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讀好書】《時光寫生:手繪0.65世紀臺灣庶民日常》

內容提供/積木文化 文/呂游銘
為什麼你該讀這本書

這本書沒有文字,只有人物、背景和不知不覺的時空轉換,是一本乍看單純,細看卻藏滿彩蛋的繪本。呂游銘將全臺灣不同角落的奇特街景和建築,重組於橫向畫面中,每一個人物的穿著與動作都有其時代意義,畫中有話。

如果說,我們的人生是場無法重新來過的大旅行,那麼組成這大旅行的每一場小旅行,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都值得我們珍惜、悉心規劃和認真進行、體驗。

我喜歡藉旅行來開啟每個另一小段的人生故事。

旅行經常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期的人和事,常帶來「once in a life」(一生一次)的驚喜和感動經驗,也是興奮的心靈開展和冒險過程,更經常讓我靈光乍現,成為創作中的重要養分。

某個炎炎夏日,我沿著波瀾壯闊的上密西西比河駕車南遊,在慵懶的水草香味溫熱空氣中,不著急地走走停停。

兩日後,我走岔路造訪米蘇里州的馬克吐溫森林,看見河水的支流轟然奔流進河畔岩縫裡去。在經驗中,水應該會從岩洞裡流向主流的河道才對,因此那景象讓我不禁神往――為什麼水往岩洞裡流?由耳聞大量水流的巨大回聲判斷,漆黑的岩洞似乎相當深邃。順著水流,從洞的另一頭出來時,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

曾有幾次機會參訪鐘乳岩洞,在神祕的洞穴裡,關掉照明燈具,就會頓時體會到前所未有、使一切感官皆迷失,百分之百的闇黑,接下來,連時間也好像凍結了。偶爾會有由洞頂岩隙中投射進來神啟般的光束,一明一暗的幽冥變幻,使人一下子迷失在時空錯亂中,迷茫中好像窺見了未來?

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已返回到時空隧道的另一端,那個我已經遠離了三十四年的故鄉?那個我出生、成長、打拚年代的臺灣。不完美,卻算是很幸福的地方。離鄉背井的這許多年,讓我對這個急遽改變中的故鄉,一直有著缺席的虧欠感,且逐年增長。是的,現在就是動手用畫筆記下這段生命記憶的時候了,這是我想做、能做、也應該做的事。

這本書用手繪圖像的方式,試圖記錄一些自五○年代以來,在這塊土地上人和環境的生活記憶。主要著眼於1950至1980年之間,和「現代」生活環境差異性較大、年輕世代相對較為陌生的部分。

至於在跨入二十一世紀後,社會、生活方式鉅變,3C飛躍猛進、資訊爆發……,這一部分人人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贅言蛇足了。如果問我這輩子最滿意的是什麼?答案應是數十年來,我一直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最幸運的是,還有一個一直全力支持著我向前走的妻子。喜歡做的事太多了,繪畫、設計、插畫、攝影都是。想要做什麼像什麼,只能比別人投入更多更多的時間在每個領域上。

多數人認為這是一個高度精密分工的時代,應力求精於一藝。但垂直式的鑽研,就等於否定水平式的多方向發展嗎?人生苦短,只因為喜歡的東西太多,就得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在學習,值得嗎?

我們的生命既無法控制「量」的長度,但可以力求「質」極限化的發揮。一個比一般人多做了很多事的人,就算在五十歲時倒了下來,他應該能夠告慰自己「我已經活夠了等於別人的八十歲的生命價值。」美國先賢傑佛遜,在人們稱讚他的成就時,他說「我只是保持著當別人還在睡覺時,仍在努力不懈。」

許多人認為繪畫是感性的,而設計是理性的,兩者有著難妥協的衝突性。但從積極面看來,兩者間卻存在著互補、相互滋養我稱為「interdiscipline」(跨界)的關係。這樣的人生觀和長期的創造性工作,讓我養成了新鮮、有趣地用不同、客觀的角度來仔細觀察周遭事物,並盡量貯存資料記錄的習慣。如同交通工具的演進,建築也是人類環境變化的有趣重點。

隨著時間向前推演,我們無數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築物已經或正逐漸大量地消失。這讓我忍不住,著急地想要一口氣將這些令我深深著迷,不同時代形形色色的房子全用畫筆將他們記錄、重現。

早年人們蓋房子,都離不開「就地取材」的原則,在他們住居地附近取得最方便的材料來建造――鄉下、山邊的房子就用泥、茅草、木、石塊,濱海漁村經常採用珊瑚礁等作為建材。早期臺灣的典型民房,包括用黏土、稻草塑成土磚砌造的「土角厝」,用木竹梁柱結構再糊上泥土牆的「竹管屋」,這些房子的耐水性較弱,有時遇颱風、洪水等災害,就會遭到破壞。也有堅固的磚造、石造房子,也常見各種材料混搭的建築物,還有許多日式編竹填泥的木屋等。

在這本書的畫中,我記錄了許多不同時期,使用不同建材所建造的各色各樣房子。

每一幅畫作中的所有人物,都是我賦予他們各種角色的「臨時演員」,各自在舞臺演繹出鄉、鎮、小城裡的多元樣貌。他們在不同場景裡,穿上不同的衣物,登場賣力演出、過日子。不像現在,大家都早已融合打成一片,在早年不同族群的人們是容易識別的。一眼就看得出來的本省人士常穿著適合亞熱帶氣候的棉衫短褲,外省人則愛穿西裝或中山裝、長袍、旗袍。

本文摘自積木文化《時光寫生:手繪0.65世紀臺灣庶民日常》序文