兩成產量,其次則是臺東、南投、嘉義與雲林等地。

胡忠一說明,臺灣咖啡市場龐大,人均年消費量為1.6公斤,在亞洲排名第五。「國產咖啡自給率才2.3%,一年還要進口4萬噸。」2012年農糧署首度舉辦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2015年後也將主辦權輪流交給產區各縣市政府,希望提升國產豆的分級制度與競爭力。

然臺灣國產咖啡的農業生產現場,面對的不僅是生產成本動輒比國外大規模種植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挑戰,還有品種混雜與缺工問題。

「2018臺灣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暨全國部分發酵茶製技術」頒獎典禮今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農糧署署長胡忠一(中戴花圈者)與茶業改良場場長李紅曦(左前三頭戴花圈者)皆出席頒獎。

品種混雜,農民盼政府發展品種鑑定技術

「我們目前種了10幾種品種,幾乎都是自己搜集資料跟種苗,慢慢觀察、淘汰出來的。」今年在評鑑中拔得頭籌的嵩岳咖啡莊園負責人郭章盛表示,國內並沒有咖啡品種的相關資料庫可以參考,咖啡又是多年生的植物,要觀察不同品種是否適種,只能用時間去換。「一種就要3-5年,不好又要砍掉重來。」就連肥培管理,都是自己找資料摸索出來的。

2000年投入種植咖啡,至今在國內外獲獎無數的阿里山鄒築園負責人方政倫也指出,目前業界常態是,種苗在咖啡農之間傳來傳去,也會有自行引種的情形。最常說的話,是我這個「好像」是什麼品種。方政倫認為,品種鑑定已經是臺灣種植咖啡最重要的當務之急。

「為了準確管理農場,我還自掏腰包送去美國做鑑定。」方政倫說明,品種是咖啡風味的關鍵元素,也是栽培管理的依循重點。國內相關單位如茶改場、農試所、改良場都沒有辦法做品種鑑定,農民難以有依據,也沒有正確觀念來選擇自家農場適合種植的品種,導致農民投入非常多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測試品種。

主攻咖啡研究的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附研究員劉千如則指出,茶改場其實有10幾種品種在觀察試驗。然而礙於咖啡是多年生的植物,要觀察穩定性、一致性等資料,選育時間的確會比較長。關於品種鑑定,他也回應,國內確實沒有相關技術與資料庫,未來希望可以跟其它研究單位如農試所等合作分工,也要投入更多研究經費才有辦法。

缺工問題浮現,產量難以擴增

另外,與其它農業生產現場一樣,咖啡採摘作業極度依賴人力,也面臨缺工的挑戰。郭章盛指出,目前幫忙在農場採咖啡的工班中,最年輕已有60歲, 最老的有80幾歲。

郭章盛表示,目前種植面積約5公頃,「其實我們有40幾公頃的地可以種,但是沒有那麼多工人。」郭章盛說明,每年11月開始,高海拔的咖啡就會開採,一直採到明年約5月才結束。「最幸運是我們那裡是茶區,咖啡盛產的時候,當好是茶葉的休眠期,工人不採茶,可以互相挪來用。」

方政倫則說,因為工人難請,工資也高,咖啡農常會選擇自己下去採。人力不足,導致產量、品質都不穩定。雖然農民之間也會互相換工,但並不是大家常常都能互相支援。

咖啡採摘極度依賴人力,也是目前臺灣咖啡產業需面對的挑戰。(圖片提供/嵩岳咖啡莊園)

過去10年公部門研究經費年均5百萬 茶改場:未來望爭取增加

放眼未來,茶業改良場場長李紅曦表示,臺灣咖啡的生產成本最高達進口豆數十倍之多,只能走講究品質的精品路線,不能跟商用的咖啡豆相比。然而,他坦言,過去10年,公部門投入研究咖啡的經費年均5百萬,比起茶葉研究經費每年動輒破億,的確有落差。

李紅曦指出,茶業改良場未來將從單一研究茶葉,轉型成「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以去年來說,茶的研發佔比87%,咖啡及其它飲料佔比13%。他表示,今年10月底,茶改場已邀集相關單位舉辦咖啡論壇,討論咖啡產業的缺口,期望向中央爭取更多經費,投入研究,早日回應臺灣咖啡產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