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稻米近年價格節節攀升,臺灣稻米乘勢拓銷日本市場,農業部次長胡忠一今(13)日表示,國內稻米消費價格約一公斤40元,出口到日本即使加收配額外關稅每公斤341日圓(約新臺幣70元),還有競爭力;且臺灣稻米與日本米同為稉稻,品質好、「日本人吃不出差異」,是臺灣米在日本市場最大的優勢,往年銷日約3,500公噸,今年可望突破1萬公噸。
農業部農糧署今日舉辦「第一屆臺灣燴飯王爭霸戰 冠軍燴飯上市記者會」,胡忠一出席時受訪指出,日本對其國產稻米保護程度高,一年進口77萬公噸,超過就須加收關稅每公斤341日圓(約新臺幣70元);77萬公噸中67萬公噸是由日本政府直接進口作為公糧,只有10萬公噸開放各國進口,10萬公噸中又以美國、澳洲最多,且是以國家配額方式進口,臺灣則與其他國家一起搶國家配額以外的數量。
過去五年臺灣平均每年銷日3,500公噸,今年已搶到7,160公噸的配額,截至4月底已出口5,136公噸,預計到年底含配額外數量將出口超過1萬公噸。
胡忠一表示,日本市場進口稻米絕大部分為秈稻、在來米,但臺灣米與日本米同為稉稻、蓬萊米,品種好、品質好,是臺灣米在日本市場最大的優勢,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跟我們競爭,且距離日本近、價格又便宜;今年有業者將「臺南11號」輸銷北海道供應學校營養午餐、養護中心等團膳使用,他去參訪當地養護機構,當天改供臺灣米但住民吃不出來。
胡忠一指出,日本稻米近期連續17周上漲,五公斤稻米從2,145日元漲到4,233日圓,上周、第18周才降19元,降為4,214日圓;臺灣國內稻米消費價格一公斤約40元,到日本加計關稅還是有競爭力,只是日本政府鎖得太緊,很多業者抱怨拿得到日本訂單,但拿不到配額。

農業部農糧署今日舉辦「第一屆臺灣燴飯王爭霸戰 冠軍燴飯上市記者會」。(攝影/游昇俯)
農糧署去年舉辦第一屆臺灣燴飯王爭霸戰,進而輔導競賽分組經典美味組冠軍璞樹文旅「田野蕃茄牛腩燴飯」與喜生食品工業公司合作,開發為冷凍調理食品,並增加經典沙茶豬肉燴飯與香草起司雞肉燴飯兩種口味,自5月15日起於家樂福、愛買等量販通路開賣;創意飄香組冠軍御饌臻品「客家小炒燴飯」則與7-ELEVEN合作生產冷藏即時食品,即日起於統一超商通路銷售。
胡忠一表示,他過去擔任農糧署署長,即致力推廣米食傳統,輔導產業開發碗粿、炒飯、飯糰等商品,促進稻米消費;109到111年COVID-19疫情期間,因餐飲消費減少,韓國及日本人均稻米消費量分別下降7公斤與5公斤,我國因有相關米食產品,稻米消費僅下降1公斤,是米食消費圈中降幅最少的。這次燴飯商品上市,預計到年底可賣出82萬份,會使用約8.2萬公斤產銷履歷稻米,還有使用其他國產食材的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