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回留農村】澎湖馬公楊馥慈:修復石滬,也修復人與海的關係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企劃製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文、攝影/許鈺屏
澎湖人把海中的咾咕石搬上岸,圍成「菜宅」抵禦強風;又把陸上玄武岩搬到海中,疊砌「石滬」集魚,「澎湖資源不足,常加以利用不起眼的東西,石頭就是很好的代表。」加上這裡擁有寬廣潮間帶,潮來浪去成先天優勢──經調查發現澎湖有近700口石滬,豐足漁獲餵養幾世代澎湖人,更曾為納稅指標。然而,現代漁業發達,石滬沒落、年久失修,甚至被人遺忘;海生海長的楊馥慈返鄉澎湖,創立「離島。出走」工作室,希望藉修復石滬,再次修補人與海洋的關係。

2016年,在本島讀書的楊馥慈參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的「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計畫而返鄉駐村,開啟她留鄉的想像,也思考真正留下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轉學回澎湖、走進社區,跟在地人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在地人。」

直到有天,一位討海人邀她到自家石滬看看,讓她一頭栽入對石滬的迷戀──前人徒手搬運、觀察石料角度緊密疊砌、來回修繕……建造中型石滬需五至七年時間,大型石滬則可能花上十年,他們為什麼願意花那麼多精力建造一口石滬?

楊馥慈(右)創立「離島。出走」工作室,希望讓更多青年對留鄉開啟更多新想像,與曾宥輯(左)同是返鄉青年,努力推展石滬議題。

身為在地人卻從未踏入石滬場域,楊馥慈開始將疑問轉為行動,2017年也持續參與農委會水保局辦理的「洄游二次方」計畫,透過水保局和在地的支持,更加堅定地進行守「滬」行動。「我們從來不知道那麼多石滬包圍我們,或許可以從最原始的海洋文化出發,因為這才是最貼近我們的部分。」

修復第一口石滬

石滬不只是經濟來源,更蘊藏社會、文化脈絡,一口石滬可能同屬好幾位滬權人,也因此,修復前得先與眾人協調。

「有次空拍看到小滬遺跡,連當地人都幾乎忘了它、也沒有任何紀錄,這表示它沒有滬權問題,最後成為我們修繕的第一口石滬。」團隊成員曾宥輯說,空拍機能找到未被發現的石滬,少去複雜的滬權問題,跟社區達成共識便可動工,「其他社區也可能有很多這樣的石滬,希望第一口能變成示範點,導入各社區跟進。」

修了第一口後,許多滬權人主動聯繫團隊,希望修繕自家石滬,「雖然石滬漁獲量已經很差,但祖先傳承的財產對澎湖人仍有重要意義,」他進一步指出,「不過這也反映石滬面臨的問題──就是大量人力需求和即將失傳的技術。」

過去的澎湖人善用自然資源,搬運一塊塊沉重石頭,運用智慧及工法,疊砌出豐收漁獲的光景。

石滬學是海與人的連結

建築石滬並非一蹴可幾,他們回憶,起步時懵懵懂懂,也尋求學者及匠師指導。建造石滬要熟悉海洋作息,得先觀察海況幾個月、甚至一年,在日復一日的潮汐間推敲線索,才能決定地點、心型滬房開口朝何處才有魚進來。

而修復同樣不易,要測量基礎、判斷周圍石料狀況、水流方向、估計人力再排定工作表,「且不是每天都能修復,大潮前後三天較適合,所以一個月大約只有六到十個工作天。」而認識石料、搬運至海中、穩固堆砌又是龐雜知識──從此可知,學習「石滬學」也正爬梳著海與人的緊密連結。

生態回復,也是修繕石滬的附加價值。(圖片提供/離島。出走工作室)

多功能服務平台串聯石滬議題

隨著接觸越深,團隊發現石滬議題廣泛,也有太多得迫切解決的困窘,因此,2018年農委會水保局的「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裡,他們提出「多功能服務平台」構想,包含修復工程、青年匠師培訓、建立石滬資料庫、設計海洋教育、規劃生態旅程等環節,盼從各面向解決石滬問題。

其中,他們用更精準的GPS和空拍技術,校正過往調查結果,歸納石滬近況並定位,希望讓更多人發覺海洋之心的脈動從不止息。

「調查後才發現,石滬跟想像中不一樣。」不只是印象中的心型,還有奇形怪狀的石滬,「空拍看到它們結構多工整,根本是藝術品,連當地人天天使用都不知道那麼漂亮,更別說我們多震撼!」曾宥輯期待,新技術搭配行銷手法,讓石滬不再只是政令式的宣導地標,更完整了在地共鳴的集體記憶;而讓在地人先看見,才有辦法再推展,不再忽略石滬的美。

匠師成為老師,青年跟著學習工法,大家攜手共修石滬,也傳承技藝。(圖片提供/離島。出走工作室)

同時,遍及全球的石滬也有機會成為漁業文明的活化石,「這是研究石滬的李明儒老師給我們的觀念──要把石滬帶上國際。」楊馥慈說,李明儒鼓勵他們不只侷限於島嶼,帶他們參與國際研討會,和學者交流、理解石滬文化魅力的底蘊,也練習與時俱進、與國際對話。

找回自己在這座島嶼的根

現在,儘管漁獲量下降,巡滬仍是澎湖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談起石滬,他們眼睛仍會發亮、念念不忘從前光景;當團隊修繕石滬時,自然勾起在地回憶,甚至願意投入參與。就算並不預期回復以往功能,他們也發現石滬孔縫成魚蟹庇護所,物種隨之群聚,漁獲回升,自成生態系。

此外,匠師成為老師,傳承工法,更看見自身價值;許多青年也對返鄉有新想像,甚至從石滬尋根,好比楊馥慈即在過程中發現將失傳的自家石滬,而能更深刻地說:「身為澎湖女兒,應該努力保存這一切。」

團隊辦理不同類型的活動,希望讓孩子、在地人甚至遊客都能親近石滬。(圖片提供/離島。出走工作室)

同時,孩子透過生態旅程接觸石滬,他們製造更多機會縫補新一代澎湖人與海洋的斷帶,「看他們連石滬的路都不太會走,就像當初的我。」楊馥慈笑說。但現在,無論青年、匠師、孩子,都正走在與石滬及海洋「重修舊好」的路上。

相關資訊

「離島。出走」工作室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runawayfrom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